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zhēng,zhǐ,zhēng,zhèng,笔画:9,繁体:徵,新字义解释:征召、征伐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8-14 19:06 3


在汉字的世界里,每一个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正如“征字多音”的奇妙现象,zhēng、zhèng、zhěng、zhàng,这些读音虽异,却同根同源。而“笔”字,则以其独特的造型,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情感。繁体字“征”的书写,如同征途漫漫,寓意着征召与征伐的古老意义。在新的语境中,它又衍生出“征”的引申义——征询与征询。本文将带领您走进汉字的海洋,探寻“征”字的多重释义。

1. 简体:徵

2. 笔画顺序:丿丿丨丨㇄丨一一一丨一丿一丿乀

3. 读音:zhēng,zhǐ

4. 动词 召集。【组词】:「徵兵」。《史记.卷一.五帝本纪》:「于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5. 笔画数:15画

6. 组词:拒绝、 抗拒、 拒付、 峻拒、 抵拒、 拒守、 拒斥、 拒霜、 推拒、 拒战、 排拒、 钩拒、 拒命、 格拒、 拒敌、 螳拒、 拒止、 拒斧、 旅拒、 阻拒、 左拒、 后拒、 拒地、 婉拒、 九拒、 前拒、 欺拒、 拒理、 亢拒、 拒阸

7. 组词:抄写、 摘抄、 抄袭、 抄手、 抄送、 抄家、 抄报、 查抄、 抄本、 包抄、 照抄、 抄录、 抄件、 诗抄、 抄查、 兜抄、 传抄、 抄道、 抄夺、 发抄、 小抄、 抄书、 誊抄、 抄掠、 集抄、 抄造、 邸抄、 抄截、 抄斩、 抄稿

8. 动词 公开寻求、招请。【组词】:「徵婚」、「徵文」、「诚徵女工」。

9. 动词 验证、证明。《论语.八佾》:「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10. 徵士,徵实,徵羽之操

11. 统一码:795f笔顺编号:5225211234笔顺读写:折竖竖折竖横横竖撇捺,祟的笔顺フ丨丨フ丨一一丨ノ丶。

12. 组词:召开、 召集、 号召、 感召、 征召、 召幸、 召庙、 呼召、 方召、 传召、 周召、 徵召、 辟召、 召对、 奉召、 召祸、 点召、 召试、 召命、 吕召、 召引、 召杜、 召棠、 召号、 召拜、 召置、 召辟、 摄召、 召租、 启召

13. 部首:彳

14. 组词:故宫、 迷宫、 宫殿、 天宫、 宫阙、 宫绦、 幽宫、 宫刑、 后宫、 白宫、 东宫、 南宫、 龙宫、 地宫、 月宫、 宫廷、 宫灯、 梵宫、 冷宫、 逼宫、 西宫、 行宫、 宫娥、 蟾宫、 正宫、 宫调、 泮宫、 寝宫、 宫掖、 马宫、

15. 祟,汉语一级字,读作祟,其本义为鬼神制造的灾祸。

16. zhǐ

17. 组词:大臣、 佞臣、 奸臣、 权臣、 臣服、 乱臣、 功臣、 贰臣、 臣民、 臣子、 内臣、 称臣、 幸臣、 仆臣、 竖臣、 用臣、 弄臣、 臣妾、 微臣、 逆臣、 墨臣、 君臣、 虎臣、 宠臣、 诤臣、 汉臣、 使臣、 嬖臣、 谏臣、 孤臣

18. 祟字读 [suì]

19. 《唐韵》《集韵》《韵会》虽遂切,音粹。《说文》神祸也。《徐曰》祸者,人之所召,神因而附之。祟者,神自出之以警人。《左传·昭元年》实沈台骀为祟。又《哀六年》河为祟。《前汉·江充传》祟在巫蛊。《师古注》祸咎之徵,鬼神所以示人也。故从出从示。

20. 动词 课取、收取。【组词】:「徵税」。《周礼.地官.闾师》:「以岁时徵野之贡赋。」《左传.昭公二十年》:「布常无艺,徵敛无度。」

21. 五笔编码 TMGT郑码编码 OICM仓颉编码 HOUGK四角编码 28240

22. 繁体部首:示部,汉字是否常用:否,汉字五行:金,吉凶寓意:中,姓名学:自信,魅力,内敛之意,字体结构:上下。

23. 祟:会意。从示,从出。示,与鬼神有关。表示鬼魅出来作怪。本义:鬼神制造的灾祸。

24. 组词:会议、 商议、 建议、 提议、 异议、 刍议、 决议、 附议、 抗议、 议员、 议会、 倡议、 复议、 动议、 议长、 议价、 议题、 清议、 评议、 面议、 訾议、 参议、 和议、 物议、 议院、 议和、 创议、 议定、 议事、 计议

