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紂”读yāo,繁体字,笔画多,古汉字,暴君商纣王。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8-14 18:33 2


在古老的东方,有一位名叫“缥缈”的书法大师。他的墨迹如同繁花般绚烂,笔力遒劲,每一笔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意境。他的汉字,古朴而充满力量,犹如古战场的雄狮,气势磅礴。而他的画作,更是多采多姿,每一幅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世界。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缥缈的名字,如同商纣王的威名,流传千古。

1. 庙号:庙号与谥号都是在帝王死后才有的。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一个庙室,供后人祭祀,并取一个名号,这就是庙号。庙号起源于商代,秦王朝短命,没有庙号。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庙号,一般是那些具有杰出贡献的帝王,后人才会为其立庙供奉,才有庙号。自汉以后,庙号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不成文规则,一般开国者大多称太祖、高祖或世祖,以后的称太宗、高宗、世宗、英宗、中宗等。 谥号:古代帝王死后,后继者往往要同大臣们共同讨论,根据其生前品行,给予一种特殊的称号,这就是谥号。谥号起于周初,谥号以褒扬的字眼为主。秦朝始皇帝废除谥法,汉朝又恢复了谥法,谥号开始的时候只有帝王有,后来一些帝王会赐予一些有过突出贡献的死去的大臣以谥号。谥号大体可分为美谥、恶谥、悯谥三大类。美谥有文、武、景、明、惠、平等,恶谥有灵、炀、厉、幽等,悯谥有哀、怀、愍等。 年号:年号是帝王活着的时候就有的,有的皇帝只用一个年号,所以年号也有指称皇帝的作用。年号起始于汉武帝时候,他把自己即位的这一年称建元元年,自此开始到清宣统三年两千多年间,除了一些短命皇帝或在位时间很短的以外,每一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年号。而且无论是统一政权,还是割据政权,无论是农民起义政权还是少数民族政权,一旦称王称帝,都要建立年号。就连只做了83天皇帝的袁世凯也有一个“洪宪”的年号。有的皇帝一生中会用几个年号,变换年号叫改元,汉武帝在位54年,改元10次,武则天在位21年,改元16次,晋惠帝在公元304年一年中用了四个年号。年号一般是两个字,也有少数三四个的,最长的年号有六个字,帝王在挑选年号的用字时只会选用一些吉利字眼,因此历史上出现了大量重复使用的年号。明清之际的皇帝都只用一个年号,如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只用一个“万历”年号,清圣祖玄烨在位61年,只用“康熙”年号,这样年号就成了明清帝王的一个别名。 