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8-19 16:39 0
在古老的书卷中,汉字如同跳跃的音符,承载着千年文明的韵律。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赋字读音:赵,绘画:11画,拼音:zhào,繁体字:薩,新字义解释:古代帝王发布的命令”的世界,感受文字的力量与历史的厚重。
1. 泥诏、茫诏、鸾诏、六诏、钦诏、迁诏、青诏、奉诏、口诏、教诏、追诏、哀诏、传诏、待诏、承诏、摈诏、圣诏、条诏、特诏、天诏、玺诏、矫诏、讲诏、嘉诏、画诏、涣诏、阁诏、恩诏、遗诏、诏制、诏相、诏葬、诏用、诏侑、诏祝、诏议、诏赞、诏征、预诏、诏工、诏敕、诏爵、诏体、诏跸、诏记、诏檄、诏版、诏徒、诏举、诏恩、诏禄、诏稿、诏令、诏册、诏检、诏使、诏号、诏板、诏卷、诏诰、诏策、诏盟、诏求、诏纶、诏凤、诏槁、诏告、诏疏、诏命、还诏、南诏、内诏、蜡诏、赉诏、科诏、宽诏、花诏、命诏、明诏、墨诏、密诏、纶诏、申诏、手诏、书诏、温诏、草诏、裁诏、被诏、帛诏、八诏、睿诏、讽诏、凤诏、飞诏、对诏、丹诏、答诏、赤诏、尺诏、宣诏、训诏、应诏、银诏、优诏、诏谕、诏筵、诏狱、诏召、诏言、诏音、诏志、诏旨、诏选、诏纸、诏语、诏条、玉诏、诏事、诏诲、诏期、诏赦、诏草、诏示、诏家、诏榜、诏囚、诏墨、诏文、诏导、诏黄、诏除、诏函、诏辞、诏格、诏书、诏表、制诏、中诏、紫诏、下诏、罪己诏、紫泥诏、尺一诏、十行诏、五色诏、轮台诏、黄素诏、南诏蛮、凤凰诏
2. 《送方_孙·丹诏求贤切》《庚子正月彗见於室有诏求言因上己见有感作三》《庚子正月彗见於室有诏求言因上己见有感作三》
3. 部首:讠
4. 待诏公车、刘毅答诏、凭几之诏、玉楼受诏
5. 奉诏,拼音为fèng zhào,汉语词语,释义:
6. zhào
7. 诏求zhàoqiúㄓㄠ_ㄑㄧㄡ_诏求皇帝下令征求。唐柳宗元《南岳云峰和尚塔铭》:“故时推人师,则专其首;诏求教宗,则冠其位。”宋刘_《为司马中丞谢翰林启》:“常以德选,乃充诏求,夫何妄庸,辄当遴柬。”清叶廷_《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宋淳_六年丙午元旦,日蚀,诏求中外直言。”
8. 诏求的拼音是:zhàoqiú。结构是:诏(左右结构)求(独体结构)。注音是:ㄓㄠ_ㄑ一ㄡ_。
9. 五笔编码 YVKG郑码编码 SYJ仓颉编码 IVSHR四角编码 37762
10. 刘毅答诏尺蠖求伸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吹毛求疵挂冠求去发屋求狸求人不如求己予取予求凭几之诏
11. 奉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此字始见于西周金文,其古字形像双手捧起一物,表示用手承受、捧着,这个意思后世用“捧”字表示。
12. 笔画顺序:丶フフノ丨フ一
13. 简体:诏
14.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回:今虽奉诏,中间多有暗昧。何不差人上表,名正言顺,大事可图。
15. ⒈皇帝下令征求。引唐柳宗元《南岳云峰和尚塔铭》:“故时推人师,则专其首;_求教宗,则冠其位。”宋刘_《为司马中丞谢翰林启》:“常以德选,乃充_求,夫何妄庸,_当遴柬。”清叶廷_《吹网录·丙丁龟鉴有所本》:“宋淳_六年丙午元旦,日蚀,_求中外直言。”
16. 读音:
17. 名词 古时皇帝所颁发的命令。《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唐.柳宗元〈尚书户部侍郎王君先太夫人河间刘氏志文〉:「然而天子有诏,俾定封邑。」
18. 诏求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19. Tags:编码读音解释
20. 动词 告诉、告诫、教导。《庄子.盗跖》:「夫为人父者,必能诏其子;为人兄者,必能教其弟。」《楚辞.屈原.离骚》:「麾蛟龙使梁津合,诏西皇使涉予。」
21. 读音:zhào
22. 《史记·吕太后本纪》:“王且亦病,不能奉诏。”
23. “奉”多含恭敬意味,故引申为进献、献上,由此引申为供给,供养。由供给引申作名词,表示俸禄,就是古时候朝廷发给官员们的物质待遇,这个意思后来用“俸”表示。奉又引申为遵守、尊奉、一心一意地奉行。另外,奉又由本义引申为引申为承受、恭敬地接下来。
24. 《玉娇梨》第十一回:“原来吴翰林奉诏还京,择了吉日起行。”
25. 繁体:詔
26. 诏
27. 唐韩愈《元和圣德诗》:“崇文奉诏,进退规矩。”
28. 宋钱愐《钱氏私志》:“敏甫告岐公云:‘近有一钱少监子,风骨不群,文采富赡,恐可奉诏。’”
29. 笔画数:7画
30.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今天子以某是西凉人,与公同乡,特令某来劝和二公。汜已奉诏,公意若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