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7-21 20:29 1
春风拂面,窗花映红,喜庆迎新气象。
1. 窗花的表现题材极其广博,举凡戏剧人物、历史传说、花鸟鱼虫、山水风景、现实生活及吉祥图案均可成为窗花的表现内容,可谓无所不有。但最多的是花卉动物、喜庆吉祥纹样,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人畜兴旺”、“连年有余”、“贵花祥鸟”等为主体。“龙凤成祥”永远是汉族民间艺术的主题,龙凤造型优美,刻画细致、准确的表达了人们祈福求祥的心理。窗花的表现题材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多流行于黄河流域及北方农村,常见的有三国戏、水浒戏、西游戏、民间故事以及地方戏的人物造型和戏曲情节。就连民间故事“老鼠娶亲”也成为窗花表现的题材。其中又以寓意吉祥的窗花数量最大。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环境,而且寄托着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祈祝生活富裕、后代昌隆、人寿年丰及辟邪迎祥等是窗花表现最多的主题,体现了窗花古老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从流传在江南地区的窗花样式可以看出,窗花比其他剪纸样式更能代表剪纸的艺术语言。窗花剪纸的工艺特征已超越了民俗活动单纯的装饰功能,从而改变了剪纸单一形态的发展格局。如甘肃的浮雕窗花剪纸,运用纸扎的工艺;河北的染色窗花借鉴了民间彩绘;南通的丝织品窗花把纸与纺织品有机结合在一起。窗花剪纸作为节日的一种民俗活动的内容,不仅美化了民居环境,更重要的是成为人们审美交流的对象。
2. 我半信半疑,照着妈妈的说法去做。果然成功了!厨房里,我贴的窗花是扇形的,就像一把小扇子,图案是四条在水池里游来游去的大金鱼,象征"年年有余"。客厅里,我贴的窗花尤其精致,它的中间有一个圆形的"福"字,四周环绕着梅花。看!这多么像一只活泼俊俏的小燕子,想要飞向一望无际的蓝天。
3. 剪纸,与立春这个节令有着密切关系,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胜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诗中的“荆俗”、“晋风”就点明了这种风气。而且明确言明了晋人的风俗。宋、元以后,剪贴窗花迎春的时间便由立春改为春节,人们用剪纸表达自己庆贺春来人间的欢乐心情。
4.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
5. “对!”我跑回房间,打开电脑搜索起来。原来,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就有用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作为装饰。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因此有了“窗花”。窗花的用途非常广泛,就连早前的皮影戏里,许多人物造型也是用窗花的剪刻方法制作而成。
6. “贴花花”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前两项比较简单,唯独“贴花花”是个细致活。那个年代的窗户,没有玻璃,房子的窗户大都是木棂窗,朝室内的一面糊一层纸,朝室外的则是各种造型的木格格。现在常见的古装电视剧中,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镜头,飞檐走壁的侠客们用手指在窗户纸上戳一个洞,观察房间内的情形。看看现在,那里还能见到纸窗户,全都是玻璃了,任凭大侠再厉害的铁钞掌、金钻指头,对现在的玻璃,尤其是钢化玻璃无可奈何了。
7. 据有关史料记载,窗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宋朝、元朝开始流传,逐渐成形。
8. “哇!”一向爱探究的我这时更来了兴致。“那什么时候开始有贴窗花的习俗呢?”
