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10-31 12:23 3
石鱼湖畔,歌声悠扬。一曲,唤醒了沉睡的岁月。

1.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
2. 长征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极其伟大的意义,这首诗,正是这一大进军的光辉的写照和热情的歌颂。它集中的表现了红军英雄豪迈的气概,同时也生动地描写了长征壮阔艰险的场面。它是一篇不朽的革命史诗,是革命浪漫主义和革命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杰出典范。
3. 漫叟:元结的别号。
4. 注释:
5. 莫怨他乡暂别故,知君到处有逢迎。 春日忆李白
6. 明月及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我欲乘风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7. 清明 杜牧
8. 马尘车驰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9. 一方面表达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另一方面表达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10. 且不说夜里不一定起风,即使起风,没有缆住的小船也至多被吹到那长满芦花的浅水边,也没有什么关系这里,诗人并没有刻画幽谧美好的环境,然而钓者悠闲的生活情趣和江村宁静优美的景色跃然纸上,表达了诗人对生活随性的态度
11. 杜甫这首诗是在被安禄山占领下的长安写的。长安失陷时,他逃到半路就被叛军抓住,解回长安。幸而安禄山并不怎么留意他,他也设法隐蔽自己,得以储存气节;但是痛苦的心情,艰难的生活,仍然折磨著诗人。
12. 作者:司空曙 (唐代)
13.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后还来花下眠。
14. 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
15.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 。
16. 君山翠绿苍苍。
17. 《枫桥夜泊》是唐朝安史之乱后,诗人张继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在这首诗中,诗人精确而细腻地讲述了一个客船夜泊者对江南深秋夜景的观察和感受,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是写愁的代表作。[1-2]
18. 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
19. 乃作歌以长之。
20.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问刘十九
21.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22. 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23. 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长安眠,姑苏城外一茅屋。万树梅花月满天。
24. 功名不早著,竹帛将何宣。桃李务青春,谁能贯白日。
25. 落拓江湖载酒行! 贺铸
26.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27. 使舫载之,遍饮坐者。
28. 也阻遏不了,我们运酒的小舫。
29. 末后,诗人再归结到对于时局的忧念。至德元载至二载,唐王朝和安禄山、史思明等的战争,在黄河中游一带地区进行,整个形势对唐军仍然不利。诗人陷身长安,前线战况和妻子弟妹的讯息都无从获悉,所以说“数州讯息断”,而以“愁坐正书空”结束全诗。“书空”是晋人殷浩的典故,意思是忧愁无聊,用手在空中划著字。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国家和亲人的命运深切关怀而又无从着力的苦恼心情。
30. 四两句──“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正面写出题目。先写黄昏时的乱云,次写旋风中乱转的急雪。这样就分出层次,显出题中那个“对”字,暗示诗人独坐斗室,反复愁吟,从乱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风,满怀愁绪,仿佛和严寒的天气交织融化在一起了。
31. 写几句有关酒的古诗,在归纳这些古诗一般表达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32. 将进酒 李白
33. 兴来买尽市南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共挹西江,细斟北斗,永珍为宾客。诗酒切须今日醉,功名休问几时成。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明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34. 湖南道州的石鱼湖,
35. 长风连日作大一浪一,不能废人运酒舫。
36. 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37. 琉璃碧波花红含笑 朗月赏妆台。
38.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花。 留卢秦卿
