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7-21 13:46 0
在智慧的海洋里,灵感如灯塔指引方向,心灵净化如清泉滋润心田。今日,让我们共同探索“领悟佛教,心灵净化,智慧增长”的奥秘。
1. 坐亦禅,行亦禅,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2. 最熟悉的莫过自己,最陌生的也莫过自己。最亲近的是自己,最疏远的也是自己。人生易老,谁也耗不起。打算好了,就别拖延。开始了,就别驻足。经过了,就别回首。结束了,就别愧悔。人生不过是走过、看过、经过,再不堪,故事也是独一无二,不会雷同。
3. 、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4. 相信自己,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5. 妄生取舍者,这个病根拔尽。生死海里浮沉,真是无出头时。
6. 佛法里说让人“放下”,有人便问“都放下了,谁来建国安邦?如何养家糊口?”殊不知放下不等于放弃,更不等于消极处世。佛陀让你放下的不是你的工作和社会责任,而是你心中无底洞般的贪欲与执着。只有心无挂碍,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和社会公用,才能积极地完善自我,服务大众。
7.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8. 无上甚深微妙法,
9. 为什么而活着?为了哪天能够不屑再去想这个问题而活着吧。那个时候已经没有这个空闲,那个时候必定已有属于每一个人自己的答案。当我们学会无私付出,知足踏实,宽容快乐的时候,也许这个问题就不攻自破了。然后可能会觉得自己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变得像大家所说的那样,都是乐观些的想法,活着就要像个活着的样子,那个时候可能就可以用酷酷地方式说出“为了活着而活着”了吧,这样不也很好吗?我想,很多答案一直都会在自己的生活里,现在的我再也不说死了,[哪怕现在闹矛盾我妈骂我叫我去死,我都会说我不会去死了,囧~],我会为了自己所追求的而努力,就为了自己能够幸福而活着。同样的感觉也存在我这里,我相信佛教,经书上总能告诉我很多很多。但是我身在这个尘世中,有太多的世俗要考虑。有感情,有思想,要面对很多患难得失,面对很多的生离死别,压力大得接近崩溃的。又有多少人能理会到呢
10. 成功需要八个从不:从不放弃梦想,从不懈怠努力,从不遗忘友情,从不疏忽联系,从不错过信息,从不松开坚持,从不迷茫目标,从不三心二意。
11.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12. 与其说是别人让你痛苦,不如说自己的修养不够。
13.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14. 粗茶淡饭,清心静欲,生活简单了,人就快乐了;灯红酒绿,利欲熏心,生活世故了,人就变老了。欢笑增加的只是脸上皱纹,而烦恼却是刻在心上的皱纹!
15. 一心向善,不能恶事。感悟颇深啊: 向善除恶,以善心为思考的根本,以善缘为出事之基础。为人为善,人人皆可成佛!
16. 且破心头一点痴,十方何处不加持,圆明佛眼常相照,只是当人不自知。
17. 如果抱怨成习惯,心灵就像上了枷锁,没有一刻解脱。唯有放下抱怨,才能体会到生命的自在与幸福。
18. 一切皆为虚幻。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19. 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20.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1.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22. 惊而不乱。宠辱很难不惊,心惊则心动,动中有静,惊而不乱则具有别致之美。
23. 弥陀好念,勿虚彼国之金台;阎老无情,莫惹他家之铁棒。
24.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25. 佛言:人系于妻子舍宅,甚于牢狱。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情爱于色,岂惮驱驰。虽有虎口之患,心存甘伏。投泥自溺,故曰凡夫。透得此门,出尘罗汉。
26. 生气不如争气。愚蠢的人只会生气,聪明的人懂得去争取。人生中,处处皆有“气”,事事都有“气”。
27. 这个世间只有圆滑,没有圆满的。修行要有耐性,要能甘于淡泊,乐于寂寞。
28. 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29. 脾气越大身体越差,脾气越温福报越深;声音越大修养越差,声音越柔德行越厚;性子越急智慧越低,性子越稳智慧越深;妻子越贤夫祸越少,丈夫越仁妻子越美;子女越孝父母越安,父母越慈子孙越贤。做人要方,做事需圆;小事糊涂,大事清楚;小胜靠智,大胜靠德;能忍是聪,会让是明;凡事看开,一生幸福。
30. 人生四季,寒暑交替,静心体味生活的悲与喜,笑看起起落落。
31. 想不开时不如不想,想多了头疼,想通了心疼。不对机的时候,多说无益,沉默就是最好的解释。决定快乐的是心境,不是遭遇。
32. 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
33. 修行要有正知正念,不能盲修瞎炼,正知正念就是调整心态,心善一切善,心恶一切恶,善恶在心地,不在表面,一切看发心,看动机,动机善就是善,动机恶就是恶。
34. 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35.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36. 面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不起烦恼,这叫看破。你要知道,没有恒常,没有长久。顺境,要安心,逆境还是要安心。
37. 愿解如来真实义。
38. 推荐你一封信印光大师所写的,每人都应该看看,我读完感受这篇文章正与众生契机。简直与佛经没有差别。希望可以同沾法喜,共生极乐。