9.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
10. “应该有数千年的历史了吧,不过你可以上网去查一下更准确的资料”。
11. 早前的窗花设计者都是一些不知名的农民,他们通过灵巧的双手,把广大农民群众朴实的情感,美好的愿望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倾注在窗花艺术中,为世人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2. 在年初一的山西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换上新窗花,配上新春联,大人小孩穿上新衣服,给人以焕然一新的印象。
13. 看着红色的窗花,我心里很好奇:奇怪,这窗花上没有胶,怎么贴上去呢?妈妈见我一脸茫然,就温柔地说:"孩子,怎么不贴呀?"我说出了自己的疑问。妈妈听了微笑着说:"你只要用湿布在窗户上一擦,窗花就能粘上去了。"
14. 窗花都选用适合纹样,山东的窗花多直条式,是适合该地直棂窗而形成的;西北的窗花逢中用“十”字将完整的剪纸分成四大块,也是适合该地窗户中心有一个十字格而形成的。湖南的窗花有固定的组合形式,一般是中心贴双喜团花,四角贴蝴蝶角花,团花两旁再配一对喜烛和花篮、盘花。为了不影响室内采光,窗花多为阳剪,以求得较多镂空的面积。窗花的外轮廓和窗架之间要求舒密有致、构图格局均衡,除装饰美好的因素外,还能起到防寒和透风流通的实用作用。为追求清新、亮堂、明快的室内装饰效果,窗花剪刻多用细线造型,达到镂空玲珑的视觉效果。
15. 关于剪纸手工艺术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应该是从纸的出现开始的。汉代纸的发明促使了剪纸的出现、发展与普及。由于纸张是一种很容易霉烂的材料,在中国东南部地区气候湿润,再加上当地每年五、六月的梅雨天,时间一长纸张制品就霉烂,而民间剪纸又是一种大众化的东西,人们也不会像珍宝一样保存起来,搞坏了自己还可以再剪。有的时候,由于受风雨的侵蚀,有可能还要重新贴上几次。而在中国西北地区天干少雨,气候干燥,纸张也不易霉烂,在新疆吐鲁番地区就发现了北朝时期的剪纸,能够保存这么长的时间,可见其弥足珍贵。
16. 窗花的剪刻形式也有好几种过年贴窗花优美句子:一是单色剪刻,多用于大红纸剪纸,应用地区较广。二是套色剪纸,一股用于宫廷、商铺子的大窗或厅堂和门面的窗户。三是浮雕剪纸,流行于甘肃、青海一带,它将剪刻与纸叠工艺融为一体,风格别具。四是彩色窗花,彩色窗花又有染色和衬色之分。染色窗花以河北丰宁、蔚县所出最为出名。先刻后染;其中以佛山所产最为著名,用金箔纸和锡箔纸剪刻出主体纹样,背衬各色彩纸,金碧辉煌、富丽典雅。这种做法叫做“铜衬料”。
17. 这时,窗外响起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愉快的新年就这样开始了。
18. 每当过大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贴喜庆的春联,漂亮的窗花,看热闹的`春晚。今年过年,我做得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贴漂亮又喜庆的窗花。
19. 作为剪纸这一民间瑰宝,尽管它自身由于受纸张、风霜雨雪等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长期保存有一定的难度,但它作为一种民间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必将长期存在于民间的家家户户。随着现代激光印制水平的提高,窗花的雕刻工艺和剪刻水平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千万种各式图案也可以随意挑选,制作成本也变得非常低廉。
20. 看着房间玻璃上的窗花,顿时觉得家里充满了喜庆的气氛。连爸爸妈妈都夸我贴的好呢!我心里真是美滋滋的,比吃了蜜还要甜。
21. 山西农村,窗花的图案是多种多样的,内容是健康、纯洁、朴实而又写实的。当然,也寄托了人们的希望,想象,成为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
22. 逛超市的时候,我和妈妈看到了好多漂亮的窗花,我就嚷着让妈妈多买一些来贴。
23. 但作为独具民族特色的窗花,笔者还是喜欢那种用手工一剪一刀剪出来的窗花,它给人的感觉是那么古典淳朴、那么惟妙惟肖、那么天真烂漫、那么生动活泼、那么富寓想像、那么招人喜欢,你说剪啥就剪啥,用贴窗花这一民俗传承的形式,点缀着人们的春节、重大节日的喜庆欢乐气氛,给人们带来美好的视觉感受。
24. 由于每一个木格子上都有去年糊纸时用的浆糊,所以把纸撕掉后,还要用刀把陈旧的干浆糊刮去,然后就是重新刷上浆糊,贴上白净的窗户纸了。其中最为关键的还是贴窗花,由于窗花大多是一对一对的,在揭开时要格外小心,不能撕断了。还有的是团花,更要用心一些,尤其是往窗户上张贴时,更要格外小心,只能一次成功,否则贴的歪了、或高或低了,都影响整体美观。像这么细致的活,还是我姐姐干的更好,而我就只能是打个下手了。虽然家里经过打扫灰尘,收拾的干净利落,但窗户上的窗花却是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感觉只要是窗花一贴,白天从屋里往外看,晚上从屋外往家里看,全家焕然一新的感觉就体现得十分明显。就像是炖了一锅猪肉,光看看还没有感觉,只有煮出香味来了,才能感觉到肉的鲜美。窗花给人的感觉也是这样,由于受到木头窗框的限制,但在白白的窗户纸上,点缀着鲜红的缕空的各式窗花,尤其是华灯初上,站在院子里,只见那屋里的灯光一照,贴上的窗花特别鲜亮,年的味道就出来了。
25. 明年我不仅要贴窗花,还要贴春联,包饺子……让每年春节都过得有意义!