简单来说: 帝号就是所谓的年号,是一个皇帝在世时为了纪年而设置的。 谥号就是皇帝死后后来者根据他在世时的所做所为而给的一个称号。 庙号就是一个皇帝在太庙中的牌位号。 《说文》这样解释:“谥,行之迹也。”也就是说,根据死者的生平事迹表达褒贬之意,所谓“劝善戒恶”。 其中有褒扬的,比如:民无能名曰神,经天纬地曰文,克定祸乱曰武,博闻多能曰宪,等等; 有批评的,比如: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动祭乱常曰幽,等等; 有表示同情的,比如: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逢难曰愍,年中早夭曰悼,短折不成曰殇,等等。 《古代皇帝谥号之解》 諡(亦作謚) 號,就是王、公、卿、大夫( 自漢代起則是皇帝、大臣、親貴、士大夫) 死後依其生前事跡給予的稱號。按傳統說法,諡號起始於周,比廟號要早八百年,而諡的範圍也不限於帝王。 商代亡國之君是紂王。紂王姓子名辛,《史記.殷不紀》說: 「帝乙崩,子辛立,是為帝辛,天下謂之紂。」在「辛」前加一「帝」字,是後人敘史時加添的,並非諡號; 「紂」可能是同人給他的惡諡。周代有諡,則確鑿無疑,第一代周王姬發諡武,史稱周武王: 武王之父姬昌雖未開創周朝,但武王追尊為王、加諡日文,稱周文王。秦朝曾經廢諡號。秦始皇認為,讓諡是以子( 嗣皇帝)議父( 先帝)、以臣議君; 下議上就是不敬,所以秦朝皇帝無諡號( 亦無廟號) ,對大臣也不賜諡。及至漢初又恢復諡法。先帝下葬前由禮官議諡,嗣皇帝定諡。漢代標榜「以孝治天下」,自惠帝起,諸帝諡號都有「孝」字,稱孝惠帝、孝文帝、孝景帝等。史家敘史作省稱,或略去「孝」字,或略去「帝」字,例如「孝惠」、「惠帝」。廟號、諡號連稱時,廟號在前、諡號在後。例如漢武帝的全稱是「世宗孝武皇帝」。諡號最初用一個字,後來有兩個字的,例如戰國時趙武靈王、魏安釐( 僖)王,還有三個字的,例如貞惠文子; 後世又有增字,甚至多至一長句的。 諡號含有褒貶之意,最高的褒揚就是文、武,還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 厲、幽、暢都是貶字,沖、殤、愍、哀、悼等諡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貶意。 親貴、大臣死後賜諡,唐宋有議駁制度,即由太常博士議上,若名實不相符,給事中可以駁奏再議; 明清則由禮部擬諡,皇帝核定,禮部有時也會多擬幾個以備皇帝選擇。 帝王美諡無過於文、武,大臣之諡極於文正。明清的情況則較為特別,規定禮部奏請才能得諡。換句話說,獲得請諡者必是朝廷眷念憐惜之臣,其諡號自然沒有貶意,只不過讚美程度有輕重之別。 最後,一個頗有趣的問題是,歷代失政的帝王、失國者是否惡諡隨身呢 答案又未必。失政者亦有得美諡的,除了正式的諡號外,也有私諡。私諡始於漢。