39. 命运不会亏欠谁,看开了,谁的头顶都有一汪蓝天;看淡了,谁的心中都有一片花海。只有春绿冬黄,你才能感受自然的交替;只有晴雨交错,你才能领略外界的变幻。走过一些路,才知道辛苦。登过一些山,才知道艰难。趟过一些河,才知道跋涉。跨过一些坎,才知道超越。经过一些事,才知道经验。
40. 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41. 学佛得智慧,建立真知正见。
42. 一切事物都是因缘所生,缘聚则有,缘散则无。能得失随缘,则心地泰然。
43. 逆境是成长必经的过程,能勇于接受逆境的人,生命就会日渐的茁壮。
44. 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45. 如果你种下一个念头,你收获一个行为。如果你种下一个行为,你收获一个习惯。如果你种下一个习惯,你收获一个性格。而如果你种下一个性格,你收获一个命运。"种下善的念头,一定会收获幸福的命运;种下恶的念头,一定会收获痛苦的命运。种下善念还是种下恶念取决于你自己。
46. 看人是好人,看事是好事,看境是好境,一切都是自己的心。
47. 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48. 人活的就是心境。人生的许多变数,取决于天、地、人三才的运转变化,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佳,则凡事自顺。人的一生,小事无数,你能计较多少?人生的大事也只能尽人事以听天命,常人岂能奈何?为小事而常介怀,不值;为大事而常悲戚,不该。所以,对于小事,要开心;对于大事,要宽心。
49. 红尘中,一个舍不得,耽误了多少人;佛法中,一句无所得,难倒了多少人。只不过,舍亦无所舍,得一无所得。佛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缘来是你,缘去是空,世间多少纷扰事,浮华落尽总随风。
50. 2年前我觉得活着好累,好压抑好想死,因为确实觉得活着很没意思,总是会问为什么要活着,活着是为什么。。还觉得只要是活着的人就应该会去想这些东西,没想过的简直就不是个正常智商的人。
51. 佛曰: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52. 希望你可以康复心病
53. 淡定,不是看破红尘,不思进取,它是经过岁月磨砺后的沉稳含蓄;淡定,不是不屑一切,不顾一切,它是历经世事变迁后的从容淡薄。淡定的人,善待生命,沉稳而不缺少热情;淡定的人,处事不惊,安详而不缺乏快意。淡定的人生,历尽沧桑,却依然呈现随遇而安的美丽淡然。
54.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55. 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56. 虽然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非要为了什么而活着,但是父母希望我好好的活着,我也不知道人类为什么而活着,我只知道我们是地球里的渺小生物,可能随时灰飞烟灭。我也不想去研究人类这么庞大的科学或哲学问题。
57. 如果你真正明白了人身难得,寿命无常,因果不虚,轮回痛苦,真正清楚了解脱的利益,你就会认识到修行的重要。
58. 参天大树挺拔耸立,枝繁叶茂,正是来自于深扎大地的根与干构成的三角形的支撑。所以,根死树必枯。
59. 惟独佛菩萨看得清楚,知道六道轮回怎么发生的,就是在这一念错误。
60. 、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61. 想开一些,大胆一些,放纵一些,就会慢慢发现乐观起来是很快乐的,活着是快乐点好还是压抑着好呢?很显然,当然我也有不大快乐的童年,被朋友背叛侮辱的经历,缺失校园生活阶段的大部分美好回忆,有着这样那样的一些阴影,等等等等,但是我喜欢画画,喜欢电动,喜欢美食,喜欢网球,喜欢微笑,喜欢逗人开心,还喜欢练肌肉。。我喜欢麦当劳,虽然胃病不得不戒掉,但想想病因也是因为它的时候就会苦笑恶趣味,我喜欢想太多甚至意淫,但经常因此失眠而鄙视自己,我曾经为了不让蹲下站起后头晕目眩而全身绷紧造成大脑缺氧昏迷,之后绷带,针线,皮筋了一个暑假,还掉了一颗牙,想想看当时好囧,我也曾喜欢过一个和我一样是男孩子的好朋友,他是我的初恋,也让我早早承担起了一个不小的压力,虽然这让我难过,说出来是一件会让我父母无法招架的事情。。。很多很多,但是这一切都是我活着的经历和回忆,千奇百怪,但是当若干年后的现在去想,却不是苦痛的,现在我已经变成这样了,以后又会变成怎样呢?想变的更好吧。。。活着就是为了体会这些,活着可以慢慢的去找答案,活着可以让自己懂事,变好,活着也很好。
62. 别说别人可怜,自己更可怜,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63. 我是一个感性过头的人,所以我更追求于精神生活,我想抑郁的人也都有类似的特点,也都是在悲观消极的时候才会更执着于这些永无止境竭斯底里的问题,而如果可以感觉到活着其实也不差时,那就自然明白我们为什么活着了,哪怕说不出来,哪怕还没有确切答案。不管快乐和幸福在每个人的心里有什么样的标准,它始终是我们所追求的吧,我们活着就不可能像僵尸一样行尸走肉,总是会有一些或多或少的追求。所以要踏实一点,精神回到自己身上,坚强一点,成熟宽容甚至开放点面对现实,好好去体会一次生活。后来我想为什么有些人根本没想过这些问题,或者不去追究这个问题,也许是因为有些比我们更踏实,更早成熟了。哪怕小时候真的所有人都会想不通这个问题都是正常的,更重要的是,之后该怎样去把握自己改变自己,之后的自己又会想些什么难题,变成什么样,了解到了更多的什么,一直下去,因为自己会不断进步不断变化。
64.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65.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66. Tags:自己很多
67. 一切痛苦的根源是自私自利,我执我爱。饶益一切众生,承办众生的利益才是快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