26. 在窗户纸上贴窗花,也是一大乐趣。尤其是在贴窗户纸之前,先要把旧的窗户纸都要撕下来,清理干净。由于窗户纸贴了一年,经过365天的风吹雨淋日晒,毛边纸早已都发黄、生脆了。平常的时候,家人都是十分地爱惜窗户纸,有的时候不小心弄破了,还要找一块纸贴上。而今天就要换新纸了,于是对着那些个泛黄的窗户纸,就像是敲鼓一样,一格一格地戳破,揭下陈旧的纸来,尽管上面还会有尘土飞扬,弄得满身是灰,但还是觉得挺好玩。
27. 到了唐代,出现了唐代剪纸——纸花,这期间的剪纸已处于大发展时期,杜甫诗中有“暖水濯我足,剪纸招我魂”的句子,以剪纸招魂的风俗当时就已流传民间。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唐代剪纸,均可看出当时剪纸手工艺术水平已极高,画面构图完整,表达一种天上人间的理想境界。唐代流行颉,其镂花木版纹样具有剪纸特色,如现藏日本正仓院的“对羊”,其羊的纹样就是典型的剪纸手工艺术表现手法。唐代民间还出现了利用剪纸形式制作的漏版印花板,人们用厚纸雕刻成花版,将染料漏印到布匹上,形成美丽的图案。
28. 据《营造法式》记载,房子的窗户样式有破子棂窗、版棂窗、睒电窗、阑槛钩窗等多种。从功能上看,可分为“高窗”和“看窗”两类,睒电窗与水纹窗多施于墙壁高处,但也可做看窗。从构造上看可分为两类过年贴窗花优美句子:一类是不可启闭的棂条窗过年贴窗花优美句子;另一类是可启闭的阑槛钩窗。其中阑槛钩窗主要用于阁楼上,可以临窗倚坐,浏览窗外风光。阑槛钩窗在宋画《雪霁江行图》《清明上河图》中所画的江船上可以看到,但在宋代建筑中尚未发现实物遗存。明清江南园林及民居中的“美人靠”“飞来椅”则是这种窗的传承。在咱们普通人家里,一般都是方方正正、一格一格的“棂条窗”,即用板条做棂子,内外两侧均为平面,朝外的一面用工具刻两行平行线条,起到装饰作用。
29. 记得我们家在70年代盖房子时,窗户还不全是玻璃,只是靠近窗台部分安装了玻璃,而在玻璃上面还是用木头一格一格地做成窗户。一般把它分为两开或三开,但中间的那扇基本上固定,旁边两扇可以开合,用来通风透气。
30. 春节前夕的一个下午,妈妈从超市买回来一些新年的装饰品,其中有些是漂亮的窗花:有鲤鱼围绕的“福”字,有奔腾的骏马。“延延,走,帮妈妈一起贴窗花!”这事在行,我爽快地答应了。妈妈教我先在窗花上轻抹一层水,拉平,贴到窗户的中间位置,贴正后,再用手轻轻地抚平。我按着妈妈说的步骤,认认真真地贴起来。一会儿功夫,玻璃窗上,门上都被我贴上了窗花,家里顿时洋溢着喜庆的气氛。
31. 文/王民官
32.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在外婆家的窗户上面贴圆圆的窗花。
33.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话一点儿都不假。
