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禅心静水,佛光普照,智慧人生。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8-25 19:25 1


禅心静水,佛光普照,智慧人生。在这喧嚣的世界里,寻找一方净土,聆听心灵的梵音,感悟生命的真谛。

1. 佛陀(Buddha)——觉悟者;

2. 人一简单就快乐,一世故就变老。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做个简单的人,享受阳光和温暖。保持一颗开朗的心,做一个乐观的人,即使是阴天也能阳光灿烂!生活就应当如此。

3. 正如《法句》第165偈说:

4. 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5. “佛陀的教法也是循序渐进、次第修学的。犹如一名有经验的驯马师,会按步骤慢慢地驯服一匹良种之马。当佛陀要调教一个人时,会按照这样的程序进行训练:先让他成为持戒者,持戒清净后应守护感官、饮食要知道节量,然后日夜禅修、实行警寤,并保持正念正知;要前往偏僻的地方禅坐,舍离内心的障碍之后,培育定力、证得禅那等。”

6. 但欧阳修一笑了之,依旧提拔苏东坡。后人更崇敬欧阳修。苏东坡脱颖而出后,更是感恩在心,他为欧阳修写的悼文名动千古。

7. 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8. 摩嘎蓝奇怪地问:“朋友苟答马,涅槃存在,通往涅槃的道路也存在,也有您作为指导者,为什么您的弟子在受到这样的教导之后,只有一些人能证悟涅槃,有一些人却不能呢?”

9. 过耳的虚话,过眼的云烟,辛苦事小,伤心事大,说者未必真心,听者也无须多心。善解怨,结善缘。

10. 僧——已经觉悟及致力于觉悟的弟子。

11. 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12. 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13. 目空一切的,未必不自卑。没心没肺的,未必不悲伤。唉声叹气的,未必不贪欢。斤斤计较的,未必不善良。自己喜欢的,自己喜欢就好。

14. 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太过于欣赏自己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15. 佛家妙语之二: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

16. 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17.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18. 佛法(Dhamma)——觉悟者的教导;

19.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20. 佛典里说,慈,既是予乐。悲,既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21. 只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达到生死自在。

22. 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3. 自己才能不作恶,自己才能得清净;

24. 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25. 通过上面这篇经文,我们很清楚知道佛陀在佛教中的地位——他只是指示通往涅槃之道的指路人而已,至于是否能够真正依教奉行,则取决于禅修者个人。

26. 佛——觉悟者;

27. 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28. 的境界。既来之,则安之,便是一种超脱,但这种超脱又需多年磨练才能养成。拿得起,实为可贵,放得下,才是人生处世之真谛。

29. 佛陀在临般涅槃前曾经说过:

30. 佛家妙语悟之,李斯、庞涓都是极可怜的人,他们纵然阴谋得逞于一时,但最后都不得善终。嫉妒是一种病,患嫉妒病的人,一生都不得安宁。历史上真正功成名就

31. 佛陀的教法没有神秘、麻醉的成分,也无需掺杂他力、救世的信仰。佛陀不是主宰人们吉凶祸福、帮人消灾赦罪、满足私欲贪求的神灵,更不是创造美好世界、信他得永生的上帝。佛陀虽然是一位具足智慧与慈悲的伟大导师,但他却不喜欢人们对他进行盲目的崇拜。

32. 最好的生活是: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

33. 仅以上四条妙语,足够每个人受用终生。归纳起来说,便是拥有健康、抛弃嫉妒、战胜自己、脚踏实地。这样做人便不会有烦恼,心理上有了承受逆境的能力,有了病,也能正确对待,坦然处之。佛家妙语,精诚之言,给我们凡夫俗子可贵的启示!

34. 又或者说:

35. 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36. 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即除矣,境岂实有。

37. 坷与泥泞,能以平常心视之,就非容易。大的挫折与大的灾难,能不为之所动,能坦然承受之,这就是一种肚量。佛家以大肚能容天下之事为乐事,这便是一种极高

38. 有一天,佛陀了解到他的智慧将要成熟了,就呵斥他说:“瓦咖离,你一天到晚盯着我这副腐臭的身体干什么?凡见到法者,即见到我;凡见到我者,即见到法!”但他仍然无法离开佛陀。佛陀知道不迫迫他是不会觉悟的,于是毫不客气地把他赶走。瓦咖离被赶走之后,感到非常绝望,甚至爬上山顶准备跳崖自杀。这时佛陀出现在他面前,向他说法,使他最终获得觉悟。

39. “作恶确实由自己,污染也是由自己;

