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奉字读音、拼音、笔画、繁体及字义解释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8-26 05:48 0


在古老的书卷中,文字如同跳跃的音符,诉说着千年的故事。今日,让我们共同开启的篇章,一探汉字之美,感受文化的传承。

1. 动词 进献。【组词】:「奉献」。《周礼.地官.大司徒》:「祀五帝,奉牛牲,羞其肆。」

2. Tags:组词动词编码

3. 例句:阿谀奉承只能荣于生前,正道直行方可垂名青史。

4. 奉为圭臬:意思是指将某种观念、原则或标准当作准则或最高标准,并以此为依据来行事或评价事物。

5. 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多尔衮接茶一盏奉献于洪承畴,置于炕几之右侧。”《南史·刘悛传》:“郁林新立,悛奉献减少。”《汉书·西域传上·罽宾国》:“乌头劳死,子代立,遣使奉献。”《后汉书·光武帝纪下》:“﹝二十五年﹞ 夫馀王遣使奉献。”

6. 读音:fèng

7. 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一百七回:“荆轲曰:‘臣思之熟矣!此行倘无以取信于秦王,未可得近也。夫樊将军得罪于秦,秦王购其首,黄金千斤,封邑万家。而督亢膏腴之地,秦人所欲。诚得樊将军之首,与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彼必喜而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8. 繁体:奉

9. 动词 供养、侍候。【组词】:「奉养」、「侍奉」、「奉亲」。

10. 奉献是汉语词汇,拼音:fèng xiàn,意思是把实物或意见等恭敬庄严地送给集体或尊敬的人”。两个字合起来,奉献,就是“恭敬地交付,呈献,不求回报”。《史记·刺客列传》:“诚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奉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

11. 纳聘之人已登黄甲,年纪也与**相当,故此愚夫妇特来奉求,与**了此一段姻亲,报答前日厚情耳。

12.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 玄德荆州依刘表》:玄德权且安营。土人知是玄德,奉献羊酒。

13. 奉

14. 动词 祭祀。【组词】:「供奉」。《北史.卷二○.穆崇传》:「道武异之,命崇立祀,子孙世奉焉。」唐.高郢〈再上谏造章敬寺书〉:「陛下奉先思孝,兴福除祸。」

15. 奉也可以引申为遵守、执行,如奉行、奉命等词语,表示对某种命令或规定的遵从和执行。奉还可以表示一种谦逊、恭敬的态度,如奉陪、奉劝等词语,表示对别人的尊重和关心。

16. 动词 拱捧。《左传.成公二年》:「再拜稽首,奉觞加璧以进。」《韩非子.和氏》:「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17. 唐·薛用弱《集异记·王四郎》:“叔今赴选,费用固多,少物奉献,以助其费。”明·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婆子笑道:‘小户人家,备不出甚么好东西,只当一茶奉献。’”

18. 奉的基本含义是给予、献上,通常被用于表达对他人或某种理念的尊重和敬意。拼音是:fèng。在古代汉语中,奉还可以表示祭祀、礼拜的意思,是一种对神明或先祖的尊敬行为。

19. 以一奉百:意思是指用少量的付出换取大量的回报,也可以指用少量的资源来获取大量的利益。

20. 奉 fèng 恭敬地用手捧着:奉觞。奉献。奉祀。奉承。尊重,遵守:奉公守法。奉为圭臬。奉行故事。敬辞,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告。奉还。

21. 自奉:意思是指对自己的生活和行为要求比较严格,注重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

22. 笔画数:8画

23. 出处:元·关汉卿《山神庙裴度还带》:“韩公平昔奉公守法;廉于公谨。”

24. 到后来,幸博一第,即欲遣媒来奉求,怨恨愁情,与日俱积,今获圣驾回朝,便思前愿可酬。

25. 动词 推崇、拥戴。【组词】:「奉为圭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秦末大乱,东阳人欲奉婴为主。」

26. 名词 官员的薪资。同「俸」。《汉书.卷八.宣帝纪》:「今小吏皆勤事而奉禄薄,欲其毋侵渔百姓,难矣。」

27.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他却小器易盈。况且是个小人;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

28. 例句:他是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不可能做出那种违法的事。

29. 读音:

30. 部首:大

31. 动词 信仰、遵循。【组词】:「信奉」。《左传.哀公六年》:「吾子奉义而行者也,若我可,不必亡一大夫。」

32. 等因奉此:意思是比喻例行差事,依样画葫芦。

33. 奉安:意思是旧称安葬皇帝或父亲。安置神像、神位等亦称奉安。

34. 崇奉:意思是指崇尚、信仰某种宗教或思想体系,并以此为自己的信仰和行为准则。

35. 在日常生活中,奉字常常被用于表达对他人或事物的敬意和尊重。例如,我们可以用奉字来形容某人非常敬业、勤奋,或者用奉字来表达对某项事业的热爱和奉献。同时,奉字还可以表示对别人的礼节和礼貌,例如在拜访、接待客人等场合中,我们可以用奉茶、奉花等方式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和关心。

