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8-19 17:58 3
在探寻汉字的奥秘之旅中,我们将聚焦于一个独特的汉字——“吐”。这个看似简单的汉字,实则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演变历程。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吐”字的释义与演变,一同领略其背后的历史故事与书法艺术。

1. 笔画顺序:丨フ一一丨一
2. 笔画数:6画
3. 读音:
4. (形声。从口,土声。本义:东西从口腔中涌出)。
5. 吐
6. tǔ
7. 动词 释放、放出。【组词】:「窗外的夜来香吐放出浓郁的芳香。」
8. 五笔编码 KFG郑码编码 JBVV仓颉编码 RG四角编码 64010
9. 吞吞吐吐、吞吐、谈吐、上吐下泻、吐血、吐口、吐泻、吐谷浑、吐絮、一吐为快、吐气、吐字、吐露、吐绶鸡、扬眉吐气、吐沫、呕吐、吐属、吞云吐雾、孕吐、吐穗、咬指吐舌、吐凤、吐陠、赛依吐尔、吐款、吐眩、言吐、群芳吐艳、吐食、周公吐哺、吐瑞、吐盂、一吐、口吐莲花、吐实、吐供、吐贺、吐脯待发、咋指吐舌、不吐不茹、呕心吐胆、吐耀、不吐不快、啜食吐哺、吐放、音吐明畅、吐纳、吐捉、吐文、虹霓吐颖、吐音、格格不吐、吐白凤、闷吐、摅吐、握沐吐飱、吐凤喷珠、吐诚、吐胆倾心、半吞半吐、春蚕吐丝、吐握、谈吐风雅、燥火呕吐、揚眉吐氣、论吐、吐谈、一筹不吐、再吐、直吐胸怀、吐露心声、吐番、吐红、呕吐中枢、吐焰、吐诉、吞刀吐火、气吐虹霓、吐溜
10. 动词 由胃逆出。【组词】:「吐血」、「呕吐」、「上吐下泻」。
11. 读音:tǔ,tù
12.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痰。吞~。~刚茹柔。放出,露出:高粱~穗。~故纳新。说出:~话。一~为快。专用语:~槽。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上~下泻。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还不义之财。
13. 同本义吐,写也。——《说文》柔则茹之,刚则吐之。——《诗·大雅·烝民》然我一沫三捉发,一饭三吐哺。——《史记·鲁周公世家》血入乎牙,不肯吐口。——韩愈《元和圣德》机发吐丸。——《后汉书·张衡传》与风水相吞吐。——宋·苏轼《石钟山记》练日时,陈尊俎。晨光熹,燎烟吐。——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
14. 显露,呈现。如:吐口;吐白;吐絮;吐端;吐绿。
15. 动词 把吞没的东西退还。【组词】:「吐出赃款」、「归你的,自拿去;不归你的,请全数吐出来吧!」
16. 动词 使东西从口中出来。【组词】:「吐痰」、「吐哺」。《水浒传.第六回》:「见洒家是个和尚,他道不利市,吐一口唾走入去了。」
17. [tǔ huà] 。开口讲话。
18. 简体:吐
19. 部首:口
20. Tags:组词动词
21. 动词 发出、说出。【组词】:「吐露」、「坚不吐实」、「一吐为快」。唐.白居易〈慈乌夜啼〉诗:「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22. 繁体:吐
23. 名词 文词、言词。【组词】:「吐属典雅」。《南史.卷五二.梁宗室传下.始兴忠武王憺传》:「暎弟晔字通明,美姿容,善谈吐。」
24. 口说,陈说。如:吐属;吐决;吐款;吐诚;吐肝露胆;吐供;吐言;吐沥。
25. 又如:吐气纳元(道家的一种练功修身之法。吐、纳是中国古人的一种养生之术);吐信;吞吐;吐沫;吐茹,吐哺。
26. 多音字,念三声时表示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另外可以表示放出,说出,也用作姓氏。念四声时表示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或者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其常用词组有吐翠、吐根、吐故纳新等。
27. 吞吞吐吐、上吐下泻、吞云吐雾、一吐为快、狗口里吐不出象牙、扬眉吐气、吐刚茹柔、出言吐气、谈吐如流、吐属大方、吃人不吐骨头、出言吐语、狗嘴里吐不出象牙、吐哺捉发、谈吐生风、半吐半露、吐哺握发、挥沐吐餐、张口吐舌、吐属不凡、倾心吐胆、握发吐飧、吐哺辍洗、醉吐相茵、纳新吐故、吐珠于泽,谁能不含、吐故纳新、柔茹刚吐、半吞半吐、啜食吐哺、音吐明畅、虹霓吐颖、格格不吐、倾吐衷肠、不吐不茹、呕心吐胆、不吐不快、吐哺握气、握沐吐餐、咬指吐舌、辍食吐哺、迎风吐艳、含苞吐萼、周公吐哺、出词吐气、伸眉吐气、茹柔吐刚、握发吐哺、轻吞慢吐、咽苦吐甘、茹柔刚吐、吸新吐故、口吐珠玑、引新吐故
28. tù
29. 动词 摒弃、抛弃。《左传.僖公五年》:「若晋取虞,而明德以荐馨香,神其吐之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