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10-31 12:34 5
宋·苏轼 解读

1.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 流放岭南与亲人断绝了音信,熬过了冬天又经历一个新春。
3. 渡汉江怯和不敢反映了诗人想问又不敢问的矛盾而焦虑复杂的心理。
4. 游子在外,没有家里的消息,是生,是死,是荣,是辱,都不知道。如果是一般的熟人朋友也就算了,但那是父母妻子,是自己最亲的亲人,他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呢
5. 杜甫的“畏”,宋之问的“怯”,是对什么而言呢汉乐府中的《十五从军征》给了我们答案。
6. 宋之问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今天要介绍的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渡汉江》:
7. 一个十五岁从军,八十始得归的老兵,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乡里人,问了一句“家中有阿谁”,得到的回答却无比残酷:“遥看是君家,松柏冢垒垒。”
8. 俗话说“事不关心,关心则乱”。这里所说的“关心”,是过分在乎的意思。
9. 来人:渡汉江时遇到的从家乡来的人。
10. 以上这一思索,理解的过程,可以使我们对这首诗巧妙的抒情艺术,有更深刻的体会。诗人在用逐层递进的追述,交代了背景之后,立即直抒胸臆,不加保留地倾诉出矛盾心理和痛苦心情。但是,读者却必需经过一番认真的咀嚼,才能感受到这种特殊的心理状态,达到与作者的心灵沟通。这种高度简洁的抒情手法,使作品用最省略的语言,获取了极为深远的艺术效果。
11. 渡汉江
12. 越走近故乡心里就越是胆怯,不敢打听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13. 渡汉江宋之问古诗鉴赏
14. 岭外:五岭以南的广东省广大地区,通常称岭南。唐代常作罪臣的流放地。书:信。
15. 人们的思维习惯,总是怀着最美好的愿望,往最坏的结果猜测。我们先来看一首杜甫的诗。杜甫在“安史之乱”中从长安逃脱,到凤翔见到唐肃宗,写下了著名的《述怀》,诗中有这样的句子:“去年潼关破,妻子隔绝久。
16.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17. 宋之问从泷州贬所逃回家乡,经过汉江(也就是汉水)时,写了这首诗。宋之问的家在巩县,汉水离巩县,虽然还有不少路,但较之岭外的泷州,毕竟要近得多,所以诗里说"近乡"。诗的语言,极为浅近通俗,但乍一读,仍不免会有疑惑。一个离开家乡已逾半年的游子,能踏上归途,自当心情欢悦,而且这种欣喜之情,也会随着家乡的越来越近而越来越强烈。宋之问却偏说"近乡情更怯",乃至不敢向碰到的人询问家人的消息,这岂非有点不合情理
18. 今夏草木长,脱身得西走……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其心情和宋之问完全一样。
19.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20. 所以离家乡越近,熟人越多,也就越“怯”,怕被认出来。这个理解也许没有错,也许更接近宋之问的本意。但是,文学艺术作品有时会超出作者的本意而带给人不同的艺术感觉。
21. 汉江:汉水。长江最大支流,源出陕西,经湖北流入长江。
22.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23. 有人说,宋之问写这首诗,说到“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是因为他是从贬所偷偷逃跑回来的,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一个“逃犯”。
24. 宋之问是忘不了昔日的富贵荣华的,所以第二年就悄悄从泷州贬所逃归。途经汉江(指襄阳附近的一段汉水)时写了这一首诗。
25. 家里的人都死光了。从这里我们找到了杜甫的“畏”和宋之问的“怯”的答案。
26. 宋诗的第三句也不容忽视。用“近”和“更”两个词把诗人这种怔忡担忧的心情推向了顶点,读者读到这里,都不禁会替诗人捏一把汗。这首诗的艺术魄力正在于此。
27. 客居岭外与家里音信断绝,经过了冬天又到了春天。
28. 要解开这一疑团,必须重视诗的前两句,它们提供了必要的线索。诗人在到达贬所后,即与家人断绝了联系,且已持续了半年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诗人的心境如何呢诗中似未明言,其实不然。"近乡情更怯",说明诗人早巳"情怯"。对家中情况的一无所知,使诗人的思虑中,增加了不安和疑惧:亲人们是否遭遇到什么不幸呢空间的阻隔,时间的推移,使这种不安和疑惧,日趋沉重地郁结在诗人的心头。渡过汉水,离乡日近,但心中的恐惧也越来越沉重,因为不祥的猜测,有可能即将被证实。"不敢问",不是"不想问",诗人也想能尽早知道家人的消息。不过,假如能听到好消息,固然会无限欣喜,但万一相反呢那么,期待着与家人团聚的喜悦,岂不将被这无情的消息一下子所粉碎与其如此,不如听任这模糊不明再持续下去,因为毕竟还存在着一切皆好的希望啊。这种想问而又不敢问的矛盾心理,反映了诗人焦虑痛苦的心情。大诗人杜甫在战乱中与亲人分离,又音信不通,在《述怀》一诗中,写了这样几句;"自寄一封书,今已十月后。反畏消息来,寸心亦何有!"尽管诗人的身份不同,造成音书惭绝的原因不同,但矛盾痛苦的心情却完全相同。当然,这种独特的生活体验,不会人人都有;但这种特殊微妙的心理状态。却是大家都能理解,真实可信的。看似不合情理,其实只是情况特殊而已。
29. 离故乡越近心中越胆怯,不敢询问从家那边过来的人。
30. 正月,宰相张柬之与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诛杀二张,迎立唐中宗,宋之问贬泷州(今广东罗定县)参军。
31. 宋之问的人品极低,谄事武则天及其宠臣张易之、张宗昌,成为宫廷的御用文人。神龙元年(
32. 唐代:宋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