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7-05 07:32 2
智慧启航,思维领航,人生漫漫。在科技浪潮的冲刷下,我们的每一次思考,都承载着无限的可能。且看今朝,谁主沉浮?
1. 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是学历,不是大学的学历,是读了多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就是这个道理,行万里路是阅历。
2. 读书范围尽可以宽泛一些。很多知识都是相通的,非专业内的书籍,往往更能突然触发你的灵感,让你尽情享受视野开阔后的愉悦和欣喜。
3. 生活是不公平的,但你需要硬着头皮面对它。
4. 喜欢的书不要粗读。第二遍要研究道道。
5. 家长和学校有时会犯拔苗助长的错误,认为是世界名著,是文学精粹,就想买来给孩子读,却根本不理会适不适合孩子,孩子能不能消化。
6. 离开学校后,我们若能每天保持看书一至两小时,足可改变自己一生。透过书本我们不但可以渐渐提升个人投资水平,更可改善个人素质。
7. 你的思想会影响你的行为。
8. 成功的人总能找到别人看不到的机会和可能性。
9.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10. 所谓习惯者,非必写字、读书,然后谓之教育也。扫地亦有教育,揩台亦有教育,入厨下烧饭亦有教育。总之,一举一动,一哭一笑,无不有教育。
11. 首先阅读量要大,每天最少两个小时,即便是消遣,也要读,到一定的时候就有用了。
12. 罗丹在欧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诗人但丁在欧洲上的地位。罗丹和他的两个学生马约尔和布德尔,被誉为欧洲雕刻“三大支柱”。对于现代人来说,他是旧时期的最后一位雕刻家,又是新时期最初一位雕刻家。他的一只脚留在古典派的庭院内,另一只脚却已迈过现代派的门坎儿。可以说,罗丹用他在古典主义时期锻炼得成熟而有力的双手,用他不为传统束缚的创造精神,为新时代打开了现代雕塑的大门;当年轻的艺术家们蜂拥而入向前跑去时,他却已入衰迈之年,他走不动了。他的创作对欧洲近代雕塑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13. 一本书,两扇门,里头藏着小小人。小小人,故事多,讲了一个又一个。又好看,又好听,多读好书变聪明。爸爸妈妈也来看,还请我当小先生。
14. 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罗丹
15. 学海无涯,每天都要学习。
16. 罗丹进的美术工艺学校是蓬巴杜夫人所宠幸的画家巴歇利埃在1765年创建的,学生在这里学习装帧艺术和制图。在这里他遇到了终生敬仰的启蒙老师荷拉斯·勒考克。勒考克是一个普通的美术教员,但他一开始就鼓励罗丹忠实于真正的艺术感觉,而不要按照学院派的教条去循规蹈矩。也许正是这种教导影响了罗丹的一生。在此期间,他常去卢浮宫临摹大师的名画。由于买不起油画颜料,罗丹转到了雕塑班,并从此爱上了雕塑。勒考克又介绍他到当时法国著名的动物雕塑家巴椰看事物,把经历当成一个经验,最后也是成功的,因为人生就是经验的累积。
17. 年轻人读书:
18. 读书原为修身,正己才能正人正事;不修身不正己而去正人正世者不是盗名欺世;把念过的书能用上十之一二,就是很了不得的人了。读多了反而累人。
19. 好书给人一种能量。读一本好书就像拉开抽屉一样,你首先注意到的一定是最绚丽、最醒目的东西,等你沉下心再去读一遍时,你会发现其中的奥妙。
20. 未知的领域最值得探索。
21. 有一些书与其读不如不读,不如看看天上的太阳,不如看看天上的月亮,因为太阳和月亮也许会告诉我们更多更深刻更美好的道理。
22. 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23. 读书那会,想当播音员,后来路走岔了,一路疯癫,无法回头。却一直盼望有一天可以坐下,好好聊聊天。我能想到最幸福的事就是听我的嘉宾讲他的故事。
24. 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
25. 粗鄙的心灵是配不上优雅的汉语的,但优雅的汉语却能拯救那些日益粗鄙的心。因此,我希望有更多的读者,愿意交出自己的心,为优雅的汉语而沉醉。
26. 我希望我三十岁的生活:尽可能对人们做些简单而有用的善事,做一份真正有用的工作,最后休息、享受大自然,读书,听音乐,爱戴周围的人。
27.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只需要不断耕耘,才能开花结果。
28. 中国知识分子总是把道德观放在第一,我也算是读书人,也曾经承袭了这样一种道德优越感,但后来我慢慢反思,一个人做人很好,和他能否担当责任,是两回事。
29. 在美国读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还可以这么简单,而且简单得充实快乐。现在我只要出门应酬都会不自然地换算,如果没有出来我可以读多少书。
30.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读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31. 凡圣贤经书,一言一事,俱有至理,读书时便宜留心体会,此可以为我法,此可以为我戒,久久贯通,则事至物来,随感即应,而不待思索矣。
32. 思考不是为了赢得论辩而是为了获得理解。
33.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34. 书读得好就要越读越薄,书从实践中来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这样才不会读死书,也只有这样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并步步提升自己。
35. 阅读里面可以找到很多答案,可以让你一下子到另外一个空间里去,包括别人的世界里,然后去跟自己做一个平衡和比较,阅读是一个自己和自己的方式。
36. 为提升人生境界而读书,我们必然享受到心灵飞扬的“仙境”体验。如果你坚信自己能够成仙,那仙境便不远了——只要不懈地在字里行间修炼着自己。
37. 时间是最忠实的朋友,最不屈不挠的伙伴。
38. 自然世界如此浩瀚,它自身构成的是一本奥义书。自然风光是自然世界,也是文学作品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让小孩去读那些没有风景的作品是非常糟糕的。
39. 在一个人有思想以前,他就是一只动物。
40. 读书和学习都是在和智慧聊天,用别人的经验,长自己的智慧,你的有些思想来源于此,有些见解也来源于此。并且还能医愚,你的视野会更远更开阔。
41. 人要恋爱,也要读书,可悲的是读书的时候忘记恋爱,恋爱的时候又忘了读书。前种情况让你呆板麻木而缺乏激情,后种情况使你激情过盛而陷入疯狂。
42. 如果读一本书,找不到一些词、句子、段落,使你想抄下来,记下来,那么这本书基本就是一本没有文脉的书,那么就让它到它该去的地方吧。
43. 罗丹生于一个贫穷的基督教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警务信使,母亲是穷苦的平民妇女。罗丹从小喜爱美术,其它功课却很糟糕。在姐姐玛丽的支持下,失望的父亲不得不同意把他送进巴黎美术工艺学校。姐姐玛丽靠自己挣得的工钱来供给他食宿费,因此罗丹从小就深深地敬爱他的姐姐。
44. 阅读是一种心情需要,应该伴随人的一生,所以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会随着年龄、阅历、生活境况的不同,变换着自己的阅读趣味。
45. 提升文学素养是一辈子的事,是伴随终身的,既急不得,又松不得。读书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读好人生这本大书;写作是重要的,做人也同样重要。
46. 把握当前,不迷失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