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冠字读音、拼音、笔画及字义解释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8-19 19:00 7


在汉字的世界里,每一个字符都蕴含着丰富的故事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古至今,汉字以其独特的魅力,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汉字读音、拼音、笔画及释义”的奇妙之旅,探寻汉字的奥秘。

1. 峨冠:[é guān]

2. 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由世间众宝所成,寓意为“无量光明”。

3. 凤冠霞帔:[fèng guān xiá pèi]

4. 冠冕堂皇:[guān miǎn táng huáng]

5. 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以示荣耀。也指官员夫人的礼服。

6.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两句通过咏怀古事,写出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地点。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县,是战国时燕国的南界。壮士指荆轲,战国卫人,刺客。《史记·刺客列传》载,荆轲为燕太子丹复仇,奉命入秦刺杀秦王,太子丹和众宾客送他到易水岸边。临别时,荆轲怒发冲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然后义无反顾,勇敢地启程.这位轻生重义、不畏强暴的社会下层英雄人物,千百年来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爱戴。诗人骆宾王长期怀才不遇,侘傺失志,亲身遭受武氏政权的迫害,爱国之志无从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际,自然地联想起古代君臣际会的悲壮故事,借咏史以喻今,为下面抒写怀抱创造了环境和气氛。

7. 古代用珠玉串成的装饰品,多用为颈饰,璎珞原为古代印度佛像颈间的一种装饰,后来随着佛教一起传入我国,唐代时,被爱美求新的女性所模仿和改进,变成了项饰。它形制比较大,在项饰中最显华贵。

8. 冠军:[guàn jūn]

9. 兴盛 [prosperous;thriving]。 自秦创兴,于周转晟。――《西陲石刻录周李君修佛龛碑》[3]

10. 动词 男子已成年。唐.刘禹锡〈子刘子自传〉:「初,禹锡既冠,举进士,一幸而中试。」《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朱重长成一十七岁,生得一表人才,须然已冠,尚未娶妻。」

11. 冠以诗人的桂冠中第一个冠的读音及意思 冠的解释

12. 2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子。鸡~。树~。~状动脉。

13. 姓。[2] shèng

14. 那时的人已经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还是那样的寒冷。

15. 头冠的冠的拼音 第一个

16. 佛教“璎珞”是什么意思?怎么读 璎珞音为[yīng luò]

17. 头上红冠不用裁 这一句中的不读几声 将读第一声。 翻译:它的头上鲜红如红花怒放的帽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它是一只白鸡所以满身雪白走过来。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随便说话,但是一旦喊起来千门万户就随着打开门窗了。 “走将来”,将,是助词,向你走来

18. 动词 戴帽子。《汉书.卷四三.郦食其传》:「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

19. 冠

20. 《玄应音义》一曰:“吉由罗应云枳由逻,此云璎珞。”

21. 指冠军:夺~。三连~。

22. 简体:冠

23. 皇冠、花冠、冠心病、王冠、冠军、衣冠楚楚、沐猴而冠、弹冠相庆、弱冠、衣冠禽兽、怒发冲冠、冠冕堂皇、桂冠、冠群、凤冠霞帔、衣冠冢、冠状动脉、金冠、张冠李戴、华冠、免冠、树冠、凤冠、定冠词、黄冠、冠冕、冠礼、冠笄、云冠、衣冠南渡、朱冠、鸡冠、面如冠玉、星冠、加冠、峨冠博带、衣冠、冠带、南冠、勇冠三军

24. 笔画顺序:丶㇇一一丿乚一亅丶

25. 旺盛,兴盛。 chéng

26. 形容词 第一的、最优秀的。【组词】:「冠军」。

27. ,骆宾王以侍御史职多次上疏讽谏,触忤武后,不久便被诬下狱。第二年秋遇赦出狱。冬,奔赴幽燕一带,侧身于军幕之中,决心报效国家,此诗大约写于这一时期。

28. 形容外表庄严体面的样子。冠冕: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

29. 仓颉:BMUI

30. guàn

31. [ guān ]

32. 动词 加上。【组词】:「冠夫姓」、「冠罪名」。

33. 光明炽盛 [bright]。 昂头冠三山,俯瞰旭日晟。――郝经《原古上元学士》

34. 动词 覆盖。《文选.江淹.杂体诗.谢仆射》:「时菊耀岩阿,云霞冠秋岭。」

35. 笔画数:9画

36. 读音:

37. 名词 一种古代的仪式。为年满二十岁的男子戴上帽子的成年礼。后亦称成年男子为「冠」。《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

38. 名词 帽子。【组词】:「皇冠」、「凤冠」、「桂冠」、「怒发冲冠」。《左传.哀公十五年》:「君子死,冠不免。」

39. “璎珞”的制作材料,《维摩诘经讲经文》中有“整百宝之头冠,动八珍之璎珞”;《妙法莲华经》记载用“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真珠、玫瑰七宝 (七宝的解释有多种版本) 合成众华璎珞”,可见璎珞应由世间众宝所成,寓意为“无量光明”。另外,璎珞还有美玉的意思。

40. 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或文字:县名前~上省名。

41. 繁体:冠

42. [ guàn ]

43. 五笔:PFQF

44. 《地藏菩萨本愿经》曰:“何况见闻菩萨,以诸香华、衣服、饮食、宝贝、璎珞,布施供养,所获功德福利,无量无边。”

45. 头冠的冠的读音 头冠tóu guàn

46. 把帽子戴在头上:未~。

47.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两句,是怀古伤今之辞,抒发了诗人的感慨。昔时人即指荆轲。没,死亡。荆轲至秦庭,以匕首击秦王未中,被杀。这两句诗是用对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轻一重,一缓一急,既是咏史又是抒怀,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荆轲的人生价值,同时也倾诉了诗人的抱负和苦闷,表达了对友人的希望。陶渊明曾有《咏荆轲》诗说:“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表达了对荆轲的崇敬与惋惜之情。宾王此诗,同陶诗交相辉映,但在意境的创造上更为含蓄有味。“今日水犹寒”中的“寒”字,寓意丰富,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观的写景。此诗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对历史的反思。荆轲这样的古代英雄,虽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肃然起敬,诗人是怀着深切缅怀之情的。荆轲其人虽然早就不复存在了。可这位英雄疾恶如仇、视死如归的英风义概还在,作为历史见证的易水河还在。诗人面对着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凉激越的告别歌声还萦绕在耳边,使人凛然而产生一种奋发之情。复次,“寒”也是对现实的概括。诗人于易水岸边送别友人,不仅感到水冷气寒,而且更加觉得意冷心寒。“宝剑思存楚,金椎许报韩”(咏怀)的骆宾王,有着远大志向,他愿洒满腔热血,干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然而现实是“天子不见知,群公讵相识”(《夏曰游德州赠高四》),生不逢时,沉沦寂寞,诗人心中充满孤愤不平之气,如易水河一样,悠悠不尽。诗人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伟大孤独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倾诉难酬的抱负和无尽的愤懑。诗人感怀荆轲之事,既是对自己的一种慰藉,也是将别时对友人的一种激励。

48. 读音:shù guān,冠是个多音字,读作guān的时候,意思是: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树冠二字就属于这种范畴。

49. 动词 超越、领先。【组词】:「独冠群芳」。《史记.卷五三.萧相国世家.太史公曰》:「位冠群臣,声施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