34. 山西有首民歌就叫《剪窗花》:“银剪剪嚓嚓嚓,巧手手呀剪窗花,莫看女儿不大大,你说剪啥就剪啥。啊儿哟,祖祖辈辈多少年,解开许多少愁圪瘩。不管风雪有多大,窗棂棂上照样开红花。银剪剪嚓嚓嚓,巧手手呀剪窗花。奶奶她喜呀妈妈夸,女儿就像画中画。啊呀哟,一扇一扇红窗花,映出一代好年华。老辈的嘱咐女儿的爱,红红火暖暖千家,暖千家。”这首民歌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剪窗花的情趣,尤其是“解开许多少愁圪瘩”一句,最为精彩。
35. “因为不同的窗花,寓意是不同。比如菊花,仙鹤寓意长寿;龙凤寓意吉祥;《喜鹊登枝》寓意喜上眉梢,喜事盈门;还有倒贴的“福”字,寓意“福”到的意思。窗花也有大学问呢”妈妈笑着说。
36. 窗花,是有各种颜色、各种图案的民间剪纸艺术品。这种富有民族特色的民间风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山西民间的剪纸,尤其是窗花剪纸,充满山西民间的乡土气息,浓郁的乡土风味。什么“喜鹊登梅”、“二龙戏珠”、“孔雀开屏”、“天女散花”以及各种花、卉、虫、鱼、鸟的图案,表示了农民对未来生活寄托的美好希望。
37. 那一次爷爷、奶奶带我到姑姑家去玩。有一天,我看见姑姑在剪窗花,而且剪得又快又好看。我开始羡慕姑姑了,让姑姑也教我剪窗花。姑姑见我那么真诚,就答应了。我心里怦怦直跳,想:剪窗花这么难,我能学会吗?姑姑开始教我了,她先把纸按一定的形状折起来,然后再按形状在纸上剪出一个个你想出来的小图形。就这样,一朵窗花剪好了,我打开我的窗花一看,啊!真漂亮啊。
38. 窗花是汉族民间剪纸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大、最为普及的品种。分为“南北风格”,南方以“精致”为美,其特点是玲珑剔透;北方以朴实生动为美,其特点是天真浑厚。其他剪纸品种都是在窗花基础上发展与延伸。南北各地农村在春节期间都要贴窗花,以此达到装点环境、渲染气氛的目的,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窗花无论题材、表现手法、剪刻技艺都是剪刻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近、现代窗花兼职已渐渐形成独立的艺术门类,但由于他们最初源于汉族民间喜庆或民俗活动中的剪贴画,且多贴于农村窗户的白纸上而被称为“窗花”。窗花对每个人来讲,是一个能引起许多流连和情感的美妙称谓。农历正月初一,俗称春节,这一天,贴窗花装饰居室环境成为中国春节喜庆活动的一个重要内容。
39. 看着漂亮的窗花,我脑子里浮出了一个个问题,“妈妈,为什么要贴窗花呢?”
