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云卷云舒映碧空,诗意悠然入画中。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7-24 15:17 4


云卷云舒,诗意盎然入画中。

1.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出自两汉·卓文君《白头吟》

2.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李白 《 赠孟浩然 》

3.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4.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 李颀 《 古从军行 》

5. 青山云水窟,此地是吾家。——出自唐·韩湘《言志》

6. 须臾天宇复清霁,突兀西山紫翠多。

7. 渚云低暗度,关月冷相随。——出自唐·崔涂《孤雁二首·其二》

8. 头两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开门见山,点出了诗人登城的时令、地点。“昨夜秋风”,是指秋季刚到,从而紧扣诗题中的“早秋”二字。诗人观察入微,从“风”的细微变化中确切地掌握秋天到来的信息,说明了他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人动向的明察秋毫。对于古代地处中国边疆的游牧民族来说,秋高马肥,秋风一起,就是他们入侵内地的有利季节。因此,“昨夜秋风”一到军城 ,诗人就深夜难眠,他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朔云”、“边月”、岷山,尽收眼底。边关的初秋之夜,阴云冷月,山野惨白,整个夜景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次句中的一个“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重。总之,头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人、有情,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主将在战斗前夕的宁静中细心观察敏捷思索的心灵侧面。

9. 岂知英雄主,出师亘长云。——出自唐·杜甫《后出塞五首》

10.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李白 《 登金陵凤凰台 》

11. 长风始飘阁,叠云才吐岭。——出自唐·韦应物《立夏日忆京师诸弟》

12.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出自唐·李商隐《北青萝》

13. 朝辞白帝彩云间,

14. 鞍马若浮云,送余骠骑亭。——出自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15. 不见仙山云,倚琴空太息。 —— 沈佺期 《 和杜麟台元志春情 》

16.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17.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 《 登飞来峰 》

18. Tags:寒山

19. 玄鹤降浮云,鱏鱼跃中河。——出自魏晋·张华《轻薄篇》

20. 孰云遗迹久,举意如旦暮。——出自唐·谢勮《游烂柯山》

21. 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22.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出自唐·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23.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孟浩然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24.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 杜甫 《 梦李白二首·其二 》

25.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出自唐·王维《观猎》

26. 云凝愁半岭,霞碎缬高天。——出自唐·李世民《秋日二首》

27. 云气接昆仑,涔涔塞雨繁。——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28.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29. 落日邀双鸟,晴天养片云。——出自唐·杜甫《秦州杂诗二十首》

30.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1.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2.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3.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 李白 《 古朗月行 》

34. 释义:天蒙蒙,晨雾蒙蒙笼云涛。

35. 心飞秦塞云,影滞楚关月。——出自唐·李白《江南春怀》

36. 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 —— 杜甫 《 对雪 》

37. 白帝朝惊浪,阳台暮映云。——出自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38. 娇云光占岫,健水鸣分溪。——出自唐·杜牧《茶山下作》

39. 连玺曜前庭,比之犹浮云。——出自魏晋·左思《咏史八首》

40. 无财亦无祸,鼓翼青云里。——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41.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42. 这首诗歌大胆地采用了开阖跳跃的笔法来写景抒情,增加了诗的信息容量。前一二句写景,但景中寓情,点明主将已迅速、准确掌握了敌情,从而表明他在军事行动之前,就已经知己知彼,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因此,稳操胜券就不是鲁莽匹夫的妄语了。有如此坚实的思想作铺垫,三四两句的腾跃、抒情,就显得既轻捷,又与上文有内在的承继性,令人感到自然可信、豪气倍增。

43.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李商隐《春雨》

44.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 高适 《 燕歌行 》

45. 唐代王维的《终南别业》

46. 屡忝白云唱,恭闻黄竹篇。——出自唐·李白《金门答苏秀才》

47. 孔家唯有地,禹穴但生云。——出自唐·卢纶《送耿拾遗湋充括图书使往江淮》

48. 中流心清净,审思云甚要。——出自唐·寒山《诗三百三首》

49. 箭逐云鸿落,鹰随月兔飞。——出自唐·李白《观猎》

50.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出自唐·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51.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出自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52. 云团广佑尽愁城,未必心肝铁打成。 —— 释智朋 《 送焦山淇上人见广佑 》

53. 彩云惊岁晚,缭绕孤山头。——出自唐·李邕《咏云》

54. “忆秦娥”为词牌名,唐、五代的词,多数只有词牌名,不另标题目,宋词才盛行词牌名和题目并列。

55. 日岫高低影,云空点缀阴。——出自唐·李世民《秋日二首》

56. 崎岖行石道,外折入青云。 —— 李白 《 在浔阳非所寄内 》

57. 天外贾客归,云间片帆起。——出自唐·李白《姑孰十咏·丹阳湖》

58. 扇风调病叶,沟水隔残云。——出自唐·xxx《再过王辂原居纳凉》

59.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出自南北朝·谢灵运《登池上楼》

60. 宋·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61. 平明登日观,举手开云关。——出自唐·李白《游泰山六首》

62. 明月临沧海,闲云恋故山。——出自唐·戴叔伦《遣兴》

63. 江云何夜尽,蜀雨几时干。——出自唐·杜甫《重简王明府》

64. 浮云起高山,悲风激深谷。——出自两汉·秦嘉《赠妇诗三首》

65.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 佚名 《 西北有高楼 》

66.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 祖咏 《 终南望余雪 》

67. 浩渺浸云根,烟岚出远村。——出自唐·宋之问《江亭晚望》

68. 草堂南涧边,有客啸云烟。——出自唐·孟贯《寄张山人》

69. 长行长在眼,更重重、远水孤云。 —— 韩缜 《 凤箫吟·锁离愁 》

70. 青云知有路,自是致无因。——出自唐·许棠《写怀》

71.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 辛弃疾 《 鹧鸪天·送人 》

72. 无云天欲暮,轻鹢大江清。——出自唐·张子容《泛永嘉江日暮回舟》

73. 呼来上云梯,含笑出帘栊。 —— 李白 《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74. 尚瞻白云岭,聊作负薪歌。——出自唐·韦应物《野居书情》

75.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出自唐·王维《终南别业》

76. 渡江随鸟影,拥树隔猿吟。莫隐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77. 浦云沈雁影,山月照猿嗥。——出自唐·孟贯《秋江送客》

78.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79.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出自唐·李白《独坐敬亭山》

80.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出自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81.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出自唐·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82.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 李白 《 清平调·其二 》

83. 自到云中郡,于今百战强。——出自唐·刘长卿《代边将有怀》

84. 九十六圣君,浮云挂空名。 —— 李白 《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

85. 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 佚名 《 中秋玩月 》

86.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 杜甫 《 秋兴八首·其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