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7-05 11:26 2
千古遗志,方僧传世智慧。一卷开启,古今智慧,尽在其中。
1. 方孝孺的言论,充满智慧、人性和人民情怀,是我们学习和效仿的楷模。名言名句虽短,但内涵丰富,值得我们反复品味。作为读者,我们可以从方孝孺的思想和言行中找到启迪和安慰。
2. 意思是:凡是知道畏惧的人,一定是自身行为端正,说话有分寸,行为不冲动,偶尔有些出格的行为,也不会有太大的过失。
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4. 杨震说:“以前正因为我了解你的真才实学,所以才举你为孝廉,希望你做一个廉洁奉公的好官。可你这样做,岂不是违背我的初衷和对你的厚望。你对我最好的回报是为国效力,而不是送给我个人什么东西。”
5. 杨震立刻变得非常严肃,声色俱厉地说:“你这是什么话,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你怎么可以说,没有人知道呢?没有别人在,难道你我的良心就不在了吗?”王密顿时满脸通红,赶紧像贼一样溜走了。
6. 知足者常乐,安分者常安
7.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8. 晚上,王密前去拜会杨震,俩人聊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已是深夜。王密准备起身告辞,突然他从怀中捧出黄金,放在桌上,说道:“恩师难得光临,我准备了一点小礼,以报栽培之恩。”
9. 心有敬畏,行有依归,有敬畏心,才能坚守正道、襟怀坦白,堂堂正正、清清爽爽。反之,心无敬畏,有若堤溃,内心的闸门被撞开,浊浪斜出、恶水横流,都势在必然。
10. 志当存高远,慎始以成萃
11. 理善而行否,则反是为否
12. 人是需要有一点精神的,如果说坚定理想信念,是一种崇高的追求,那么,保持敬畏之心,则是一种底线的坚守。无论是谁,都至少应敬畏三样东西:法、理、情。
13. 君子之道,言不信则行不果
14. 杨震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他任荆州刺史时发现王密才华出众,便向朝廷举荐王密为昌邑县令。后来他调任东莱太守,途经王密任县令的昌邑时,王密亲赴郊外迎接恩师。
15. 人无不可与交者,但以道相投而已
16.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17. 君子慎独
18. 志者,道之之纲也,法之之脊也
19.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20.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难于法之必行
21. 可是王密还坚持说:“三更半夜,只有我知,你知,不会有人知道的,请收下吧!”
22. 德行恬淡,非卑无以轻高
23. 君子志道以恒,非以恒志道也
24. 明朝方孝孺说:“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偶有逾矩,亦不出大格。”
25. 士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6. “杨震四知”一直被后人视为“慎独”的典范,昭示的正是敬畏的力量。
27.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28. 礼之用,和为贵
29. 志在四方,心在万里
30. 希望大家都能像方孝孺一样,志在四方、心在万里,不断努力、追求卓越、为人民服务,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31. 兼济天下,治乱自若
32. 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