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佛教智慧,感悟人生幸福之道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8-13 04:35 9


在佛陀的智慧光芒照耀下,感悟人生幸福之道,如同沐浴春风,心灵得以安宁与升华。

1. 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2.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3. 不要轻易和人发生争执,当有人和你无关紧要的争执时,你就让他赢,因为你并未损失什么。其实人生的幸福,一半要争,一半要随。争,不是与他人,而是与困苦。随,不是随波逐流,而是知止而后安。最怕该争时不争,该止时不止,总在纠结中痛苦着。随遇而安,随缘而止。

4. 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5. 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6. 时光向前,人生向后。这个年代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急着往前赶。似乎,谁跑得最快,谁就会离幸福最近。佛陀说,黑暗中,你要成为自己的光。流年老去,我们终会发现,无论身处何地,那道照亮内心的光芒,其实就在心底最温暖的地方。不管我们怎么跑,跑的有多快,或多慢,它一直就在那里。

7. 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8. 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己。

9. 佛说,生命中的`许多东西是可遇不可求,刻意强求的得不到,而不曾被期待的往往会不期而至。因此,要拥有一颗安闲自在的心,一切随缘,顺其自然,不怨怒,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 年龄大,没文化这些都不是问题,信心不足才是最大的问题。

11. 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12. 若人知心行,普造诸世间。是人则见佛,了佛真实性。

13. 人无所舍,必无所成。一个人,能抓住希望的只有自己,能放弃希望也只有自己。怨恨、嫉妒只会让自己失去更多。无论成败,我们都有理由为自己喝彩!跌倒了,失去了,不要紧,爬起来继续风雨兼程,且歌且行。擦亮你的眼睛,别让迷茫蛊惑了自己。只有心中有岸,才会有渡口,才会有船只,才会有明天。

14. 夫为道者,如被干草,火来须避。道人见欲,必当远之。

15. 心若简单,生活就简单;心若复杂,生活就充满痛苦。

16. 放下,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好与不好都走了,幸与不幸都过了。人生的际遇,一如窗外的雨,淋过,湿过,走了,远了。曾经的美好留于心底,曾经的悲伤置于脑后,不恋不恨。过去终是过去,那人,那事,那情,任你留恋,都是云烟。学会放下,人生总是从告别中走向明天。

17. 心是最大的骗子,别人能骗你一时,而它却会骗你一辈子。

18. 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就少一分心力反省自己,你懂吗?

19. 与其你去排斥它已成的事实,你不如去接受它,这个叫做认命。

20.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21. 世界大舞台,众生皆奔忙。戏入高潮的时候,我们才突然发觉,我们演饰的不是自己,我们只是飘泊在别人的命运里,为活给别人看而无知地欺骗着自己。我们曾以为,识很多人,做很多事,这就是人生价值。到最后方明白,就算走遍了整个世界,也不过是为了重逢当初丢失的灵魂,找到了一条回归自己内心的旅途。

22. 懒惰受到的惩罚不仅仅是自己的失败,还有别人的成功。

23.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4. 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25. 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26. 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万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

27. 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一时的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来了一场小感冒。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28. 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29. 当知虚空生汝心中,犹如片云点太清里,况诸世界在虚空耶?

30. 做人要能吃亏,人生一世,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斤斤计较,反而会舍本逐末,往往失去的也许更多。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在乎表面上的吃亏,他们看重的是实质性“福利”,因为能够吃亏的人,往往是一生平安,幸福坦然的。能吃亏是做人的一种境界,会吃亏是处事的一种睿智。佛曰:吃亏决不亏,惜福才有福!

31. 总有人长嘘,得不偿失;总有人短叹,失之交臂。人生在世,顶天立地,秉承天地之精华,是一种莫大的得。人的一生,坎坎坷坷,不如意事常八九,是一种无奈的失。年轻的时候,不懂的得;中年的时候,舍不得失;只有到了暮年,才知道有些东西,当你完全拥有时,才觉索然无味;有些东西,当你永远失去时,方知珍贵无比。

32.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若见世间过,即非真修者。

33. 胸襟的宽窄,决定命运的格局,你能包容多少,就能拥有多少。凡事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学会隐忍性情,懂得克制欲望,退却时理智,谦让时大度,你的天地才会壮阔辽远;唯有万事先修德,养性必制怒,删除旁枝末节,除却杂念私心,多些随缘自适,少些攀比计较,人生方可行云流水,成大风景。

34. 当你知道迷惑时,并不可怜,当你不知道迷惑时,才是最可怜的。

35. 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36. 人生无常,心安便是归处。人生的道路上,有选择,有放弃,有挫折,有担当,有成功,有失败。时间过滤了记忆中的那些伤痛与不悦,也沉淀了喜乐与疯狂。而这些曾经的美好回忆,伴随着我一路走来,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

37. 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38. 施主一粒米,重如须弥山,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

39. 人生不是都称心的,生活不是都如意的。想留的,留不住佛说说感悟人生幸福;想要的,得不到;想躲的,躲不开;想放的,放不下。人生的许多无奈,需要以平和的心态正确对待,才能从困惑中挣脱出来。既然,岁月给了我们生活的过程,命运给了我们生存的机遇,就要懂得去珍惜,学会用加法的方式去爱人;用减法的方式去怨恨;用乘法的方式去感恩。

40. 从物质的爱欲中挣扎出来,少欲无贪,自然天广地阔,无限丰饶。

41. 佛法就是如意宝,有佛法才有光明,有佛法才有一切。

42. 有位禅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一天,禅师将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让弟子喝,弟子说佛说说感悟人生幸福:咸得发苦。禅师又把更多的盐撒进湖里,让弟子再尝湖水。弟子喝后说:纯净甜美。禅师说: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你愿做一杯水,还是一片湖?心境似湖,抱怨全无。

43. 什么叫真正的放下?就是有一天,当你再次面对你过往的难堪、你憎恨恼怒的人,心如止水,不再起心动念,坦然面对,一笑了之。即便别人在你面前,复述你过往种种不幸时,你仿佛是在听别人的故事,心里一丝涟漪都没有了。放下,莫过如此。

44. 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45. 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46. 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47. 生气不如争气。愚蠢的人只会生气,聪明的人懂得去争取。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学着莫生气,就是人生的另一个境界。生气,伤身又伤心,伤人又伤己。学着不生气、少生气,是一种成熟,也是一种智慧。

48. 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见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见性。

49. 有些人常常在烦恼,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他却有意地接受。

50. 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51. 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52. 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53. 菩提并无树,明镜亦无台,世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