39.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40. 接着写诗人贫寒交困的景况。“瓢弃樽无绿”,葫芦,古人诗文中习称为瓢,通常拿来盛茶酒的。樽,又作尊,似壶而口大,盛酒器。句中以酒的绿色代替酒字。诗人困居长安,生活非常艰苦。在苦寒中找不到一滴酒。葫芦早就扔掉,樽里空空如也。“炉存火似红”,也没有柴火,剩下来的是一个空炉子。这里,诗人不说炉中没有火,而偏偏要说有“火”,而且还下一“红”字,写得好象炉火熊熊,满室生辉,然后用一“似”字点出幻境。明明是冷不可耐,明明是炉中只存灰烬,由于对温暖的渴求,诗人眼前却出现了幻象:炉中燃起了熊熊的火,照得眼前一片通红。这样的无中生有、以幻作真的描写,非常深刻地挖出了诗人此时内心世界的隐秘。这是在一种渴求满足的心理驱使下出现的幻象。这样来刻画严寒难忍,比之“炉冷如冰”之类,有着不可以拟的深度。因为它不仅没有局限于对客观事物的如实描写,而且融进了诗人本身的主观情感,恰当地把诗人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做到了既有现实感,又有浪漫感。
41.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42. 绝伸手向君山上舀酒一般,
43. 时取一醉。
44. 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
45. 破船载酒泛中流 鲁迅
46. 丙晨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47.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48. 这首语言朴实、形象生动、对比强烈、耐人寻味的小诗,反映了渔民劳作的艰辛,唤起人们对民生疾苦的注意。本文描绘了生活劳动的艰苦。指出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只知道品尝鲈鱼味道的鲜美,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鱼人出生入死同惊涛骇浪搏斗的艰辛。
49. 使所有在座的人都痛饮。
50.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51.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52. 在写这首诗之前不久,泥古不化的宰相房琯率领唐军在陈陶斜和青阪与敌人作车战,大败,死伤几万人。讯息很快就传开了。诗的开头──“战哭多新鬼”,正暗点了这个使人伤痛的事实。房琯既败,收复长安暂时没有希望,不能不给诗人平添一层愁苦,又不能随便向人倾诉。所以上句用一“多”字,以见心情的沉重;下句“愁吟独老翁”,就用一“独”字,以见环境的险恶。
53.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54. 李白前时原有月,惟有李白诗能说。如今李白已仙去,月在青天几圆缺?今人犹对李白诗,明月还如李白时,我当李白对明月。白与明月安能知!李白能诗能复酒,我今百杯复千首。
55. 莫笑乡村腊酒浑! 陆游
56. 水调歌头 · 苏轼
57. 疑:似。
58. 伸臂向石鱼取酒,叫船载着,
59.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开花落年复年。
60. “钓罢归来不系船”,首句写渔翁夜钓回来,懒得系船,而让渔船任意飘荡“不系船”三字为全诗关键,以下诗句全从这三字生出“江村月落正堪眠”,第二句上承起句,点明“钓罢归来”的地点、时间及人物的行动、心情船停靠在江村,时已深夜,月亮落下去了,人也已经疲倦,该睡觉了,因此连船也懒得系但是,不系船能安然入睡吗这就引出了下文:“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这两句紧承第二句,回答了上面的问题“纵然”、“只在”两个关联词前后呼应,一放一收,把意思更推进一层:
61.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62. 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
63. 酒徒济济,围坐在洲岛的中央。
64. 我用公田的米酿酒,常借休假之闲,
65. 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
66. 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
67. 在酒酣欢快之中,靠着湖岸,
68. 怀古伤今讽今、爱国忧国伤时类:缅怀古人之情,人事沧桑、昔盛今衰之叹,建功立业之志,壮志未酬之感,劝谏或讽刺统治者,同情人民疾苦
69. 富贵与神仙,蹉跎成两失。金石犹销铄,风霜无久质。
70.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元结
71. 【石鱼湖上醉歌·并序】
72. 赏析:
73. 译文:
74.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
75. 《七律·长征》表达了诗人心里喜悦和心惊胆寒的心情,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品质
76. 这首诗句句形象鲜明,可感可画,句与句之间逻辑关系又非常清晰合理,内容晓畅易解。不仅是中国历代各种唐诗选本和别集选入此诗,连亚洲一些国家的小学课本也曾收录此诗。该诗作品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甚至在日本也是很有影响。本诗问世后,寒山寺也因此名扬天下,成为游览胜地
77. 为四卒斟酒,借以消散那愁肠!
78. 此诗乃歌咏石鱼湖风景,抒发诗人淡于仕途进取,意欲归隐的胸怀。诗起首以洞庭湖作比石鱼湖,以君山作比石鱼;接着叙述在石鱼的寻一欢作乐;最后说明即使有大风大一浪一,也不能阻止饮酒作乐,借以忘忧。诗的格调清新自然,乘兴而发,毫无拘束,足见诗人胸襟之开阔,和及时行乐的思绪。
79. 管他连日狂风大作,掀起大一浪一,
80.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
81.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82.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83. 酒舫漫漫地触一动波涛,
84.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85. 好象靠着巴陵山,
86.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