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识多音字读音及笔画,繁体字释义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8-15 00:29 5


在繁花似锦的文字世界中,每一个汉字都承载着无尽的故事。让我们跟随“识多音字、读语音及绘画”的奇妙之旅,一同探寻汉字的韵味与奥秘。

1. Tags:组词名词

2. 读书岂免死,读书岂免贫。何以好识字,识字胜他人。

3. [例]许地山《别话》:“她笑,但白的被窝中所显出来的笑容并不是欢乐底标识。”

4.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学习的人。

5. 博识洽闻、远见卓识、识时达变、一般见识、见多识广、似曾相识、素不相识、不识抬举、不打不相识、有眼不识泰山、不识时务、不识庐山真面目、识时务者为俊杰、有识之士、不识大体、目不识丁、不学无识、识文谈字、瞎字不识、旧识新交、闳识孤怀、高识远见、识字知书、见经识经、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不识东家、识微见远、略识之无、识才尊贤、识微知著、高明远识、一字不识、不识丁董、通才练识、不识不知、识礼知书、反眼不识、不识人间有羞耻事、目不识字、默而识之、伯乐识马、凡才浅识、识字知书、见经识经、知情识趣、强识博闻、知羞识廉、识知无字、粗识之无、多见广识、眼不识丁、一丁不识、心存目识、有度有识

6. 识

7. [例]毛泽东《沁园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8. 五笔编码 YKWY郑码编码 SJO仓颉编码 IVRC四角编码 36780

9. 不读书最高,不识字最好,不晓事倒有人夸俏。老天不肯辨清浊,好和歹没条道。

10. 简体:识

11. 识视[shí shì]

12. 笔画顺序:丶フ丨フ一ノ丶

13. 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老天只恁忒心偏,贤和愚无分辨。

14. 名词 知己、朋友。《梁书.卷九.王茂传》:「茂年数岁,为大父深所异,常谓亲识曰:『此吾家之千里驹。』」唐.刘禹锡〈元日感怀〉诗:「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15. 记得很小的时候,我还不识字,就捧起一本书哇哇啦啦、一本正经地“读”了起来,逗得爸爸、妈妈笑得前仰后合。

16. [释义]人类对客观事物和人自身研究的成果。包括经验积累知识和理论研究知识。可分为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前者是通过学习他人的知识而获得,后者是通过自己实践而获得。知识通常分为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思维科学知识、数学知识等。各种知识又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网状结构体系。

17. 名词 事物的道理。【组词】:「知识」、「常识」。

18. zhì

19. [例]人非生而知之,必须用心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

20. 繁体:識

21. [例]鲁迅《现今的新文学的概观》:“在文学界也一样,我们知道得太不多,而帮助我们知识的材料也太少。”

22. [例]夏衍《从辛亥到“五四”》:“因为我识字,能记账,那位管事说,老板正要请一位记账的人。”

23. 识务[shí wù]

24. 笔画数:7画

25. 亦作“鉴识”,审察辨识的能力,多指识别人才。

26. 副词 刚才。通「适」。《左传.成公十六年》:「识见不谷而趋,无乃伤乎?」

27. [例]孙犁《〈文艺评论〉改进要点》:“识自学出,无学而自诩识高,虽充满教训口吻,凌厉姿态,其收效亦微。”

28. 动词 记忆、记住。通「志」。《论语.述而》:「默而识之。」《文选.宋玉.神女赋》:「寐而梦之.寤不自识。」

29. [例]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议三》:“天下人固有识想与议论过绝寻常,而所行事不能有益于大局者,必其自信力不足者也。”

30. 张伯伯吃够了不识字的苦头,决心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

31. 识字,是一切探求之起步,识字是一种很重要的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以至其他一切知识的学习,都必须以认字为前提和基矗。

32. 识字,拼音:[shí zì]

33. shì

34. 识拼音:shí 、zhì

35. [例]鲁迅《写在〈劳动问题〉之前》:“鲁迅识于广州中山大学。”

36. 识眄[shí miǎn]

37. 名词 思想、内在思维。【组词】:「意识」。《南史.卷四.齐武帝本纪》:「我识灭后,身上着夏衣、画天衣。」

38. 沾识[zhān shí]

39. 名词 标记、记号。通「帜」。《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下》:「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40. 动词 知道、了解。【组词】:「素不相识」、「有眼不识泰山」。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1. [释义]记号,符号或标志物。用以标示,便于识别。

42. 部首:讠

43. 读音:

44. 名词 见解、见闻。【组词】:「见识」、「远识」、「才识」、「胆识」。

45. 竹三爷,这都是公共的名称。是凡佣工阶级都是这样简单而不变化的名字。这就是工人阶级一个天然的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