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7-23 02:56 2
在这个充满智慧与爱的时代,我们如何让心灵与智慧相得益彰?让我们一同探索“仁爱之心,智者巧用”的奥秘。
1. 【译文】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2.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出自《论语·子路篇》。
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篇》。
4. 学习知识从不满足,教诲别人从不懈怠。
5.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篇》。
6. 【译文】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出现眼前的忧患。
7.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8.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9. 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论语·卫灵公篇》。
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 【译文】希望做到能够让老人得到安顿,让朋友对自己信任,让年轻人对自己怀念。
12. 见义不为,无勇也。 ——出自《论语·为政篇》。
13. 译文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14. 【译文】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15.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6.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出自《论语·里仁篇》。
17. 【译文】君子合群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合群。
1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篇》。
19.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出自《论语·述而篇》。
20. 孔子说:“那就是‘恕’了,自己做不到的事,不要强施加在别人身上。”
21.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22. 【译文】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23. 【译文】君子心地平坦宽广,小人时常烦恼忧愁。
2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5. 论语名句及翻译 篇2
26.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27.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8. 篇一
29.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30.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篇》。
3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出自《论语·里仁篇》。
33. 【译文】学了能按时温习,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共同见解的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不为他人所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34. 【译文】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35. “宁武子,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36.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出自《论语·子路篇》。
37. 朝闻道,夕死可矣。 ——出自《论语·里仁篇》。
38. 【译文】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
39.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出自《论语·子罕篇》。
40. 【译文】开始我对于别人的看法,是听到了他的话就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别人的看法,是听了他的话然后看他的行动(是否与他说的'相符合)。
41. 译文孔子说:“一个人的内在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就会粗野,文采胜过质朴就会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是君子。”
42.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出自《论语·述而篇》。
43.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出自《论语·八佾篇》。
4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篇》。
45. 面对仁德对老师也不要谦让。
46. 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47. 君子成全别人做好事,不助长别人做坏事。
48. 让年老的人得到安适,让朋友们得到信任,让年少的人得到关怀。
49.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出自《论语·卫灵公篇》。
50.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篇》。
51.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52.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出自《论语·卫灵公篇》。
53. 译文孔子说:“宁武子这人,国家太平时,就聪明,国家混乱时,就愚笨。他的聪明可以赶得上,他的愚笨别人赶不上。”
54.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篇》。
55.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的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56.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出自《论语·季氏篇》。
57. 当仁不让于师。
5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篇》。
59.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出自《论语·子路篇》。
6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篇》。
61.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62.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63. 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4.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65.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出自《论语·学而篇》。
66.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7. 【译文】自身正了,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去干,自身不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服从。
68. 德不孤,必有邻。
69.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70.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71.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出自《论语·学而篇》。
72. “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73.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出自《论语·宪问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