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地藏经》智慧精华,修行指南,SEO必备!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8-13 22:19 1


——探索宝藏,解锁知识之门

1. 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楞严经》

2. 尔时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只世界。所有地狱处。分身地藏菩萨。俱来集在忉利天宫。以如来神力故。各以方面。与诸得解脱从业道出者。亦各有千万亿那由他数。共持香华。来供养佛。

3. ----

4.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5. 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业。

6. 当舍于懈怠,远离诸愦闹;寂静常知足,是人当解脱。----大宝积经第91卷

7. 回向:所有功德,悉与一切众生共,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8. 佛言:众生以十事为善,亦以十事为恶。何等为十?身三,口四,意三。身三者:杀、盗、淫。口四者: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三者:嫉、恚、痴。如是十事不顺圣道,名十恶行;是恶若止,名十善行耳。

9. 随自己因缘。没有固定要求。可净身,燃一支清香,清水鲜花供奉佛菩萨经像。端身正坐读诵,或跪诵,或行诵。可出声,可默看。经文一般依汉语字典读音为准,也有一些不同。比喻说:南无地藏菩萨。 可把不熟的字写上拼音。也有带拼音的佛经。照拼音读诵就是了。以至诚恭敬心欢喜读诵就好。诵经以解大乘了义为好。安心读诵,愿得无上智。不执着外相。可先以这个流程读诵,抄写。

10. 经典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11. 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

12. 佛言:剃除须发而为沙门。受道法者,去世资财,乞求取足,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慎勿再矣!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13. 经典十: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14. ========================================

15. 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16. 经典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7. 佛言:恶人害贤者,如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造塔功德经》

18. 佛法圆满,法门无量,可以究竟圆满的解决众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五阴盛。欢喜学佛,离苦得乐。善顺正法,安祥自在。

19. 以下向您

20. ========================================

21. 经典七: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22.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

23. 读诵佛经正文。或抄写佛经,诵咒,念佛。思维佛经义。

24. 我悉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5. 我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26. 经典六: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27. 补缺真言:南无喝啰旦那。多啰夜耶。且啰且啰。俱住俱住。摩啰摩啰。虎啰。吽。贺贺苏旦拿。吽。婆沫拿。娑婆诃。

28. 佛言:出家沙门者,断欲去爱,识自心源,达佛深理,悟无为法,内无所得,外无所求,心不系道亦不结业,无念无作非修非证,不历诸位而自崇最,名之为道。

29. 经典五: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30.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楞严经》

31. 所以末学认为,各以方面,“就是以从各个方面”的意思,上文宣化上人也有讲到。

32. 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

33.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34. 南无阿弥陀佛,远师兄深入经藏,智慧如海,早成道业。

35. 经典一:一切皆为虚幻。

36.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增一阿含经》卷50

37. 经典四: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38. 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楞严经》卷6

39. 炉香赞: 炉香乍爇。法界蒙熏。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身。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

40.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杂阿含经》第262

41. ---杂阿含经卷二

42. Tags:经典

43. 经典二:不可说.说既是错。

44. 开经偈: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45.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阿弥陀经

46. 经典八: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47.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48. 佛言: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有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49.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心灭罪亡两具空,是则名为真忏悔。

50. 佛言: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曰沙门。常行二百五十戒、进止清净,为四真道行成阿罗汉。阿罗汉者,能飞行变化,旷劫寿命,住动天地。次为阿那含,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次为斯陀含,斯陀含者,一上一还即得阿罗汉。次为须陀洹,须陀洹者,七死七生便证阿罗汉。爱欲断者,如四肢断,不复用之。

51. 发心偈: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永皈依,我以所行施等善,为利众生愿成佛。

52. 正在这个时候,有百千万亿那么多的不可心思、不可言议、不可测量、不可言说,无有限量的阿僧只世界。阿僧只,华译为无央数,是多到没有数目可以计算的意思。所有地狱处那么多的分身地藏菩萨,都聚集在一起来到忉利天宫,佛用他的威神力的缘故,才能感召十方的菩萨都齐来了,他们携带著一些刚从地狱道得解脱的众生。‘那由他’是数目,等于现在的亿数,他们从各方面来的,也有千万亿数不可尽的数目,大家都持著香花领众同来尊敬供养佛。

53.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楞严经》

54. 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

55.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挠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