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dǐng,拼音:dǐng,笔画:12画,繁体:鼎,字义:古代炊具,象征权力。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8-14 15:25 3


在古老的瓷器世界中,一只名为“甬”的神奇笔,书写着悠远的历史。它挥毫泼墨,绘就了十二幅生动的画卷,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强大的生命力。这里,我们即将开启一段探寻甬笔传奇的旅程。

1. 副词 方、正。《汉书.卷四八.贾谊传》:「天子春秋鼎盛,行义未过。」

2. 解释: 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3. 正当,正在:鼎盛。

4. 5喻三公、宰辅、重臣之位 。

5. Tags:名词编码组词

6. 读音:dǐng

7. 又如:鼎峙(比喻三方并峙,如鼎之三足);鼎铉(指鼎);鼎鼐(鼎、鼐均为古代炊具,用来调和五味,旧时用以比喻宰相治理国家)

8. 笔画数:12画

9. 名词 古代传国的宝器。相传夏禹铸九鼎以为传受帝位的重器。《左传.宣公三年》:「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周虽德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10.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鼎镬。

11.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12. 大名鼎鼎、钟鸣鼎食、一言九鼎、鼎鼎大名、三足鼎立、人声鼎沸、染指于鼎、列鼎而食、问鼎中原、笙歌鼎沸、尝鼎一脔、鼎鼎有名、五鼎万钟、山林钟鼎、商彝夏鼎、禁鼎一脔、钟鼎之家、金黎鼎盛、九鼎大吕、九鼎一丝、鼎鼐调和、鼎成龙升、群情鼎沸、鼎铛有耳、力能扛鼎、龙去鼎湖、调和鼎鼐、扛鼎之作、鱼游沸鼎、拔山举鼎、群情鼎沸、鼎铛有耳、夏鼎商彝、钟鼎山林、钟鸣鼎重、鼎折餗覆、匡鼎解颐、击钟鼎食、锺鸣鼎食、鼎足而居、钟鸣鼎列、问鼎轻重、鼎湖龙去、鼎足而三、天下鼎沸、鼎足三分、彝鼎圭璋、鼎食鸣锺、举鼎絶膑、潜图问鼎、负衡据鼎、三分鼎足、大烹五鼎、言重九鼎、函牛之鼎、鸣钟列鼎、鼎食钟鸣、刀锯鼎镬、鼎镬如饴、鼎折覆餗

13. 高门鼎贵。——晋· 左思《吴都赋》

14. 故事: 公元前290年,秦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王派平原君出使楚国求援,楚王犹豫不决,平原君的食客毛遂执剑上殿,为楚王分析时局,楚王这才派兵救赵。事后平原君称赞毛遂道: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15. 造句:《福布斯》杂志于本周三公布,美国著名投资大师、伯克郡-哈撒韦公司总裁沃伦·巴菲特取代其老友、微软集团创始人比尔·盖茨,问鼎全球首富。

16. 英文: solemn promise

17. dǐng

18. 名词 福建方言。指锅子。如称厨房为「鼎间」,称锅盖为「鼎盖」。

19. 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0. 出处: 《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21. 歇后语: 皇帝爷开金口

22. 简体:鼎

23. 灯谜: 最重的话语

24. 笔画顺序:丨フ一一一フ一ノ丨一丨フ

25. 名词 二一四部首之一。

26. 副词 鼎有三足,引申为三方并立。《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近者汉之衰末,三家鼎立。」《晋书.卷八七.武昭王李玄盛传》:「昔汉运将终,三国鼎峙,钧天之历,数锺皇晋。」

27. 一言九鼎的鼎是什么意思?——答: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

28. 读音:

29. 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说文》

30. 部首:鼎

31. 4指宰相 。

32. 五笔编码 HNDN郑码编码 LZNX仓颉编码 BUVML四角编码 22227

33. 名词 古代用来烹煮食物的金属器具。圆腹、三足两耳,亦有四足的方鼎。盛行于商、周时代。《说文解字.鼎部》:「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玉篇.鼎部》:「鼎,器也,所以熟食者。」

34. 名词 古代烹杀罪人的刑具。战国燕.燕丹〈与傅麴武书〉:「故有刎喉不顾,据鼎不避者,斯岂乐死而忘生哉,其心有所守也。」宋.文天祥〈正气歌〉:「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35. 鼎

36. 形容词 大。【组词】:「鼎言」、「鼎臣」、「大名鼎鼎」、「这件事情,我需要你的鼎力相助,才可能成功。」

37. 3三方并立的,如鼎足分立 。

38. 繁体:鼎

39. 又如:大名鼎鼎;鼎甲(豪门大族);鼎姓(豪族,大姓);鼎能(大才能。指能力超群;举世无匹);鼎族(巨族,豪门贵族)

40. 如:鼎辅(三公,宰辅);鼎司(三公的职位)

41. 大名鼎鼎、鼎鼐、钟鸣鼎食、一言九鼎、三足鼎立、鼎足、定鼎、钟鼎文、鼎鼎、问鼎、九鼎、鼎革、鼎盛、鼎峙、鼎助、人声鼎沸、拔山扛鼎、四海鼎沸、列鼎而食、问鼎中原、笙歌鼎沸、染指于鼎、革故鼎新、春秋鼎盛、牛鼎烹鸡、鼎力相助、鼎足而立、鼎足之势、力能扛鼎、鱼游沸鼎、调和鼎鼐、扛鼎之作、商彝周鼎、扛鼎抃牛、问鼎之心、负衡据鼎、大烹五鼎、彝鼎圭璋、潜图问鼎、刀锯鼎镬、匡鼎解颐、问鼎轻重、函牛之鼎、鼎镬如饴、击钟鼎食、负鼎之愿、三鼎甲、燃鼎、鼎濙、司鼎、鼎立推荐、鼎赐、鼎治、帷鼎、负鼎、髯鼎升遐、鼎餗、孔鼎、铸鼎象物、瓦棺篆鼎、折鼎覆餗、尝鼎一膏、天下鼎沸、毚鼎、举鼎绝膑、瓜分鼎峙、海内鼎沸、三分鼎立、九鼎一言、一语九鼎

42.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

43. 2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44. 1显贵 。

45. 拼音代码: yyjd

46. 用法: 作主语、谓语、定语;指重信用

47. 名词 比喻三公、宰相、重臣等高位。【组词】:「台鼎」、「鼎辅」。

48. 鼎新麾一举,革故法三章。——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

49. 如:问鼎;定鼎中原;鼎甲(科举考试殿试名列一甲);鼎命(帝王之位);鼎业(帝王的大业)

50. 拼音: yī yán jiǔ dǐ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