40. “腊月二十八过年贴窗花优美句子,打糕蒸镆贴花花。”在老家太原,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除了打糕蒸馍就是“贴花花”了。
41. 宋代造纸业成熟,纸品名目繁多,为剪纸的普及提供了条件。如成为民间礼品的“礼花”,贴于窗上的“窗花”,或用于粉彩、茶盏的装饰。宋代民间剪纸的运用范围逐渐扩大,江西吉州窑将剪纸作为陶瓷的花样,通过上釉、烧制使陶瓷更加精美;民间还采用剪纸的形式,用驴、牛、马、羊等动物的皮、雕刻成皮影戏的人物造型;蓝印花布工艺制作的镂花制版是用油纸板雕镂成纹,刮浆印花的花版纹样就是采用剪纸的技法,有阴、阳刻之分,长线要割断,以点分虚实。
42. 窗花的样子有很多种,但只有一种颜色“红”。窗花个个都长得很漂亮,有的是莲花和鱼剪纸成图,谓之“连年有余”;有的是单个倒“福”字成图,谓之幸福到家。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各种窗花不胜枚举、千姿百态。
43. 现在的窗花不像以前的窗花要用胶水才可以贴在玻璃光滑的表面上。这种窗花只需要在背面弄上一些清水就可以牢牢地贴上去。我拿起一张窗花,快步走进卫生间用脸盆把自来水接满之后,就把窗花放在水里。窗花湿润以后就跑到电视机前,跳上电视柜贴在电视机后面光滑瓷砖的正中间了。呵呵一次性贴成功。之后要贴玻璃移门了,我太矮了不够高,只好让爸爸来帮忙贴,我来指挥。爸爸站在铮亮的玻璃移门前,双手拿着漂亮的窗花。“左、右、上、下”我发出一个一个的指令,就这样我和爸爸贴完了全部的窗花。
44. #知识辞海计划#
45. 窗花在剪法线条的把握上,关键是要线线相连与线线相断。剪纸作品由于是在纸上剪出或刻出的,因此必须采取镂空的办法,由于镂空,就形成了阳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连,阴纹的剪纸必须线线相断,如果把一部分的线条剪断了,就会使整张剪纸支离破碎,形不成画面。由此就产生了千刻不落,万剪不断的结构。这是剪纸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剪纸很讲究线条,因为剪纸的画面就是由线条构成的。根据实践经验把剪纸的线条归纳为五个字:“圆、尖、方、缺、线”。要求达到:“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青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可以说线条是剪纸造型的基础。
46. 妈妈说:“贴窗花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之一,每逢春节或者举办婚礼时,人们都喜欢在家里贴上窗花,寓意吉祥、喜庆。”
47. 剪窗花工艺简单,好学、易学,但要达到得心应手的程度,尤其是达到民间艺术家的水平,那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千百次的练习和实践。现在各地都在挖掘民间剪纸艺人,有的民间艺人的剪纸艺术的确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和水平。在前些年时,听说过这么一件事,有一位民间艺人要去美国考察,别人的护照须经过几次的反复审核,而他就拿着一张纸,当着审核官的面,直接用剪刀剪出个动物造型来,监考官看得目瞪口呆,立马就放行了。还记得有一年,临汾市在青岛市举办了一届招商引资推介会,其中给参加招商推介会的每位客人一份随手礼,就是一套包装精致的山西临汾手工剪纸图册,很受客商的欢迎和喜爱。
48. 现在的窗户都是玻璃做的,所以,我们就贴在玻璃上。在爸爸和卧室里,我们贴了两个心型的窗花,表示爸爸和妈妈相亲相爱。在我的卧室里,贴了两个有小牛的窗花,妈妈希望我要像小牛一样勤奋学习。在阳台的玻璃窗上,我们贴了一个大大的圆形窗花,妈妈说,代表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
49. 窗花,就是贴在窗户上的花。妈妈对我说:“以前在老家的时候,有些窗户是用木头做的,上面糊有白色的窗户纸,过大年的时候,巧手的姑娘就自己剪窗花,非常漂亮,红色的窗花贴在白色的纸上,远远一看,真像在花丛中。”我问妈妈:“妈妈,你剪过窗花吗?”妈妈说:“剪过,不过,只剪过单独的小花,没剪过拼起来的花。”
50. 妈妈说,现在的人把这些称为“剪纸艺术”,山西的剪纸是非常出名的,可是一门大学问呢。看着漂亮的窗花,我都有点想剪了。
51. 今天贴窗花的过程太有趣了,我们不是贴的太高就是贴的太低,不是贴的太左边了就是贴的太右边了。这次和爸爸两人合作贴窗花,是我这几天来最快乐的一次活动。期待明年再次和爸爸合作贴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