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8-26 07:15 0
在纷繁的字海中,有一种文字,它以“泄”为韵脚,以“泄”为灵魂。它,就是“泄字读音”。在这11幅画中,每一笔、每一划,都仿佛在诉说着文字的韵律,每一字、每一句,都在诠释着“释放”与“显露”的真谛。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魅力的世界,感受文字的力量,探寻“泄字读音”的奥秘。
1. 笔画顺序:丶丶㇀一丨丨一㇄
2. 笔画数:8画
3. ● 泄
4. yì
5. 名词 中医上指肌肉失去收缩功能的症状。汉.张机《匮要略方论.卷上.中风厉节病脉证并治.乌头汤》:「筋伤则缓,名曰泄。」
6. 读音:
7. 部首:
8. xiè
9. 泄 拼音:xiè
10. 《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天禧四年》:“帝久不豫,前二日,因药饵泄泻,前后殿罢奏事。”
11. ◎ 同“泄1”。
12. 动词 透露、露出。【组词】:「泄露」、「泄密」。《三国演义.第二七回》:「卞喜知事泄,大叫:『左右下手!』」
13. --------------------------------------------------------------------------------
14. 五笔86:IJXT 五笔98:IJNT 仓颉:ELWP
15. 泄泻是指因感受外邪,或被饮食所伤,或情志失调,或脾胃虚弱,或脾肾阳虚等原因引起的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溏,甚至泄如水样为主证的病证。一般根据病因病机运用淡渗,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燥脾,温肾,固涩的方法治疗。
16. Tags:组词读音动词
17. 病名。中医上指一种肠病。泄为大便多水而不凝结的排出,泻指大便稀清如水,迅速排出。多因肠道功能不佳,使粪便含大量水分的疾病。
18. 简体:泄
19. 3主治脾虚夹湿证饮食不化,胸脘痞满,肠鸣泄泻,四肢乏力,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脾虚病情比较繁杂,主要有呕吐、泄泻、水肿、出血、经闭、带下、四肢逆冷、多涎等临床表现。
20. 泄
21. ; 繁体部首:水,部外笔画:
22. 〔泄泄〕a.缓飞的样子,如“雄雉于飞,泄泄其羽”;b.闲散自得,如“十亩外兮,桑者泄泄兮”;c.弛缓的样子,如“天之方噘,无然泄泄”。
23. 4其果肉**,煲熟后松香甘美,味似风栗,有点蛋黄香气味,富含淀粉和糖分,中医认为它有健脾固肠、调理泄泻的功效。
24. 尽量发出:泄愤。泄恨。发泄。
25. 2主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脾虚泄泻,湿痹拘挛,肺痈,肠痈;扁平疣。
26.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鲜于同﹞回归寓中多喫了几杯生酒,坏了脾胃,破腹起来。勉强进场,一头想文字,一头泄泻,泻得一丝两气,草草完篇。”
27. 总笔画:10
28. 繁体:泄
29. 名词 姓。如春秋时鲁国有泄柳。
30. 1专家介绍,茯苓味甘、性平,可补气,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可治疗脾虚泄泻带下、心悸失眠、小便不利水肿等症状,并且白茯苓还有一定美白功效。
31. 读音:xiè
32. 《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膀胱经文》:“其出入皆由气化,入气不化,则水归大肠,而为泄泻。”
33. 参见「泄沓」、「泄泄」等条。
34. 动词 发散。【组词】:「泄恨」、「泄愤」。
35. 泄泻,拼音:xiè xiè。注音:ㄒ一ㄝˋ ㄒ一ㄝˋ。
36.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D29
37. 动词 液体或气体排出、漏出。【组词】:「排泄」。《汉书.卷二九.沟洫志》:「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