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8-13 19:36 6
在茫茫人海中,总有一些地方,它们仿佛被岁月遗忘,却又不失灵动与神秘。这里,是禅意圣地,心灵栖息之地。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片净土,探寻那些被时光掩埋的传奇。

1. 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 守一不移者,以此空净眼,注意看一物,无间昼夜时,专精常不动。其心欲驰散,急手还摄来,如绳系鸟足,欲飞还掣取。终日看不已,泯然心自定。
3. 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4. 佛与众生一心无异,犹如虚空无杂无坏,如大日轮照四天下。日升之时明遍天下,虚空不曾明;日没之时暗遍天下,虚空不曾暗。明暗之境自相陵夺,虚空之性廓然不变。
5. 六、世间不如意是常有之事,能对你百依百顺的人,能让你如愿以偿的事都很少。你若非要计较,没有一个人、一件事能让你满意。人活一世,也就求个心的安稳,何必跟自己过不去。心宽一寸,路宽一丈。
6. 学佛不是对死亡的一种寄托,而是当下就活得自在和超越。
7. 夫身心方寸,举足下足,常在道场;施为举动,皆是菩提。
8. 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度,风采,风格。这些皆为外表,而气度则是内涵,是质地,是根本。
9. 当下无心,便是本法。
10. 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即着空相,断灭诸法。
11. 一切戒门、定门、慧门、神通变化,悉自具足,不离汝心;一切烦恼业障,本来空寂;一切因果,皆如梦幻。
12. 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13. 具足信愿行,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14. 见佛性者,永离生死,名出世人。
15. 上三柱清香,愿所祈祷皆所还愿。在这里待了一天。直到太阳快下山了,才惊讶时间过得如此之快。只好恋恋不舍得离开。
16. 禅是禅非:你期待什么,什么就会离你越远;你执着谁,就会被谁伤害得最深。相聚就是离别的序幕,而离别就是相遇的本初。学会放下,放下不切实际的期待,放下没有结果的执着。看淡、看开、看透一些,不牵挂不计较;一切都会慢慢变好。过去的就别再翻回去,上一秒已经过去,唯有当下的快乐与幸福。
17. 世间事不必争,一切都是因果。
18. 碧绿的青潭如同它们纹丝不动的心,就连雨滴哗啦啦的落进去,也都感觉异常的平静。连微微泛起涟漪也格外的轻柔。
19.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天气的变化,人情的冷暖,不同的风景都会影响你的心情。而他们都是你无法左右的。看淡了,天无非阴晴,人不过聚散,地只是高低。沧海桑田,我心不惊,自然安稳;随缘自在,不悲不喜,便是晴天。
20.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21. 一个心静的人,才能在这荒乱的世间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22. 喜欢享福,痛苦就越来越多。
23. 终日不见己过,便绝圣贤之路。终日谈人过,便伤天地之和。
24.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5. 学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总不用学。唯学无求无着。无求即心不生。无着即心不灭。不生不灭即是佛。
26.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27. 佛家静心禅语 篇6
28. 静,而不相争。
29. 二十、看得破的人,处处都是生机;看不破的人,处处都是困境。拿得起的人,处处都是担当;拿不起的人,处处都是疏忽。放得下的人,处处都是大道;放不下的人,处处都是迷途。想得开的人,处处都是春天;想不开的人,处处都是凋枯。做何人,在自己;小自我,大天地。
30. 当你未学佛的时候,你看什么都不顺。当你学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顺。
31. 多心的人总是胡思乱想,结果是困在一团乱麻般的思绪中,动弹不得。有时候,与其多心,不如少根筋。
32. 顿悟禅者心也,心中有禅,坐亦禅,立亦禅,行亦禅。睡亦禅,时时处处莫非禅也。禅也是顿生的,特定的时间,特定的空间,人顿悟,得禅意。
33. 心静,就是人生最妙的心境!
