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言

名言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名言 >

情牵千里梦,诗韵共长存。的句子

面书号 2025-10-31 13:31 1


在的篇章里,梦回千里的相思,化作诗行间的永恒。

1. 【独醉】

2. 这次的贬谪可不比江陵那次,元稹已经不再年轻,频繁的长途跋涉更是过度消耗了他的健康,再加上水土不服等各种原因,导致虚弱的元稹患上了疟疾。因为昂贵药材的消耗,再加上本身俸禄就不高,元稹一度陷入穷苦两难的境界。虽生活困苦,但元稹对国家的热爱还是半分不减,创作了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表达了希望国家河清海晏的美好愿望。

3. 新篁才解箨,寒色已青葱。

4. 【洞庭湖】

5. 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

6. 一树芳菲也当春,漫随车马拥行尘。

7. 庾楼今夜月,君岂在楼头。

8. 二十二岁的元稹赴京应试,新任京兆尹韦夏卿看中他的才学,对他颇为赏识,起了结交之意,从此元稹便与韦家来往甚密,这一来二去就从韦家子弟中得知了韦家千金韦从还待字闺中的消息。元稹认为韦从就是他攀附上韦家权势的最好的机会,于是故意接进韦从,并与韦从相恋,在二十四岁时,元稹科举落榜了,但他却迎娶到了韦家**韦从为妻。一年以后他就与白居易同登书判拨萃科,并成为秘书省校书郎。可见这桩婚姻对他的政治的确是有帮助的,而且效果很明显。

9. 惟有一团一团一节,坚贞大小同。

10. 万一楼头望,还应望我愁。

11. 当然了,元稹从来不曾说过把薛涛接到自己身边的话,而薛涛却始终以元稹的外室自居,再不肯接受他人的求欢,包括著名诗人白居易。再后来,元稹去世了,薛涛便褪下最喜的红裙穿上素色道服,心中再无波澜。

12.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13. 【修龟山鱼池示众僧】

14. 款款春风澹澹云,柳枝低作翠栊裙。

15. 唯有君山下,狂风万古多。

16. 【岁日赠拒非】

17. 不忍拈将等闲用,半封京信半题诗。

18. 驾一浪一沉西日,吞空接曙河。

19. 眼前明月水,先入汉江流。

20. 《西厢记》是著名的古典戏剧,其故事蓝本就是元稹为纪念初恋而写的《莺莺传》。在元稹二十一岁那年,他在蒲州当了一个小官,并在此地恋上了一家境富裕的崔姓少女,据说此女真名为“崔双文”,我们就以崔莺莺称呼她吧。崔莺莺美丽聪慧,是元稹的初恋,虽然最后没有在一起,但是不都说最美不过初恋吗?元稹对她感情很深,还曾写下了“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的诗句,表达了自己这辈子只对她动过情。

21. 元稹,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洛阳人。唐朝大臣、诗人、文学家。北魏宗室鲜卑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九世孙,比部郎中元宽之子,母为荥阳郑氏。

22. 无身尚拟魂相就,身在那无梦往还。

23. 【使东川·南秦雪】

24. 【早春寻李校书】

25. 【雨后】

26. 料得孟光今日语,不曾春尽不归来。

27. 随着平淮西后的大赦以及自己的旧友相继升官掌权,元稹的处境有所好转,至少没有再被各种打压了。唐穆宗即位后,元稹凭借着穆宗的喜爱,在升官的路上一路前行,做到了中书舍人的位置,做诏令的起草工作,可以说是打入权力机密中心了。

28. 但因为元稹的性格跟当时的其他朝廷官员迥异,再加上又卷入了复杂的朝堂斗争之中,最终被污谋刺,贬至同州。不过毕竟怀抱着赤子之心,元稹第三次被贬后并没有消沉太久,而是聚焦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在当地还做出了一番不错的政绩。

29. 距逢走马郎,可惜帘边思。

30. 元稹的诗

31. 任职洛阳以后,元稹还是抵挡不住思念的侵袭,给恋人薛涛写了一封信,薛涛也给他回信,两人就这样将思念之情寄托在一首首诗中,薛涛还嫌信纸太大,创造了一种红色的小笺,专门用来写情书呢,时人称之为“薛涛笺”。

