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8-14 16:46 3

1. 注音:ㄅㄠ ㄅ一ㄢˇ
2. 释义:对错误的思想、言论或行为做系统的分析,加以否定;亦指分析判别,评论好坏。
3. Tags:组词动词
4. 贬值、褒贬、贬低、贬斥、贬谪、贬义、贬职、贬黜、贬义词、贬抑、贬责、贬官、贬词、一字褒贬、褒善贬恶、货币贬值、寓贬于褒、褒贬不一、削衣贬食、示贬于褒、褒贬分明、褒贬与夺、不置褒贬、笔削褒贬、明褒暗贬、贬颜、自贬、抑贬、贬窜、诃贬、贬讥、贬剥、贬食、贬诎、贬戮、贬异、贬匿、贬毁、贬约、贬易
5. 动词 降低、减少。【组词】:「贬值」、「自贬身价」。《左传.僖公二十一年》:「贬食省用,务穑劝分。」
6. 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评价,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7. _贬_贬,bāobiǎnㄅㄠㄅㄧㄢˇ,意思是赞扬或贬低。
8. 我们在褒贬古代作家、作品的时侯,不能脱离开当时的社会背景。
9.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党锢传·范滂》:“君为人臣,不惟忠国,而共造部党,自相褒举,评论朝廷。”
10. 出处:金 ·牛本寂 《少林寺西堂法和塔铭》:“评论先代是非,批判未了公案。”
11. 五笔编码 MTPY郑码编码 LOMW仓颉编码 BOHIO四角编码 72832
12. 动词 指出缺点,给予低微的评价。与「褒」相对而言。《新唐书.卷一三九.房琯传.赞曰》:「唐名儒多言琯德器,有王佐材,而史载行事,亦少贬矣。」宋.王禹偁〈对雪〉诗:「褒贬无一词,岂得为良史?」
13. 褒贬[ bāo biǎn ]
14. 动词 官员降级任用。《孟子.告子下》:「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唐.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15. _贬的结构是:_(上中下结构)贬(左右结构)。拼音是:bāobiǎn。
16. 拼音:bāo biǎn
17. _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18. 翻译:你作为臣子,不把忠于国家当成唯一,却结党营私,自我举荐,妄议朝廷。
19. 评论[ píng lùn ]
20. 释义:批评或议论;亦指批评或议论的文章。在报刊中包括社论、短评、述评、编者按等。
21. 1亦作"褒贬"。2赞扬或贬低。3批评;指责。
22. _贬的结构是:_(上中下结构)贬(左右结构)。
23. biǎn
24. 褒贬与夺一字褒贬大含细入褒善贬恶促膝谈心寓贬于褒_衣博带大公无私采善贬恶笔削褒贬
25. 我们不要在背后褒贬别人,这样做不利于团结。
26. 褒贬与夺词不达意褒善贬恶促膝谈心只词褒贬不置褒贬
27. 贬
28. 褒贬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赞扬和指责,借指评论好坏。
29. 部首:贝
30. 笔画数:8画
31. 朝气蓬勃的你史无前例的把一些褒贬不一的词组成井然有序的一句话,虽然有人不以为然然后你却倍儿欣慰。
32. 批判[ pī pàn ]
33. 亦作“褒贬”。赞扬或贬低。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威德所生》:“《春秋》采善不遗小,掇恶不遗大,讳而不隐,罪而不忽,□□以是非,正理以褒贬。”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春秋》虽以一字为褒贬,然皆须数句以成言。”清曾国藩《<经史百家简编>序》:“梁世刘勰、钟_之徒,品藻诗文,褒贬前哲,其后或以丹黄,识别高下,於是有评点之学。”秦牧《<长河浪花集>序》:“虽然采取的是谈天说地、描绘山川、辨析名物的方式,这里面,实际上也都寄寓着对人物褒贬的命意。”批评;指责。明李贽《复麻城人书》:“此诗俗子辈视之便有褒贬,吾以为皆实语也,情可哀也。”《红楼梦》第十四回:“凤姐虽然如此之忙,只因素性好胜,惟恐落人褒贬,故费尽精神,筹划的十分整齐。”冰心《最后的安息》:“死丫头!你倒会背地里褒贬人,还怪我不拿你当人看待!”
34. 简体:贬
35. 读音:biǎn
36. 笔画顺序:丨フノ丶ノ丶フ丶
37. 清·袁枚《随园随笔·诸史》:“作史者只须据事直书,而其人之善恶自见,以己意定为奸臣、逆臣,原可不必,然既已分列其目,则褒贬自宜允当。”
38. 读音:
39. 动词 挖苦。【组词】:「他喜欢用话贬人家,常把人贬得一个子儿都不值。」
40. 繁体:貶
41. 一字褒贬、褒善贬恶、示贬于褒、削衣贬食、褒贬分明、笔削褒贬、不置褒贬、褒贬与夺、变褒为贬、削衣贬石
42. 翻译:议论前朝的是是非非,评判没没有了结的案件。
43. 写史书的人只需要根据事实直接记录就行,历史人物是善还是恶,读书的人可以有自己的判断,以写史书的人自己的意向定位奸臣和逆臣,大可不必,如果已经把任务归类了,那么批判好坏就需要适宜恰当。
44. 名词 对他人过失的批评。晋.范甯〈春秋谷梁传序〉:「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