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7-22 23:36 2
在一片荒芜的雪原上,子女性格坚韧,心寒如冰。她站在风雪中,静默地凝视着远方,仿佛在等待着什么。而那神秘的“佛”,究竟会在何时,以何种姿态,降临在这片寂静的雪域?
1. 来源:一个不正经的榴芒
2. 管事的在前面拿着蜡烛引路,后面按长幼顺序排好队,依次是儿子、女儿,儿媳、孙子,不再有其他亲属,最末尾是本家一位长者,他主要是负责提醒大家不要回头看,一边走一边提醒,因为送魂路上回头看是禁忌的。
3. 如果对方不动手搀扶就会在嘴里说:别跪了赶紧起来吧。
4. 看到他们我实在不敢往前走了,管事的向我使了一个眼色,我们只好返回。
5. 说起兄弟俩的矛盾还要从之前分家说起,当时家里一共三间房,老太太就把大房子给了老大,剩一件小房子给了老二。
6. 本家里要选出一个管事的人,管事的人负责葬礼这一整套流程:统领全局,人员安排,关系协调,开支花销等等,这个管事的一般是本家的长者,要有威望才可以。
7. 11
8. 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两个女人在门前吵架的场景。
9. 图片来源于网络
10. 10
11. 这家老太太一共三个子女,大儿子最老实,老二比较尖,平时也不孝顺,女儿中规中矩但是毕竟嫁了出去,不过也很少来看望老娘,基本上都是老大在伺候老太太。
12. 女性一般来吊丧还没有走到门口就开始哭了,她的哭声甚至在大街上就可以听到,此时不用本家年轻人敲鼓,屋内的子女也就跟着哭起来了。
13. “本家”也就是同姓的,走的近的几户人家,红白喜事大家凑在一块帮忙。
14. 9
15. 丧棍插在坟头的两边,男左女右,长子的在前,老二在后,闺女在右面也是这个顺序。
16. 老人的女婿也是全程光着一只脚,一瘸一拐的参加完整个葬礼,因为村里人没有人肯借给他鞋穿。
17. 我给亲戚们报完丧后就要通知村民了,主要是让大家在出殡那一天来捧捧场。
18. 他的手攥的生疼,他咬着牙红着脸硬撑着,他基本上要弯着腰才可以走路,丧棍每一次掉在地上都重重砸在他的脚上,从家里到坟地这段路程或许是他这辈子最难走的一段路。
19. 我不明白其中的缘由,管事的告诉我:他们兄弟俩不和睦,埋葬完老娘以后更是水火不容,早就闹掰了。
20. 12
21. 队伍一直走到村子边,在往前走就是野外了,这时候不走了,子女们跪在地上,管事的用蜡烛点燃一包纸钱,并且嘴里念叨着:一路平安,希望路上不要迷了路,不要被打扰等等……。
22. 老人入殓前脸上一直盖着一块红布,这块布叫盖脸布,这个要拿下来给子女们留着,一个子女一小块,要留好这块布。
23. 这时候然管事的会搀扶我起来。
24. 来吊丧的人手里要拿一块冥币或者纸钱,把门的年轻人手里拿一个托盘,吊丧的人来了以后用铁盘把纸钱接过来,然后另一个年轻人赶忙使劲敲一下鼓。
25. 1
26. 第二天是亲戚朋友过来吊丧,几个穿白孝衣的本家年轻人站在门口负责把门,门里放一个大鼓。
27. 第三天晚上要去给亡者送魂,送魂有管事的在前面带头走,时间大概在夜里九点左右。
28. 我本想继续问管事的这兄弟俩具体经过,可看着自己身上的衣服和自己的责任我就忍住了好奇心。
29. 摔盆这个事如果儿子没了可以让孙子摔盆,或者也可以让儿媳妇摔盆。
30. 管事的特意嘱咐了年轻人砍一个特殊的丧棍回来。
31. 老大和老二穿着重孝拿着丧棍排队在大街上走着,本家的人要搀扶着他们走,因为他们头上戴有眼帘看不见路,眼帘的坏处就是哭不哭大家也看不见,只要有声音就可以。
32. 围观的人笑成了一团,女婿急的脸红脖子粗,他始终不肯再掏了。
33. 我隐约听村里人说起过,不过其中具体缘由我不太清楚,我只是大概知道这兄弟俩其中有一个不孝,在老娘出殡那天还闹出了笑话。
34. 农村妇女的吵架就是如此,离得远,骂的狠,但不会有实质性伤害。
35. 老二常常跟别人解释说:俺老娘攒的钱都给俺大哥了,俺啥也捞着,凭啥让俺照顾?有时候他还掉下几颗眼泪。
