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8-14 00:05 1
“师恩难忘,梦想启航,毕业快乐!”
1. 当然复旦的这条片尾比东大好,深刻地表达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不忘记那些曾帮助过我们的人,及领导,及单位。崇敬之情,溢于言表。
2. 光晕走一走,镜头朝着太阳、树丛动一动,画面摇一摇,多用轨道绕着女主角转一转,特写恨不得推进老教授的皱纹里;
3. 参加「知乎盐 Club 2014」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陈兔虫的回答
4. E 婊远抄
5. 我很感念她的理解,我也不知道我骨子里是否如评论中某句话说的,“答主字里行间对母校的冷淡和不屑蕴含着剧烈的爱,低劣的抄袭只是枯黄的树叶,腐烂的树根才是症结所在。”
6. 所以根要是烂了,还围了一群人说“不准进来修葺”,真是没啥法子的感觉。
7. 我认识不少优秀的老师,有的一生书痴,已经去世,有的依然有着哲学王子的名号。
8. 复旦是一所上海的大学,这大抵是一所太上海的大学。
9. 至于官方这么愚蠢的回应,我也实在找不到理由不嘲笑。
10. 但为什么我们可以有《小时代》《何以笙箫默》之类PPT的摄影技术,
11. 却不多有《迷墙》《恰克与飞鸟》之类的 MV 宣传片呢?
12. “东大最后那句双关语,其实是对刻板印象做了一个巧妙的反击。因为东京大学一向被认为是培养政商传统名流精英的,高高在上,这个宣传片故意反其道以科学、工程、探险、人文、女性来做主题,以宇宙的“高”替代社会的“高”,这句话是一个非常棒的画龙点睛。”
13. 那时候的高中博客里还幼稚得写过诸如此类的话,
14. 我想归根结底,这不仅仅是文案本身,而是一个片子的内核,真正想要表达的东西,是否与其文化契合。
15. 我认为很大程度上,他的言说是彻底正确的,可是我还是有点无法接受那种消解。他举例摩罗笔下肮脏困苦的底层世界,余杰书里混沌无奈的城市,许知远眼里暴躁无知的庸众,孔庆东博客上篡逆无道的走资派。并认为“这些东西,注定只是这个时代的拼图碎片。足够引发愤怒,不足让人思考。”
16. 说实话,我看到片尾的时候,有些心疼,因为有认识的留校校友在主创团队里。
17. 或许的确,复旦给到了他们想要的生活、地位、财富和可以被言说的价值。
18. Tags:不懂
19. 大部分课的论文,都是别人的五六倍,过得惬意。
20. 刻意不加字幕的方式值得商榷,毕竟这旁白的英文听起来并不优秀,录音质量及合成也不好,至少给我的感觉是,VO和画面、内涵都割裂开来了,十分影响观感。
21. 但一定会让一些利益相关的莘莘学子、毕业生欣喜若狂,朋友圈拼命转发:
22. 梦许复,回头看,在那个没有微博,微信,校内的世界里,再到现在,是我太单纯理想,还是世界太快,有多少和我一样的孩子,对着大学宣传片,做着一样的梦。
23. 之所以挑了这个回答,实在是因为昨天剪片子的时候,一条音乐始终契合不好,被朋友圈炸烦了,看知乎上有人邀请,顺大便精虫上脑,说了几句。
24. 看到评论里有些质疑的声音,我很理解,毕竟我的枕边人也说了类似的事。
25. “你看,我在光华楼泡过妞。”“你看,商业伙伴们,微信游戏好友们,老子是复旦的。”
26. 我们没有坠入云晨,不代表我们不应该回忆在云上的日子。这才是复旦宣传片里,可以说的,“higher than clouds”的意义吧?
27. 人们可以自由做着想做的事,少有争论,也没太多权贵势力的争斗,分分秒秒远离政治和国家大义,想着怎么去更好的学校,怎么定居美国,怎么进大公司。
28. 本来“自由无用”只是老教授们私底下说的东西,颇有点自嘲和风骨;
29. 我始终没觉得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是一个国之重器该有的气度,
30. 别人想要飞翔,别人想要苍茫,是言之有物,是真真向往天空,或直射内心的。
31. 每年朋友圈被复旦校庆刷屏,都算的上我最恶心的时候。
32. 可能就像提到的,有没有哪个瞬间让大家觉得浮生若梦,弹指百年? - 陈兔虫的回答
33. ————————————————————————
34. 精致的无用者、没立场的新闻工作者,起码比起别人,还稍微无害一些。
35. 前两个链接是关于许知远和梦想婊的两个问题,别人的回答有不少在我喜欢的点上。
36. 我不太喜欢这种狂欢,哪怕他们都是我的同学,我的朋友,我的前辈,或者我的老婆。
37. 画面音乐稍微贴合一些,要大气,画面就茫一些;
38. 作弊无害,高分王道,论文抄抄抄,反正老师也不会好好看。
39. “我始终没觉得自由而无用的灵魂是一个国之重器该有的气度,
40. 我还记得高考时只填了两个志愿,一个北大,一个复旦,毕竟有了数学竞赛的加分,后者是没问题的。之所以只想进这两个学校,也是在不出国的前提下,下定决心要学哲学或社会学心理学之类的缘故,那时还是抱持一种幻想,什么“日月光华,旦复旦兮”,承载着对优秀大学是治国重器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