Products
面书号 2025-11-01 16:50 0
探寻千年古韵,品味诗词精华——七言古诗盘点之旅

1. 七夕杜审言 白露含明月,青霞断绛河。天街七襄转,阁道二神过。
2. 姚燮
3. 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
4. 袨服锵环佩,香筵拂绮罗。年年今夜尽,机杼别情多。
5. 七夕罗隐 络角星河菡萏天,一家欢笑设红筵。 应倾谢女珠玑箧,尽写檀郎锦绣篇。
6.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7. 楚塞馀春听渐稀,断猿今夕让沾衣。 云埋老树空山里,仿佛千声一度飞。
8. 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9. 牵牛出河西, 织女出其东。
10. 玉幌相逢夜将极,妖红惨黛生愁色。 寂寞低容入旧机,歇著金梭思往夕。
11. 七夕杜甫 牵牛在河西,织女处河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12.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13. 翠辇不行青草路,金銮徒候白榆风。 采盘花阁无穷意,只在游丝一缕中。
14.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15. 万古永相望, 七夕谁见同
16. 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
17. 七夕
18. 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
19. 桂嫩传香远,榆高送影斜。成都过卜肆,曾妒识灵槎。
20. 七夕今宵看碧霄,牛郎织女渡鹊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这首诗传说是唐朝的一个六岁的小孩,林杰写的,在一些地方广为传诵,七夕望月之时往往吟哦。
21. 秦观
22. —— 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 —— 李贺《七夕》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
23. 七夕诗卢纶 祥光若可求,闺女夜登楼。月露浩方下,河云凝不流。
24. 阁下陈书籍,闺中曝绮罗。 遥思汉武帝,青鸟几时过? 七夕崔涂 年年七夕渡瑶轩,谁道秋期有泪痕? 自是人间一周岁,何妨天上只黄昏。
25. 石类支机影,池似泛槎流。暂惊河女鹊,终狎野人鸥。
26. 七夕权德舆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27. 七夕卢殷 河耿月凉时,牵牛织女期。欢娱方在此,漏刻竟由谁。
28. 奉和七夕两仪殿会宴应制李峤 灵匹三秋会,仙期七夕过。查来人泛海,桥渡鹊填河。
29. 馀霞张锦幛,轻电闪红绡。非是人间世,还悲后会遥。
30. 定不嫌秋驶,唯当乞夜迟。全胜客子妇,十载泣生离。
31. 七夕李商隐 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过鹊飞回。 争将世上无期别,换得年年一度来。
32. 历历珠星疑拖佩,冉冉云衣似曳罗。 通宵道意终无尽,向晓离愁已复多。
33. 描写七夕的古诗佳句
34. 古代描写七夕节的著名诗句,有“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
35. ——张埜《夺锦标·七夕》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林杰《乞巧》卧看牵牛织女星,月转过梧桐树影。
36.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词崔颢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 仙裙玉佩空自知,天上人间不相见。
37. 有关七夕节的诗词名句
38.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 林杰《乞巧》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9. ——德容《七夕二首·其一》人间梦隔西风,算天上、年华一瞬。——吴文英《惜秋华·七夕》恨人间、会少离多,万古千秋今夕。
40. 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
41.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42. 韩庄闸舟中七夕
43. 别离还有经年客, 怅望不如河鼓星。
44. 七夕清江 七夕景迢迢,相逢只一宵。月为开帐烛,。
45. 七夕节诗词名句有哪些
46. 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47. 七夕窦常 露盘花水望三星,仿佛虚无为降灵。 斜汉没时人不寐,几条蛛网下风庭。
48. 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
49. 七夕节的诗词
50. 人间不见因谁知,万家闺艳求此时。 碧空露重彩盘湿,花上乞得蜘蛛丝。
51.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52. 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
53. 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
54. 七夕曹松 牛女相期七夕秋,相逢俱喜鹊横流。 彤云缥缈回金辂,明月婵娟挂玉钩。
55.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56.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57.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58. 机罢犹安石,桥成不碍槎。谁知观津女,竟夕望云涯。
59. 七夕李中 星河耿耿正新秋,丝竹千家列彩楼。 可惜穿针方有兴,纤纤初月苦难留。
60. 清漏渐移相望久,微云未接过来迟。 岂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
61. 香帐簇成排窈窕,金针穿罢拜婵娟。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62. 在这个七夕,带着憧憬,带着向往,带着爱的杯盏,带着思念的琼浆,孤盏独畅。把盏摇举,邀月酣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3. 七夕年年信不违,银河清浅白云微,蟾光鹊影伯劳飞。____毛文锡《浣溪沙·七夕年年信不违》
64.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5. 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2《七夕》唐代:徐凝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66. 天衢启云帐,神驭上星桥。初喜渡河汉,频惊转斗杓。
67. 帝缕升银阁,天机罢玉梭。谁言七襄咏,重入五弦歌。
68.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3《沉醉东风·七夕》元代:卢挚银烛冷秋光画屏,碧天晴夜静闲亭。
69. 秋夕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70. 七夕偶题李商隐 宝婺摇珠佩,常娥照玉轮。灵归天上匹,巧遗世间人。
71. 鹊桥仙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72. —— 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无半点闲愁去处,问三生醉梦何如。 —— 乔吉《折桂令·七夕赠歌者》客槎曾犯,银河微浪,尚带天风海雨。
73.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74. 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
75. —— 李贺《七夕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 —— 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
76. 古诗十九首之一
77. ——严蕊《鹊桥仙·碧梧初出》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78. 七夕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七夕节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诸多习俗影响至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汉字文化圈国家。
79. —— 李商隐《辛未七夕》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 —— 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