32. 满眼伤心冬景和,一山红树寺边多。

33. 元稹的一生官场上有四次被贬,并不是元稹做事不勤快, 相反他做事很勤恳。初为官时为了有所作为,他意气风发,一心报效国家,接二连三的上书奏表,谈论时政,得到皇上的赏识。后来即使是被贬,元稹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干出政绩,很受百姓欢迎。

34. 带雾山莺啼尚小,穿沙芦笋叶才分。

35. 玄一陰一迎落日,凉魄尽残钩。

36. 【感梦】

37. 【寄乐天】

38. 然而元稹毕竟是个刚调回来的空降兵,在朝廷里并没有什么声望,其他官员对于他的行为自然都是很不服气的。所以,不幸的元稹再度受到了排挤,又被挤出了权力中心,贬到了武昌做节度使。这时的元稹年事已高,政治上的多次受挫终是让他信心破碎,五十二岁那年暴病卒于任上。

39. 人生除泛海,便到洞庭波。

40. 【秋夕远怀】

41. 半夜灰移琯,明朝帝御裘。

42. 【书乐天纸】

43. 可鸟不飞猿不动,青骢御史上南秦。

44.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45. 【水上寄乐天】

46. 唐文宗大和三年九月,因为元稹在当地做的不错,皇帝又想起了这么一号人物,于是又是一纸诏书召回京,给了元稹一个颇有实权的职位——尚书左丞。尽管已不再年轻,但兴利除弊是元稹一生的志向,于是在有条件之后对朝堂又是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整顿。

47. 直到他生亦相觅,不能空记树中环。

48. 旦夕天气爽,风飘叶渐轻。

49. 潘安过今夕,休咏赋中愁。

50. 帝城寒尽临寒食,骆谷春深未有春。

51. 【使东川·望驿台】

52. 韦从去世的那段时间,元稹刚升任监察御史,由于职务上的事,他并没有参加韦从的葬礼,只是写了几首“情真意切”的诗悼念亡妻。同年三月,韦从出使地方,他早就听说了美女诗人薛涛的芳名,就趁着人在蜀地的机会,主动邀约薛涛一见。两人皆是才子才女,见面之后就有种心心相惜之意,薛涛更是疯狂的爱上了元稹,回去就写了一首爱意深切的《池上双鸟》。可是元稹只会在蜀地待一段时间,他与薛涛不过是三个月的露水情缘。

53. 况疏多透日,寥落未成丛。

54. 竹梢馀雨重,时复拂帘惊。

55. 元稹最出名的五首诗有《离思五首其四》、《行宫》、《遣悲怀三首其一》、《遣悲怀三首其二》、《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56. 在江陵待了几年之后,在元和十年正月,终于来了一纸诏书把元稹唤回了京城。元稹自是欣喜万分,还以为自己终于又要被起用了,回到京都后还呼朋唤友,作诗饮酒。然而,在元稹溺于欢乐,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却又突然接到了贬谪通州的通知。无奈的他只能收拾行囊,告别友人,再次踏上了外放之路。

57. 襄一陽一楼下树一陰一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58. 同入新年两行泪,白头翁坐说城中。

59.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60. 跨蔓罗裙带,露英莲脸泪。

61. 【远望】

62. 【离思】

63. 梅含鸡舌兼红气,江弄琼花散绿纹。

64.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65. 发妻的离世令元稹悲痛不已,他写下了最负盛名的《遣悲怀三首》,字里行间都是他对韦从的爱和思念,此时元稹三十一岁。

66. 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

67. 毕竟是一个热血心肠的文人,又从小被母亲教育要报国爱民,初登官场的元稹意气风发,立誓要大干一场,于是揪贪官、平冤案,打恶霸,护百姓。元稹的举动自然让百姓拍手称快,却也触犯了朝廷官僚阶层的利益,被那些官员记恨在心,伺机报复。

68. 【过襄一陽一楼】

69. 可是,风流之人的本性是不会变的,元稹的风流便是与一名女子交往时便全身心投入,但是他也能迅速抽身,从不拖泥带水,顶多心里会留着遗憾而已。

70. 悠悠此怀抱,况复多远情。

标签: ​元稹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