34. 寺院周围是一团团、一簇簇的苍绿,衬托的这座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无比平心静气。
35. 关于因果的佛语
36. 闭上眼睛,感受塔内自由穿梭的风,这么多年都始终如一的传递来来往往的讯息。在经历了1600多年的世事沧桑后,是否还记得每一个虔诚的灵魂,还有川流不息的心。
37. 照顾自己的本来面目,清清楚楚的灵知灵觉,这就是无上密法,除此之外再也没有什么密了。
38. 拼命工作之余,也不要忘了爱自己。抽空出去走走,放下浮躁,看看云卷云舒、鸟语花香。走进寺庙听听诵经声,寻一处安静释然总在一瞬间。
39. 当一个人的心真能沉淀下来、安静下来、纯净起来的时候,便会觉得天空格外蔚蓝、阳光格外明媚;便会感悟到拥有生命的美丽与快乐;便会觉悟出明天、未来的光明灿烂;便会拥有一颗唯美、善良、健康的心灵!当一个人能摒弃外物的诱惑,回归本我的空明静寂、感悟出人世间美与善的存在时,快乐与幸福的感觉便会悄然而至,萦绕心间!
40. 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放入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41. 万事皆空,因果不空,万般不去,唯业随身。
42. 佛说:年复一年你看破了多少,日复一日你放下了多少;千方百计你得到了多少,精打细算你失去了多少;求而不得你烦恼了多少,斤斤计较你结怨了多少;贪心不灭你造恶了多少,人生在世你享受了多少;临命终时你带走了多少。
43. 得意时要看淡,失意时要看开。人生有许多东西是可以放下的。只有放得下,才能拿得起。尽量简化你的生活,你会发现那些被挡住的风景,才是最适宜的人生。千万不要过于执着,而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
44. 人生也像坐火车一样,过去的景色那样美,让你留连不舍,可是你总是需要前进,会离开,然后你告诉自己,没关系,我以后一定还会再来看,可其实,往往你再也不会回去。流逝的时间,退后的风景,邂逅的人,终究是渐行渐远。
45. 做人要能吃亏,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斤斤计较,反而会舍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许更多。真正聪明人,不会在乎表面上吃亏,他们看重是实质性的“福利”,因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一生平安,幸福坦然。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是处事的一种睿智。佛曰:吃亏决不亏,惜福才有福!
46. 不以有行,亦不以无行。
47. 经过人生的所有缘分,有相遇,也有错过,有尴尬,也有勇气,那些所有不经意的淡忘,就需要我们拿出勇气来忘记,生活,如一面镜子,心中有,便有;心中无,便静;心中空,便悟。学会微笑,学会面对,学会放下,让一切随心,随意,随缘。生命就是一种残缺之美,坦然面对,或许欣慰。
48. 学道人只怕一念有。即与道隔矣。念念无相。念念无为。即是佛。
49. 人生遭遇,各有因果。
50. 心者,譬如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生。若人心行,普知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也。何则,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也。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惟心造。
51. 一、当你决定放下时,你不会失去什么,唯一会失去的,是你以前放不下的烦恼。
52. 学佛就是在学做人而已。
53. 人生来就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总是爱跟别人比较,看看有谁比自己好,又有谁比不上自己。而其实,为你的烦恼和忧伤垫底的,从来不是别人的不幸和痛苦,而是你自己的态度。
54. 给生活贴上梦想的标签,那些普通的日子就升华了,平淡的时光染上华丽的色彩,点石成金,就是这么回事。
55. 世间一切,皆有因果。
56. 这个世界,看似周遭嘈杂,各色人等,泥沙俱下,本质上,还是你一个人的世界。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净;你若简单,世界就难以复杂。你不去苟且,世界就没有暧昧。你没有半推半就,世界就不会为你半黑半白。
57. 厚德载物,有容乃大。
58. 你随时要认命,因为你是人。
59.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