私諡不出於朝廷,而由門人、故吏為著名文士學者所立, 民无能名曰神 靖民则法曰皇 化合神者曰皇 德象天地曰帝 德合天者曰帝 仁义所往曰王 立志及觽曰公 执应八方曰侯 赏庆刑威曰君 从之成髃曰君 扬善赋简曰圣 敬宾厚礼曰圣 照临四方曰明 谮诉不行曰明 果虑果远曰明 经纬天地曰文 道德博闻曰文 学勤好问曰文 慈惠爱民曰文 愍民惠礼曰文 赐民爵位曰文 绥柔士民曰德 谏争不威曰德刚强直理曰武 威强敌德曰武 克定祸乱曰武 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 安民立政曰成 渊源流通曰康 温柔好乐曰康 安乐抚民曰康 合民安乐曰康 布德执义曰穆 中情见貌曰穆容仪恭美曰昭 昭德有劳曰昭 圣闻周达曰昭 治而无眚曰平执事有制曰平 布纲治纪曰平 克定祸乱曰平 由义而济曰景耆意大虑曰景 布义行刚曰景 清白守节曰贞 大虑克就曰贞不隐无屈曰贞 辟土服远曰桓 克敬动民曰桓 辟土兼国曰桓 能思辩觽曰元 行义说民曰元 始建国都曰元 主义行德曰元圣善周闻曰宣 兵甲亟作曰庄 叡圉克服曰庄 胜敌志强曰庄 死于原野曰庄 屡征杀伐曰庄 武而不遂曰庄 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 夙夜警戒曰敬 合善典法曰敬 刚德克就曰肃 执心决断曰肃 不生其国曰声 爱民好治曰戴 典礼不愆曰戴 未家短折曰伤 短折不成曰殇 隐拂不成曰隐 不显尸国曰隐 见美坚长曰隐 官人应实曰知 肆行劳祀曰悼 年中早夭曰悼 恐惧从处曰悼 凶年无谷曰荒 外内从乱曰荒 好乐怠政曰荒 在国遭忧曰愍 在国逢傦曰愍 祸乱方作曰愍 使民悲伤曰愍贞心大度曰匡 德正应和曰莫 施勤无私曰类 啬于赐与曰爱 危身奉上曰忠 克威捷行曰魏 克威惠礼曰魏 教诲不倦曰长 肇敏行成曰直 疏远继位曰绍 好廉自克曰节 好更改旧曰易 爱民在刑曰克 一德不懈曰简 平易不訾曰简 尊贤贵义曰恭 敬事供上曰恭 尊贤敬让曰恭 既过能改曰恭 执事坚固曰恭爱民长弟曰恭 执礼御宾曰恭 芘亲之阙曰恭 尊贤让善曰恭 威仪悉备曰钦 大虑静民曰定 纯行不爽曰定 安民大虑曰定 安民法古曰定 辟地有德曰襄 甲冑有劳曰襄 小心畏忌曰僖 质渊受谏曰厘 有罚而还曰厘 温柔贤善曰懿 心能制义曰度聪明叡哲曰献 知质有圣曰献 五宗安之曰孝 慈惠爱亲曰孝秉德不回曰孝 协时肇享曰孝 执心克庄曰齐 资辅共就曰齐甄心动惧曰顷 敏以敬慎曰顷 柔德安觽曰靖 恭己鲜言曰靖宽乐令终曰靖 威德刚武曰圉 弥年寿考曰胡 保民耆艾曰胡 追补前过曰刚 猛以刚果曰威 猛以强果曰威 强义执正曰威 治典不杀曰祁 大虑行节曰考 治民克尽曰使 好和不争曰安 道德纯一曰思 大省兆民曰思 外内思索曰思 追悔前过曰思行见中外曰悫 状古述今曰誉 昭功宁民曰商 克杀秉政曰夷 安心好静曰夷 执义扬善曰怀 慈仁短折曰怀 述义不克曰丁 有功安民曰烈 秉德尊业曰烈 刚克为伐曰翼 思虑深远曰翼外内贞复曰白 不勤成名曰灵 死而志成曰灵 死见神能曰灵 乱而不损曰灵 好祭鬼怪曰灵 极知鬼神曰灵 杀戮无辜曰厉愎很遂过曰刺 不思忘爱曰刺蚤孤短折曰哀 恭仁短折曰哀好变动民曰躁 不悔前过曰戾 怙威肆行曰丑 壅遏不通曰幽 蚤孤铺位曰幽 动祭乱常曰幽 柔质受谏曰慧 名实不爽曰质温良好乐曰良 慈和篃服曰顺 柔贤慈惠曰顺 博闻多能曰宪 满志多穷曰惑 思虑不爽曰厚 好内远礼曰炀 去礼远觽曰炀 内外宾服曰正 彰义揜过曰坚 华言无实曰夸 逆天虐民曰抗 名与实爽曰缪 择善而从曰比

