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8-19 14:52 0
踏过人生的每一步,跳跃的心间,便绘出了梦想的轨迹。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每一个脚印都承载着希望与勇气。
1. 懿躅
2. 躅天
3. 衰老貌。 清 彭允初 《<汪子文录>序》:“﹝ 汪子 ﹞顷屡困於乡举,发秃,貌穨然老矣。”
4. 杜鹃花的别名。又名映山红。唐 白居易 《题元十八溪居》诗:“晚叶尚开红踯躅,秋房初结白芙蓉。”清 赵翼 《肇璜殁后其子以君手植杜鹃一本见贻》诗:“一枝踯躅赠留贻,老瓦盆经手泽滋。”郭沫若 《杜鹃》:“声是满腹乡思,血是遍山踯躅。”
5. 形声:左形右声
6. 〔踯躅〕见“踯”。
7. 足迹。
8. 蹢躅
9. [pace up and down;loiter around]∶徘徊不前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始踯躅于燥吻。——《文选》(
10. 躅踯
11. 追躅
12. ◎ 颓然 tuírán(
13. 栖息 [ qī xī ]
14. 躅躅
15. zhú<名>足迹 [foot mark;rack]躅,蹢躅也。从足,蜀声。——《说文》。按,迹也。三辅谓牛蹄处为躅。——《一切经音义》引《汉书叙传音义》企望尘躅。——《尔雅序》尘游躅于蕙路。——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又如:躅路(行走的足迹)
16. 宋 叶适 《高夫人墓志铭》:“夫人已归,则废寺颓然。”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卢植墓》:“ 涿 境东南有 汉 卢植 墓,土人呼为 南台 。 金 王寂 诗:‘ 南台 故址今颓然, 汉 卢植 墓疑相传。’”
17. 踯躅
18. 奔跑 [ bēn pǎo ]
19. 寂静;寂然。 明 谭宗 《归度庾岭》诗:“穨然下横浦,灯火乱樵渔。” 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十一》:“穨然者犹穨于下,林林总总犹日奔攘于侧。”(
20. 山踯躅
21. 束躅
22. 余躅
23. 幽躅
24. 引证:周恩来 《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我们走向正规军不能采取跳跃的方式,不是一下子可以成功的。”
25. 唐 牛僧孺 《玄怪录·张佐》:“忽觉两耳中有车马声,因颓然思寝。头纔至席,遂有小车朱轮青盖,驾赤犊出耳中。” 明 文徵明 《晏起》诗:“林下将迎寡,颓然万事捐。” 清 龚自珍 《纵难送曹生》:“为之,且左右顾视,踆踆而独往,其愀然悲也夫!其颓然退飞也夫!”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
26. “门外初秋早上的阳光,抹在我颓然的脸上。”
27. 跳躅
28. 躅路
29. 远躅
30. 黄踯躅
31. 銮躅
32. 《南史·贺琛传》:“ 琛 了不酬答,神用颓然。” 宋 何薳 《春渚纪闻·琴趣》:“如 孙登 弹琴,颓然自得,风神超迈,若游六合之外者。”《明史·文苑传二·唐寅》:“ 寅 诗文,初尚才情,晚年颓然自放,谓后人知我不在此,论者伤之。” 陈田 《明诗纪事丙签·丁镛》:“ 凤仪 耽诗,尤爱佳山水,生平多出宿山寺,栖托清旷,焚香对书,颓然自适。”
33. 躅蹐
34. 高躅
35. 徘徊不进貌。《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三·焦仲卿妻》:“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 明 陈子龙 《小车行》:“叩门无人室无釜,踯躅空巷泪如雨。”清 韩程愈《睢阳袁氏世系谱序》:“越岁,鼓棹而北,踯躅湖上,林和靖先生相周旋,而与参(袁赋诚)再忽至。” 何其芳 《画梦录·墓》:“以后他的影子就踯躅在这儿的每一个黄昏里。”
36. 引证:巴金 《文学的作用》:“生活的确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而且是唯一的源泉。”
37. 踵躅
38. 游躅
39.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宋 梅尧臣 《永叔赠酒》诗:“谁识我为我,宾主各颓然。” 清 吴伟业 《行路难》诗之
40. 嘀咕 [ dí gu ]
41. 轨躅
42. Tags:组词大全
43. 躅蹢
44. 引证:李瑛 《芦苇的记忆》:“那时呵,苇丛间曾栖息过多少群雁。”
45. 引证:何香凝 《孙中山与廖仲恺》:“一听到传闻 陈炯明 想加害于 仲恺 的消息,我也顾不得等病好,又再出来奔跑。”
46. 躅足
47. 迥躅
48. 比喻力量、知识、感情等的来源或产生的原因。
49. 雅躅
50. 往躅
51. 暂无相关组词
52. 引证: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梁建 听到不少他熟悉的干部被‘点了名’,他心里直嘀咕。”
53. [tread]∶用脚踏地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虫踯躅不受制。——沈复《浮生六记 闲情记趣》
54. 《北史·文苑传·庾信》:“身长八尺,腰带十围,容止颓然,有过人者。”《新唐书·回諲传》:“性静慎,勤总吏职,诸僚或出游, 諲 独颓然据案,钩视簿最, 翰 益亲之。” 宋 苏轼 《保母杨氏墓志铭》:“年三十,始隶 苏氏 ,颓然顺善也。”
55. 芳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