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语文句子成分分析技巧详解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8-12 14:42 1


1. (并不是意见广泛而是交换的范围广泛,应改做“广泛地交换了意见”。)

2. The teacher taught me that no pain no gain. 老师教我,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3. The wind lasted for 2 hours. 大风刮了两小时。

4. 例一天,炮一连炊事员朱柯忠在去炮兵阵地的路上,突然有一个打扮成采猪草模样的人迎面向他走来。

5. 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 “是什么”。

6.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7. 凡能愿动词,如“希望、想、可以、说”等词后面的一般都作 宾语处理。

8. 例老陈严肃而诚恳地说:“说实话,那些越是年轻的时候有一腔热血,到岁数大了,就越是不愿承认自己老了”。(2005湖北卷5B)

9. 让一个简单句充当另一简单句的状语成分

10. He runs fast. 他跑得快。

11.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12. 主语+谓语

13. 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文汇报》1995年3月17日)

14. She is a girl.

15. 表语:表示主语的身份,特征或状态(He is a boy)

16. 名词性从句

17. 句子成分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 状语 [ ] 补语 < >

18. 主谓 宾

19. 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一般表示谓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20. 还可以衍生出:用名词,动名词,不定式和从句作宾语。

21. 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22. 有时候一个句子里会有两个宾语,我们称为双宾语。第一个宾语多指人,称为近宾语;第二个宾语指事物称呼、行为等,称为远宾语。例如:

23. 例蒙古族同胞长期生活在马背上,随身携带精制的小刀,既可以用来宰杀、切割牛羊的肉,肉烧熟了,又可以用它作餐具。(2005广东卷4D)

24. 状语:修饰、限制谓语中心语,一般在谓语中心语前面,有的在句子最前面,交待时间、地点、范围、情况等。

25. 符号:单书名号〈 〉。

26. 谓语中心语“唱”前边的修饰、限制成分--“高兴”为“状语”。

27. I love you.

28. 句子成分

29. 定义: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说明是谁或什么。

30. 〖析〗在“突然”之后加上“发现”或“看见”,作谓语。

31. The moon rises. 月亮升起来了。

32. 还可以衍生出:

33. (“本世纪初是目标”是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进入WTO是我国本世纪初要实现的目标”。)

34. 谓语多由动词、形容词、名词、代词和短语充当。一般上谓语是出现在主语的后面,用以陈述主语。谓语可回答“做什么”、“怎么样”、“是不是”、“有没有”等问题。例如:

35. 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给人们多少正面的鼓励和积极的启示;相反,其中一些情节的负面作用倒是不少。(2005浙江卷5B)

36. 定义:用在动词、形容词谓语前,起修饰和限制作用的语言单位。

37. 补充成分是: 定语、状语、补语。

标签: 句子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