2. 名词 勒在马臀上的皮带。《说文解字.糸部》:「纣,马緧也。」

3. 简体:紂

4. 名词 人名。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5. 笔画数:9画

6. 部首:糹

7. Tags:解释名词

8. 商汤 在位30年 商汤,姓子名汤。商的祖先契助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地,商汤时建都于亳。他任用仲虺和伊尹为相,逐渐强大起来,又有夏桀残暴无道,民怨沸腾,遂起兵征讨夏,大败夏军,建立商朝。建国后又修《汤刑》,《明居》等法,比较关心民命。商汤即位17年践天子位,为天子13年崩。 外丙 在位3年 外丙,商汤的儿子,在位3年卒。 仲壬 在位4年 仲壬,商汤子,外丙的弟弟,商王世袭是先弟后子,仲壬在位4年卒。 太甲 在位33年 太甲,商汤长孙,太丁的儿子。即位初,因“颠覆汤之典刑”,被伊尹放逐于桐宫,三年后改过复立,成为有成之君。这就是“桐宫悔过”的故事。 沃丁 在位29年 沃丁,太甲的儿子。沃丁在位29年。 太庚 在位25年 太庚,太甲子,沃丁弟。 小甲 在位36年 小甲,太庚子。 雍己 在位12年 雍己,小甲弟。商朝开始衰弱。 太戊 在位75年 太戊,雍己弟。太戊勤政修德,治国抚民,颇有振作。 仲丁 在位11年 仲丁,太戊子,即位后迁都于嚣。 外壬 在位15年 外壬,仲丁弟,太戊子。 河亶甲 在位9年 河亶甲,太戊子,外壬弟,迁都于相。 祖乙 在位19年 祖乙,河亶甲子,即位后迁都于庇,商朝的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朝又兴盛起来。 祖辛 在位16年 祖辛,祖乙子,在位16年。 沃甲 在位20年 沃甲,祖乙子,祖辛弟。 祖丁 在位32年 祖丁,祖辛子。 南庚 在位29年 南庚,沃甲子,南庚迁都于奄。 阳甲 在位7年 阳甲,祖丁子。“帝阳甲时,殷衰”。 盘庚 在位28年 盘庚,祖丁子,阳甲弟。盘庚迁都于殷,商朝自此称殷商。迁都后,社会经济得到较大发展,殷都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 小辛 在位21年 小辛,祖丁子,盘庚弟。商复衰。 小乙 在位21年 小乙,祖丁子,小辛弟。 武丁 在位59年 武丁,小乙子。武丁是盘庚以后最好的国王,政治改善,商朝复兴,他还击败四方入侵,商朝威镇四方。 祖庚 在位7年 祖庚,武丁子。 祖甲 在位33年 祖甲,武丁子,祖庚弟。 廪辛 在位6年 廪辛,祖甲子。 庚丁 在位6年 庚丁,祖甲子,廪辛弟。 武乙 在位4年 武乙,庚丁的儿子。他在位4年被雷电击死。 太丁 在位3年 太丁,武乙子。他在位时,周侯季历声威较镇,太丁忌惮,杀之。 帝乙 在位37年 帝乙,太丁子。帝乙时,商朝更加衰弱。以和亲的方式与姬昌媾和。 商纣 在位33年 商纣,姓子名辛,一名受,古音受,纣相同,帝乙子。商纣为人聪颖,膂力过人。曾大举攻伐东夷,取得胜利,为中原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贡献。但商纣为人残暴,且好色无比。宠幸妲己,酷刑于民,大修宫舍,民不聊生。而此时西方周逐渐强大,终于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商亡。商纣与夏桀也成为了暴君的代名词——“桀纣之君”。

9. 读音:zhòu

10. 读音:

11. 紂

12. 笔画顺序:

