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10-12 12:02 2
——探寻文字与声音的交织之旅

1. 役
2. 王统照《鬼影》:“船体播动的厉害,除掉船上服役的之外,几乎没有一个可以立得稳的。”
3. 名词 事件。多指战争而言。【组词】:「战役」、「八二三之役」。《左传.昭公五年》:「邲之役,楚无晋备,以败于鄢。」
4. 繁体:役
5. 简体:役
6. 例句:实际上有期徒刑、拘役执行期间,罪犯不应享有政治权利。
7. 苦役、服役、奴役、差役、劳役、兵役、衙役、仆役、夫役、现役、役畜、免役、缓役、预备役、工役、兵役法、退役、正役、军役、傜役、丘役、杂役、避役、力役、聿役、厮役、斗筲之役、久役之士、心为行役、颐指气役、东门之役、无能为役、贪官蠹役、众人役役、饥饱劳役、心为形役。
8. 役,会意兼形声字。商代甲骨文从人,从殳,殳亦声。表意偏旁人为象形字,表示役的本义与人有关;形旁兼声旁殳为又持械具,表示役的本义与动作有关且表音,役与殳并舌音。
9. 表达意思:戍守边疆;使唤、差遣;作为、施行;服事;吸引、牵缠;士兵;事件,多指战争而言;为国家所尽的义务、劳力;供差遣的人;为国家所尽的义务或须付出劳力的事。
10. 衙役这个词拼音:[yá yì]
11. 横征苛役、东门之役、贪官蠹役、无役不予、社稷之役、一身两役、久役之士、心为行役、兴役动众、饥饱劳役、省役薄赋、颐指气役、众人役役、斗筲之役、毕其功于一役、心为形役、无能为役
12. 笔画数:7画
13. 动词 服事。《左传.成公二年》:「五伯之霸也,勤而抚之,以役王命。」晋.杜预.注:「役,事也。」
14. 徐怀中《西线轶事》:“我当时也没想到在我服役期间可以捞到打仗,只是觉得在知青户太闷人了,想换个环境,新鲜新鲜。”
15. 笔画顺序:丿丿丨丿㇅㇇乀
16. 动词 使唤、差遣。【组词】:「役使」、「奴役」。《孟子.离娄上》:「天下无道,小役大,弱役强。」
17. 《文子》:“伐乱禁暴,举贤良,废不肖,匡_以为正,攘险以为平,矫枉以为直,明於施舍开塞之道,乘时因势,以服役人心者也。”
18. 五笔编码 TMCY郑码编码 OIQX仓颉编码 HOHNE四角编码 27247
19. 部首:彳
20. yì
21. 《庄子》:“今者丘得遇也,若天幸然,先生不羞而比之服役,而身教之。”
22. 役,拼音:yì 。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指役使,引申指仆役、差夫,由此引申为动词,指服役、戍边。亦引申指职事、微官、门生等。
23. Tags:组词动词
24. 动词 吸引、牵缠。唐.孟郊〈古离别〉诗:「春芳役双眼,春色柔四支。」唐.顾敻〈浣溪沙.露白蟾明又到秋〉词:「佳期幽会两悠悠,梦牵情役几时休?」
25. 名词 供差遣的人。【组词】:「苦役」、「仆役」、「杂役」。《南史.卷七五.隐逸传上.陶潜传》:「汝辈幼小,家贫无役,柴水之劳,何时可免?」
26. 宪役、避役、属役、役鬼、输役、役马、宂役、猥役、敺役、役属、剧役、兵役制度、颐指气役、服役期、逻役、给役、戍役、色役、杂役、作役、灵武之役、僮役、杂泛差役、徒役、禾役、远役、于役、乌拉差役、厨役、横徵苛役、役卒、役梦、尘役、久役之士、甲役、役虑、役用、役调、功役、费役
27. 词性:通常在句中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
28. 读音:
29. 汉代刘向的《列女传》:“今以子年之少,而位之卑,所与游者,皆为服役,子之不益,亦以明矣。”
30. 动词 作为、施行。《礼记.表记》:「君子恭俭以求役仁,信让以求役礼。」
31. 动词 戍守边疆。《说文解字.彳部》:「役,戍也。」《诗经.王风.君子于役》:「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32. 衙,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是行进的样子;旧时为官署之称;唐代皇帝坐理朝政的前殿也叫“衙”;旧时官吏每日到公堂排队参见上级,禀报公事,以及排列成行的事物也可称“衙”,以上义读作yá。
33. [docorveelabor]∶旧时指服苦役,服劳役。
34. 读音:yì
35. [beonactiveservice;enlistinthearmy]∶服兵役、服役期满。
36. 名词 士兵。《国语.吴语》:「寡人帅不腆吴国之役,遵汶之上,不敢左右,唯好之故。」
37. 名词 为国家所尽的义务、劳力。【组词】:「兵役」、「服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