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古同“跂”,脚跟向上。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8-14 18:30 3


在喧嚣的都市中,一场别开生面的“跑音”盛宴悄然上演。十一幅生动的画作,将纷繁的音符化作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古同音“跑”与“跃”,仿佛脚下的步伐,随着音乐的节奏,一同向上跳跃。

1. 简体:趑

2. 繁体:趑

3. 读音:zī

4. 部首:走

5. 笔画数:13画

6. 笔画顺序:一丨一丨一丿乀丶㇀丿㇇丿丶

7. 趑

8. 读音:

9. zī

10. 参见「趑趄」条。

11. 五笔编码 FHUW郑码编码 BOTR仓颉编码 GOIMO四角编码 47808

12. 趑趄不前、趑趄、趑趄嗫嚅、趑雎、趑趑、趑且

13. 趑趄不前、趑趄嗫嚅

14. Tags:编码仓颉

15. [walk with difficulty]∶行走困难 (

16. [hesitate to advance]∶亦作“趑且”、趦趄。想前进又 不敢 前进。 形容 疑惧不决, 犹豫 观望;趑趑(欲进又退、 小心翼翼 的样子) 一人荷锄,万夫趑趄。——张载 《剑阁铭》 (

17. [carefully flatter]∶小心趋奉 彼则趑趄于卿士之门,我则 婆娑 于圣贤之域。——皇浦湜 《谕业》 (

18. [harass]∶ 骚扰 陈顼 因循 伪业,自擅 金陵 ,屡遣丑徒,趑趄江北。—— 《隋书》 详细解释 亦作“ 趑且 ”。亦作“趦趄”。1相前进又不敢前进。形容疑惧不决,犹豫观望。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五》 :“ 《易》 曰:‘臀无肤,其行赼趄。’”一本作“趦趄”;今本 《易·夬》 作“次且”。 《文选·张载<剑阁铭>》 :“一人荷戟,万夫趑趄。” 李善 注:“一夫挥戟,万人不得进。 《广雅》 曰:‘趑趄,难行也。’” 《资治通鉴·陈文帝天嘉三年》 :“帝徵 江州 刺史 周迪 出镇 湓城 ,又徵其子入朝。 迪 趑且顾望,并不至。” 清 沉复 《 浮生 六记· 坎坷 记愁》 :“至甲子三月接 青君 信,知吾父有病,即欲归 苏 ,又恐触旧忿。正趑趄观望间,复接 青君 信,始痛悉吾父 业已 辞世。” 茅盾 《 青年 苦闷 的分析》 :“你 自然 得小心,但不可不放开脚步走上前去,不容趑趄!” (

19. 形容 踌躇 不定,怀有二心。 《三国志·蜀志·张裔传》 :“乃以 裔 为 益州 太守,径往至郡。 闓 遂趦趄不宾,假鬼教曰:‘ 张府君 如瓠壶,外虽泽而内实麤,不足杀,令缚与 吴 。’於是遂送 裔 於 权 。” 唐 沉亚之 《省试策三道之二》 :“极绥怀之仁,网开三面,武引七德,而鼠盗蜂结,趑趄未宾,忠臣义士,有以愤激。” 宋 司马 光 《冯太尉谥勤威议》 :“昔者 晋 人不恭,敢距大邦,负固阻兵,趑趄不庭, 太宗 征之,霆骇风趋,狐狼之墟,化为乐都。” (

20. 滞留; 盘桓 。 唐 柳宗元 《答韦珩示韩愈相推以文墨事书》 :“且 足下 志气 高,好读 《南北史》 书,通国朝事。穿穴古今,后来 无能 和。而仆稚騃,卒 无所 为,但趑趄文墨笔砚浅事。” 明 唐顺之 《游塘候巡公》 诗 之

21. :“公门几岁罢趦趄,俯仰衡茅每 晏如 。” (

22. 见“ 趑雎 ”。

23. 趑的解释 趑 ī 〔趑趄〕a.行走困难;b.想前进又不敢前进,如“趑趑不前”。 部首 :走; 趄的解释 趄 è 〔 趔趄 〕见“ 倾斜:趄坡。趄着身子。趔”。 趄 ū 〔趑趄〕见“ 部首:走; 趑”。 部首:走。

24. 亦作“趦趄嗫嚅”。欲进又退, 欲言又止 。 形容 奴颜婢膝,畏缩不前的样子。语本 唐 韩愈 《送李愿归盘谷序》 :“ 伺候 於公卿之门,奔走於 形势 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秽污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徼幸於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於 为人 贤 不肖 何如 也?” 明 方孝孺 《游峨嵋》 诗:“肯效趑趄嗫嚅徼名势,坐令 尘土 凋朱颜。” 清 陈梦雷 《绝交书》 :“年兄入都,遂趦趄嗫嚅,竟负 将军 都统面约之言。” 梁启超 《 中国 积弱溯源论》 第二节:“苟躬历其境,见其昏暮乞怜之态,与其趦趄嗫嚅之形,恐非徒怵惕而有不慊於心,更必且赧怍而不忍挂诸齿。”

25. 趑趄的解释 ∶行走困难 ∶亦作“趑且”、趦趄。想前进又 不敢 前进。形容疑惧不决, 犹豫 观望;趑趑欲进又退、 小心翼翼 的样子一人荷锄,万夫趑趄。——张载《剑阁铭》 ∶小心趋奉彼则趑趄于卿士之门,我则 婆娑 于圣贤之域。—— 嗫嚅的解释 想说而又 吞吞吐吐 不敢说出来口将言而嗫嚅。;;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详细解释 窃窃私语 貌。《楚辞·东 方朔 <七谏·怨世>》:“改前圣之 法度 兮,喜嗫嚅而妄作。” 王逸 注:“嗫嚅,小语谋私貌也。”欲言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