36. 把门的几个人不让他进门,双方僵持不下,气氛剑拔弩张,但是他不敢走,如果走了就成了笑话了。
37. 一般给对方报了丧,磕了头,她们都会同意出殡那天来帮忙,就算哪一天不来,也会先答应下来,并不会在今天驳我的面子。
38. 村里长辈见了老二经常骂道:你个猫头鹰,看你到死那天你孩子对你怎么样。
39. 丧棍需要子女亲手插进土里,老二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插不进去,他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一直团团转。
40. 埋葬完老人后三个子女彻底断了往来,互不走动,而兄弟俩还是水火不容,两家的媳妇也经常吵架,都看对方不顺眼。
41. 老二媳妇很不满意一直耿耿于怀,老二也因为这件事和大哥闹了嫌隙,他要把小房子卖了出去住,老大只好给了他钱买了下来。
42. 丧棍最后要插在高高隆起的坟头上生根发芽,这也预示着子孙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43. 而村里的故事总是讲述不完。
44. “不差这两家人,你要都通知,其中有一家肯定不会来,你要通知一家,肯定得罪另一家,索性都不通知。”管事的看的透彻,我却一头雾水。
45. 家里的女人则会拉着长调哭两嗓子:这真是一个好人呢,怎么说不在就不在了啊……。
46. 女儿也眼疾手快的拿了一根长短合适的丧棍。
47. 老太太撒手人寰的这一天,老大作为长子通知了亲戚,本家管事的也带着他挨家挨户的报了丧,一切都按照流程走着。
48. 这时候管事的拿来了砍好的三根丧棍,按规定丧棍都是长一米,大概手腕一样粗,也可以稍微细点,要不然手不好拿。
49. 管事的告诉我不能直接去人家屋里,因为我自己身上带着孝呢,要等对方从屋里出来在院子里告诉对方。
50. 都说百善孝为先,身为子女,父母养我们长大,我们也要养他们到老,这是我们作为人最基本的良知底线。
51. 大儿子老实也不计较,他舍不得让老娘受委屈,他端屎端尿尽心尽力的伺候,老太太瘫痪这几年他和媳妇也是日夜守着,一直伺候到老太太去世。
52. 声明:本文已注明转载出处,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news@ersanli.cn
53. 子女们按顺序切馒头,切完就张开手往后扔,后面有大人接着,据说捡到的馒头给孩子吃了不掉牙。
54. 敲完鼓两个年轻人搀扶着来吊丧的人进入院内。
55. 老二因为在老太太生日那天发酒疯,兄弟俩也差点大打出手,此后两家人的矛盾越来越深。
56. 有那么句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贫家无孝子;无论多么贫穷或者富有,做人要常怀一颗感恩的心才是。
57. 长子右手拿丧棍,左手拿着陶瓷盆顶在头上,出了门,门口放一块石头,长子把盆摔在石头上,要完全摔碎才可以。
58. 管事的给老大使了一个眼色,老大赶忙先拿了一根长短粗细刚好的丧棍,他攥在手里开始痛哭骂儿女不孝顺的说说!
59. 葬礼第一天首先要通知本家,本家安排管事的,然后孝子报丧,请人剪幡,门口把幡支好,贴上哀联,家里一切红的都要藏起来。
60. 两个女人骂的很难听,甚至骂到了祖宗十八代,两个人披头散发,蓬头垢面,唾沫星子溅了一地,活像两个泼妇一样。
61. 流程基本上就结束了,最后队伍往回走,然后到了家门口,门口有张桌子,桌子是是一大块馒头和刀。
62. 这时候只听见对方唉声叹气说着很悲痛的话语:俺婶子什么时候不在的?或者俺嫂子什么时候不在的?俺大娘等等,对方会按着辈分叫着。
63. 如果门虚掩着,喊完以后就可以推门进去,如果门敞开着就直接进到院子里喊,如果门锁着,并且没有人回应就走下一家。
64. 哭完后他们会赶紧把我搀扶起来。
65. 我在村里人微言轻,有本家管事的这位有威望的长者带着我,我的心里踏实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