13. 无

14. 商君者,卫之诸庶孽公子也,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鞅少好刑名 之学,事魏相公叔座为中庶子。公叔座知其贤,未及进。会座病,魏惠王亲往问 病,曰:“公叔病有如不可讳,将柰社稷何?”公叔曰:“座之中庶子公孙鞅, 年虽少,有奇才,愿王举国而听之。”王嘿然。王且去,座屏人言曰:“王即不 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王许诺而去。公叔座召鞅谢曰:“今者王问可以 为相者,我言若,王色不许我。我方先君后臣,因谓王即弗用鞅,当杀之。王许 我。汝可疾去矣,且见禽。”鞅曰:“彼王不能用君之言任臣,又安能用君之言 杀臣乎?”卒不去。惠王既去,而谓左右曰:“公叔病甚,悲乎,欲令寡人以国 听公孙鞅也,岂不悖哉!” 公叔既死,公孙鞅闻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将修缪公之业,东复侵地,乃 遂西入秦,因孝公宠臣景监以求见孝公。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 弗听。罢而孝公怒景监曰:“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景监以让卫鞅。卫鞅 曰:“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后五日,复求见鞅。鞅复见孝公,益愈, 然而未中旨。罢而孝公复让景监,景监亦让鞅。鞅曰:“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 请复见鞅。”鞅复见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罢而去。孝公谓景监曰:“汝客 善,可与语矣。”鞅曰:“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诚复见我,我知之矣。” 卫鞅复见孝公。公与语,不自知厀之前於席也。语数日不厌。景监曰:“子何以 中吾君?吾君之驩甚也。”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 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 故吾以彊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於殷周矣。” 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於世;有独知之虑者,必见敖於民。愚者闇於成事, 知者见於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於俗,成大功者不谋於 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彊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孝公曰:“善。” 甘龙曰:“不然。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 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卫鞅曰:“龙之所言,世俗之言也。常人安於故 俗,学者溺於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於法之外也。三代不同礼 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杜挚 曰:“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 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 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 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 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 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 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 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令行於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於是太子犯法。卫鞅曰: “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 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 家给人足。民勇於公战,怯於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卫鞅曰“此皆乱化之民也”,尽迁之於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 於是以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降之。居三年,作为筑冀阙宫庭於咸阳, 秦自雍徙都之。而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 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行之四年,公子虔 复犯约,劓之。居五年,秦人富彊,天子致胙於孝公,诸侯毕贺。 其明年,齐败魏兵於马陵,虏其太子申,杀将军庞涓。其明年,卫鞅说孝公 曰:“秦之与魏,譬若人之有腹心疾,非魏并秦,秦即并魏。何者?魏居领阨 之西,都安邑,与秦界河而独擅山东之利。利则西侵秦,病则东收地。今以君之 贤圣,国赖以盛。而魏往年大破於齐,诸侯畔之,可因此时伐魏。魏不支秦,必 东徙。东徙,秦据河山之固,东乡以制诸侯,此帝王之业也。”孝公以为然,使 卫鞅将而伐魏。魏使公子卬将而击之。军既相距,卫鞅遗魏将公子卬书曰:“吾 始与公子驩,今俱为两国将,不忍相攻,可与公子面相见,盟,乐饮而罢兵,以 安秦魏。”魏公子卬以为然。会盟已,饮,而卫鞅伏甲士而袭虏魏公子卬,因攻 其军,尽破之以归秦。魏惠王兵数破於齐秦,国内空,日以削,恐,乃使使割河 西之地献於秦以和。而魏遂去安邑,徙都大梁。梁惠王曰:“寡人恨不用公叔座 之言也。”卫鞅既破魏还,秦封之於、商十五邑,号为商君。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赵良见商君。商君曰:“鞅之得见也, 从孟兰皋,今鞅请得交,可乎?”赵良曰:“仆弗敢愿也。孔丘有言曰:‘推贤 而戴者进,聚不肖而王者退。’仆不肖,故不敢受命。仆闻之曰:‘非其位而居 之曰贪位,非其名而有之曰贪名。’仆听君之义,则恐仆贪位贪名也。故不敢闻 命。”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赵良曰:“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 胜之谓彊。虞舜有言曰:‘自卑也尚矣。’君不若道虞舜之道,无为问仆矣。” 商君曰:“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 别,大筑冀阙,营如鲁卫矣。子观我治秦也,孰与五羖大夫贤?”赵良曰:“千 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武王谔谔以昌,殷纣墨 墨以亡。君若不非武王乎,则仆请终日正言而无诛,可乎?”商君曰:“语有之 矣,貌言华也,至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夫子果肯终日正言,鞅之药也。 鞅将事子,子又何辞焉!”赵良曰:“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 而愿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 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相秦六七年,而东伐郑,三置晋国之君,一救 荆国之祸。发教封内,而巴人致贡;施德诸侯,而八戎来服。由余闻之,款关请 见。五羖大夫之相秦也,劳不坐乘,暑不张盖,行於国中,不从车乘,不操干戈, 功名藏於府库,德行施於后世。五羖大夫死,秦国男女流涕,童子不歌谣,舂者 不相杵。此五羖大夫之德也。今君之见秦王也,因嬖人景监以为主,非所以为名 也。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刑黥太子之师傅,残伤民 以骏刑,是积怨畜祸也。教之化民也深於命,民之效上也捷於令。今君又左建外 易,非所以为教也。君又南面而称寡人,日绳秦之贵公子。诗曰:‘相鼠有体, 人而无礼,人而无礼,何不遄死。’以诗观之,非所以为寿也。公子虔杜门不出 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懽而黥公孙贾。诗曰:‘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此数事 者,非所以得人也。君之出也,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 矛而操闟戟者旁车而趋。此一物不具,君固不出。书曰:‘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则何不归十五都,灌园於鄙,劝秦王显岩穴 之士,养老存孤,敬父兄,序有功,尊有德,可以少安。君尚将贪商於之富,宠 秦国之教,畜百姓之怨,秦王一旦捐宾客而不立朝,秦国之所以收君者,岂其微 哉?亡可翘足而待。”商君弗从。 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 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 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 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彊而贼入魏,弗归, 不可。”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 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 之家。 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 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 明商君之少恩矣。余尝读商君开塞耕战书,与其人行事相类。卒受恶名於秦,有 以也夫!

15. zhòu

16. 繁体:紂

17. 五笔编码 x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