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8-14 19:08 3
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汉字,这一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的符号,正以全新的面貌焕发着生机。本书将带领您领略“数据读音”的魅力,通过11幅精美的插图,深入解析繁体字数据,探索新时代汉字的内涵与意义。让我们共同开启这段文字之旅,感受汉字之美。

1. 卮的部首是 。组词:漏卮、琴卮、金卮、进卮、酒卮、铜卮、卮言、玉卮、卮词等
2. 铜卮[tóng zhī]
3. 急就篇亦卮觛并举。此浑言析言之异也。项羽本纪。项王曰。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斗卮者,卮之大者也。与下文肩言生意同。所?节?食。饮食在是节饮食亦在是也。故从卪。象人。谓上体似人字横写也。卪在其下也。卮从人卪,与后从人口同意。章移切。十六部。
4. 琼卮[qióng zhī]
5. 卮
6. 卮,汉语二级字,读作卮,指古代盛酒的器皿:持~。中国古代盛酒的器皿:~言(卮不灌酒就空仰着,灌满酒就倾斜,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如同说话没有主见或定见。后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辞,如圜器也。内则注曰。卮匜,酒浆器。一名觛。角部曰。觛者,小卮也。
7. 支离的。如:卮言(支离而无统绪或随人妄言,既无主见,也无立场的、随和人意的言论);卮辞(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词)
8. 卮言,卮词,卮辞,卮酒
9. 古文 :圜器也。一名觛。所以节饮食。象人,卪在其下也
10. 名词 量词。古代计算酒器所装液体的单位。相当于「杯」。《初刻拍案惊奇.卷六》:「官人感夫人盛情,特备一卮酒谢夫人。」
11. 漏卮[lòu zhī]
12. 笔画数:5画
13. 江南一带,普遍爱好喝绿茶,多用有盖瓷壶泡茶。福建、广东、台湾以及东南亚一带,特别喜爱乌龙茶,宜用紫砂器具。四川、安徽地区流行喝盖碗茶,盖碗由碗盖、茶碗和茶托三部分组成。
14. 亦作“瑶卮”。玉制的酒器,亦用作酒器的美称。
15. 繁体:卮
16. 译文 :圆形的器皿。又名为觛。用以在节庆的时候使用。人字作旁,乜在它的下面。
17. 名词 古代盛酒的器具。《史记.卷八.高祖本纪》:「高祖奉玉卮,起为太上皇寿。」宋.苏轼〈南乡子.寒雀满疏篱〉词:「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
18. Tags:编码
19. 渗漏用的酒器。比喻利权外溢的漏洞。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20. 简体:卮
21. 瑶卮[ yáo zhī ]
22. 五笔编码 RGBV郑码编码 PDAY仓颉编码 HMSU四角编码 72212
23. 读音:zhī
24. 部首:㔾
25. 易曰。君子节?食。颐象传文。偁此说从卪之意。古多假节为卪。凡卮之属皆从卮。器皿,汉语词语,拼音是qì mǐn,指用以盛装物品的物件的总称。器皿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并做成各种形状,以满足不同的需求。泡茶器皿。
26. 笔画顺序:丿丿一乚
27. 喝西湖龙井等名绿茶,则选用无色透明玻璃杯最理想。品饮名绿茶和细嫩绿茶,无论使用何种茶杯,均宜小不宜大,否则,大热量容易使茶叶烫熟。
28. zhī
29. 进卮[ jìn zhī ]
30. 古代茶之器皿很多,陆羽《茶经》里列举了煮茶和饮茶的29种器皿,如今的茶具已无取水用具、煮水用具等,通常是指茶壶、茶杯、茶碗、茶盘、茶盅、茶托等饮茶用具。东北、华北一带,大多数人喜喝花茶,一般常用较大的瓷壶泡茶,然后斟入瓷杯饮用。
31. 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