25. 繁体:徵

26. 拼音:zhào shào

27. 组词:允诺、 许诺、 践诺、 然诺、 应诺、 夙诺、 宿诺、 鸣诺、 诺诺、 卡诺、 唯诺、 诺龙、 诺金、 心诺、 必诺、 诺苏、 慨诺、 诺唯、 领诺、 轻诺、 大诺、 诺仕、 重诺、 敬诺、 谨诺、 诺皋、 声诺、 同诺、 期诺、 诺藤

28. 崇:表示高、终了等含义;也做地名,传为夏禹之父鲧所封之地;崇也是姓氏之一。

29. 动词 责问、询问。【组词】:「徵询意见」。《左传.僖公四年》:「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九上.滇游日记十》:「即徵其地名,据云:为凤田总府庄。」

30. 祟:原指鬼怪或鬼怪害人,借指不正当的行动。

31. 读音:

32. 组词:荆条、 识荆、 负荆、 荆草、 荆芥、 荆楚、 黄荆、 荆山、 问荆、 荆高、 荆花、 荆歌、 荆钗、 荆榛、 山荆、 荆蛮、 荆聂、 荆扉、 荆杞、 柴荆、 披荆、 荆关、 荆巫、 楚荆、 荆妻、 荆玉、 蛮荆、 荆人、 布荆、 荆台

33. 组词:羞怯、 怯弱、 卑怯、 怯懦、 露怯、 畏怯、 怯生、 胆怯、 庸怯、 孤怯、 轻怯、 瘦怯、 驽怯、 怯怯、 怯夫、 懦怯、 退怯、 心怯、 怯口、 怯惧、 怯色、 惧怯、 恇怯、 痨怯、 娇怯、 馁怯、 怯症、 怯馁、 愚怯、 怯场

34. 五笔:BMFI仓颉:UUMMF郑码:ZIZB中文电码:4378区位码:4378四角号码:22901。

35. 徵

36. 名词 古代五音之一。用来表示音调高低的词。相当于西乐音阶中的 sol。《周礼.春官.大师》:「皆文之以五声:宫、商、角、徵、羽。」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五音者,宫、商、角、徵、羽。」

37. 寡人不祥,被于宗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战国策·齐策》

38. 组词:典雅、 典礼、 典范、 经典、 字典、 典型、 词典、 恩典、 典故、 典当、 药典、 宝典、 庆典、 用典、 盛典、 典籍、 出典、 佛典、 大典、 典押、 事典、 操典、 释典、 典质、 典列、 简典、 典式、 禁典、 通典、 圣典

39. 简体部首:示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10画,造字法:会意:从示、从出可拆字为“出示”。

40. 名词 姓。如三国时吴国有徵崇。

41. 名词 预兆、迹象。【组词】:「吉徵」、「凶徵」。《史记.卷四.周本纪》:「夫国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国之徵也。」

42. 部首:示部,部外笔画:5画,总笔画:10画,康熙字典:祟(10画)。

43. 组词:犯罪、 罪恶、 罪孽、 赔罪、 罪愆、 原罪、 罪人、 罪犯、 定罪、 得罪、 罪证、 罪过、 罪案、 谢罪、 开罪、 罪名、 受罪、 顶罪、 罪状、 免罪、 罪魁、 请罪、 伏罪、 告罪、 归罪、 畏罪、 遭罪、 罪责、 治罪、 负罪

44. zhēng

45. 祸祟(灾祸);祟书(迷信者认为,人害病是鬼神作祟,而且鬼神何日何时作祟,可在书上查出,此书称为“祟书”);祟恶(指鬼神所作祸害)。

46. Tags:组词动词编码

47. 会意。从示,从出。示,与鬼神有关。表示鬼魅出来作怪。本义:鬼神制造的灾祸。

48. 组词:奉献、 文献、 献身、 捐献、 献媚、 献花、 呈献、 献礼、 献策、 进献、 献丑、 敬献、 献宝、 芹献、 献艺、 献技、 献疑、 献旗、 献映、 计献、 献血、 献祭、 献陵、 献上、 供献、 献替、 礼献、 献鸠、 谨献、 祭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