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名言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的句子

面书号 2025-10-31 23:08 0


曾国民声名远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道,尽在其中。

1.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2.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3.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 乱极时站得住,才是有用之学。

5. 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6.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子孙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7.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8. 君子所信者,此心也。若愿后世之毁誉,是有待于外也。

9. 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10. 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11. 今人计较摆布人,费心心思,却何曾害得人?只是自坏了心术,自损了元气。

12. 听言当以理观。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13.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14. 若日日誉人,人必不重我言矣。

15. 有理义以养其心,则虽老而神明不衰。苟为不然,则昏于豢养,败于戕贼,未老而志衰矣。励志之士,可不戒诸。——曾国藩

16. 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17. 凡有横逆来侵,先思所以取之之故,即思所以处之之法,不可便动气,两个人动气,就成了一对小人,一般受祸。

18. 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19. 观人之法,以有操守而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20. 甜酸苦竦宜尝遍,是非好恶总由人。出死入生宁不易,各宜努力去修身。

21. 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22.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23. 刚柔并济——“近来见得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24. 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25. 居官四败曰:昏惰任下者败,傲狠妄为者败,贪鄙无忌者败,反覆多诈者败。

26. 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27.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8.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

29. 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30. 有一言而伤天地之和,行一事而损终身之福,切须检点。

31. 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32. 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33. 家有万金,不如进德修业可靠。

34. 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35. 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36. 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37. 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

38. 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39. 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40. 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41.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42.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43. 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44. 人见其近,吾见其远,曰高明;人见其粗,吾见其细,曰精明。

45. 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46. 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大意是说家室太过显赫,有时候并不是什么好事,所谓物盛则衰,也可以理解为富贵招祸。

47.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48. 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49. 责备贤者,须全得爱惜裁成之意。若于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则为小人者,反极便宜。

50.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51. 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52. 谦则不招人忌,恭则不招人侮。

53. 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54. 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55. 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56. 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

57. 人各有性,冷者自冷,豪者自豪也。

58. 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59. 坚其志,苦其心,勤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60. 苟能读书者,则无地不可。

61. 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62.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63. 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