36. fèng

37. 奉陪。奉劝。奉迎。奉赠。 信仰:信奉。素奉佛教。 供养,伺候:奉养。供奉。侍奉。 姓。 古同“俸”,薪金。

38. 奉献是开在寒风中的梅花,它可以让寒冷的冬变得柔和;奉献是躲在红花下的绿叶,为花儿增添色彩;奉献是飘在天空的云彩,让广阔的天变得高远,奉献是一首歌,在黑夜中响彻云霄。

39. 奉献不是为了索取,奉献应是自觉自愿的。让我们新世纪的一代青年都投身到乐于奉献的洪流中,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奉献这棵常青树,永远葱笼繁茂。

40. 副词 自己的言行与他人有关时的敬词。【组词】:「奉劝」、「奉陪」、「奉送启程」。

41. 天地为万物奉献一切,他的无私成就了他的长存让我们每一个人像天地一样无私地奉献。那么社会会像宇宙一样安宁和谐而又繁星满天,我们也会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42. 动词 讨好、巴结。【组词】:「奉承」。宋.无名氏《梅妃传》:「力士方奉太真,且畏其势。」《儒林外史.第一○回》:「晚生只是个直言,并不肯阿谀趋奉。」

43. 阿谀奉承:意思是曲从拍马,迎合别人,竭力向人讨好。

44. 奉献的奉的笔画顺序为横、横、横、撇、捺、横、横、竖。

45. 动词 敬受。【组词】:「奉命」、「奉谕」。

46. 笔画顺序:一一一丿乀一一丨

47. 简体:奉

48. 五笔编码 DWFH郑码编码 COBI仓颉编码 QKQ四角编码 50508

49. 等因奉此、阿谀奉承、克己奉公、阳奉阴违、无可奉告、奉公守法、奉若神明、奉为圭臬、奉天承运、廉洁奉公、奉行故事、奉公克己、曲意奉迎、奉为至宝、洗手奉职、洁己奉公、以一奉百、奉命唯谨、奉令承教、奉公如法、守法奉公、奉令唯谨、口体之奉、信受奉行、奉为神明、奉三无私、砥节奉公、曲意承奉、诸善奉行、奉为圭璧、奉道斋僧、百般奉承、奉扬仁风、奉公正己、啬己奉公、奉辞伐罪、忧国奉公、趋时奉势、奉头鼠窜、趋炎奉势、奉为楷模、奉命惟谨、洗手奉公、赤心奉国、奉公不阿、奉如神明、奉申贺敬、进奉门户、阴奉阳违、如奉纶音、奉法者弱则国弱

50. 阳奉阴违:意思是表面上遵从,暗地里不执行。

51. 以礼奉行:意思是指按照礼仪、规矩来行事,强调遵守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52. 奉献、信奉、崇奉、奉承、奉行、奉养、奉送、奉劝、朝奉、奉命、奉陪、奉还、奉公、奉迎、趋奉、敬奉、贡奉、自奉、奉赠、奉使、奉复、奉令、奉托、欠奉、奉赐、修奉、告奉、奉拜、奉节、奉系、奉常、奉安、祀奉、奉祀、奉侍、奉元、奉璧、奉旨、奉禄、奉纳、奉敕、奉求、奉职、奉和、承奉、奉倩、奉成、奉读、迎奉、奉召、回奉、翼奉、奉表、奉国、奉顺、奉祠、奉义、奉呈、奉此、祗奉、奉请、奉宪、奉闻、奉酬、奉邑、奉书、奉时、赍奉、奉遗、奉宣、奉祭、参奉、奉贡、奉供、奉讳、顺奉、月奉、常奉、周奉、奉帚、奉奠、奉尝、还奉、奉给、奉佐、奉戴、奉粟、脩奉、推奉、奉稍、奉追、奉户、奉附、衔奉、归奉、攀奉、奉土、献奉、奉箒、奉钱、预奉、奉引、营奉、奉扰、租奉、尊奉、奉计、奉玄、附奉、匡奉、嗣奉、面奉、增奉、奉尊、奉慰、酬奉、奉委、奉谀、室奉、曲奉

53. 曲意奉承:意思是违背自己本心,只是为了讨好别人。

54. 出处: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醋醋怒曰:‘诸人即奉求,余不奉求。’拂衣而起。”

55. 名词 姓。如汉代有奉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