40. 金山而无法出来,于是黄金山中留下几根白骨,岂不悲哉?健康是最宝贵的,也是人生最大的财富。如果一个人想通了这一点,那么什么名利之念、非分之欲,都可

41. 佛家妙语妙语之一: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

42. 所有的苦都源于寻求现世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是找不到的,即使找到了,也不会长久,很快又会消失的。

43. 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44. 感悟颇深啊: 向善除恶,以善心为思考的根本,以善缘为出事之基础。为人为善,人人皆可成佛!佛教即是觉悟者的教导,以及能令人导向觉悟的教导。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也可以称为“佛法”。然而,若把佛教作为一种信仰与实践的体系,则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即:

45.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46. 清不清净靠自己,没人能清净他人。”你举个例子众生皆苦

47. 摩嘎蓝又问:“是否每个弟子在受到这样的教导之后,都能证悟修行的最终目标——涅槃呢?”

48.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si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49. 追求,却不知人生最大的财富只是自身的健康。记得有篇小说写一个爱财如命的财迷,进了一座黄金山,山内皆是黄金珠宝,大喜若狂。但因贪得无厌,终于陷入黄

50. 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51. 只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52. 佛陀在《法句》第276偈也说到:

53. 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己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54. 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

55. 人的幸福感是自己给的,内心满足即圆满;若内心不知足,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幸福。所谓圆满不是没苦乐,而是苦乐随喜,悲喜随缘。

56. 为学当重闻思修,将来必须说写做,若能具备戒定慧,必可清净乐融融。

57. 有一天,一个姓摩嘎蓝的算术师前来拜访世尊。互相礼貌地问候、寒喧之后,算术师摩嘎蓝问世尊说:

58. 并不是跟在老师后面,一味奉承老师,不断给老师送礼的才是好学生。唯有勤奋好学、刻苦耐劳、品学兼优的学生才算是好学生,也唯有这样的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文化知识。佛陀的教法强调的是亲自实践和亲身体验。智慧和觉悟不是靠向他人祈求乞怜得来的,断除烦恼更是别人所代替不了的!

59. 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己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60. 一个要杀,一个要救,要杀的是因为怨,要救的是因为爱,因果循环。

61. 客来一句问候,客去一句祝福,不分张王李赵,都是善缘;境生一份喜悦,境灭一份清静,莫辨真妄,无非心造。

62. 受够无情的戏弄之后,我不在把自己当人看,仿佛我成了一条疯狗,漫无目的地游荡人间。

63. 世尊回答说:

64. 心气要高,姿态要低,低成就高;心胸要宽,心态要平,平自然宽。

65. 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66. 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67. “朋友苟答马,对此我能做什么呢?我只是指路人而已。”

68. 世尊说:“好,那我反问你,你是否清楚通往王舍城的道路呢?”

69. “是的,朋友,我清楚。”

70. 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己,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71. 一个人在处世中,拿得起是一种勇气,放得下是一种肚量。对于人生道路上的鲜花、鼓掌,有处世经验的人大都能等闲视之,屡经风雨的人更有自知之明。但对于坎

72.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73. Tags:自己人生

74. 佛家妙语之四: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

75. 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76. 面对生活送给我们的种种苦涩,我们不妨给自己说几个笑话,让自己快乐。

77. “并非用香、花等来对如来表示恭敬、尊重、礼敬、敬奉、尊敬。若弟子们能够依法次第地修行,遵循法正当地修行,这才是真正的恭敬、尊重、礼敬、敬奉、尊敬如来,这才是至上的敬奉!”

78. 有篇名叫《算术师摩嘎蓝经》的经文记载:

79. 佛家妙语之三: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80. “朋友苟答马,就像建造这间殿堂时必须一层一层地盖上去,又像世间的各种学问都有循序渐进的教学程序,我们这些从事算数教学的算术师也一样,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教学生。朋友苟答马,在您的教法中,是否也是循序渐进、次第修学的呢?”

81. 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82. 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83. ??感恩生命,为了报答生命的给予,我们实在不应该轻视和浪费每人仅有的一次生命历程,浪掷青春,一生庸庸碌碌,而应该让生命达到新的高度,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让生命更有意义,显出生命本应拥有的精彩。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对许多事情都可以平心静气;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可以认真务实地从最细小的一件事做起;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自发地真正做到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正视错误,互帮互助;在感恩的空气中,人们将不会感到自己的孤独……凋零的花瓣透出的是生命的终结,枯萎的落叶宣告的是生命的停息;雍容的牡丹彰显的是生命的华贵,繁盛的大树凸现的是生命的粗犷。

84. 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85. 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86. 笑儿,佛界常说,因果循环。我们自此开始,那么,便由此地而终罢。

87. 僧团(Sa?gha)——追随觉悟者修行的弟子。

88.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标签: 学佛感悟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