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7-24 13:23 2
缘起缘灭,命里注定,一切随缘。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人生如梦,一切不过是一场短暂的邂逅。
1. 大意:好学就接近明智,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有羞耻之心就是勇敢。
2.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4.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尚书》
5. 世间一切事都像梦一样,是假象,是朝夕之间的幻影。
6.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7. 南怀瑾:色一个字,不单是代表五蕴,连外面宇宙万有形形色色都包在内。这内外两种色,都是因缘生,无自性,无实体,不可得,根本是性空。现下虽是幻有,毕竟不可得的,所以即色即空,并不是色之外另有个空。
8. 大意: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9.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心经》
10.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
11. 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12. 大意:以算计人、玩弄人为乐,会败坏品德;沉溺器物小道,会让人失去志向抱负。
13.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
14. 大意:小的迷惑能够使人弄错方向,大的迷惑能够使人丧失本性
15.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16.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庄子·人间世》
17.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道德经》
18. 心如果动了,那就着相了。
19. 大意:上天要把重任交给某人,一定会先磨练他,让他筋骨劳累,忍受饥饿,让他事事不如意,以此来磨练他,激励他,让他性格坚韧,变得强大起来。
20. 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六祖坛经》
2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22. 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六祖坛经》
23.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24.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六祖坛经》
25. 大意:想关掉,就得先打开;想削弱,首先要强化;想要废除,就要先兴旺,想要夺取,就得先给予。事物总是在两极来回循环,给予不一定是好事,剥夺也未必是坏事,好的会变成坏的,坏的会变成好的。
26. 大意:同情心是仁的开始;羞耻心是义的开始;谦让心是礼的开始;是非心是智的开始。
27. 人无论高低贵贱,南北东西,都有佛家的慧根,众生生来就有佛性。
28. 南怀瑾:诸法的本来面目就是空相,诸法的实相亦是空相,诸法未曾离开空相,故云是诸法空相……一切法的实相是空,是故一切法从本以来,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29. 悟到了佛法的含义,就像过了河的船,都要丢掉。何况那些假的佛法呢?
30. 大意:收敛锋芒,消磨锐气,消解纷扰,调和光辉,和尘土混迹在一起。看似人畜无害,没什么高超的能力,却是韬光养晦,修身养性最好的法门。
31.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
32.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
33. 凡是有相的都是假的,你觉得自己到了什么境界了,有了境界的想法,那你修的就是假的佛法。凡是你修得出来的,不修就没有了。只有认识到诸相非相,你就见到佛了,见到佛的法身了。
34.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庄子·天下》
35. 大意: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和朋友交往真诚守信吗?老师传授知识认真实践了吗?
36. 大意: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符合节度,叫做“和”。
37.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38.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
39.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经》
40. 大意:知道是不能改变的,就当作命运一样去接受,这就是人生最高的修行。
41.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42. 大意:能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却不傲视万物,不说是非,与世俗和谐相处。这才是真正得道的人。
43. 菩提比喻智慧,明镜比喻清净心,人心本来清净,又哪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44. 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仔细地询问,慎重地思考,明辨是非,然后踏实去做。
45. 大意:金钱和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地位低下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46.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道德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