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6-23 20:43 5
在浩瀚的宇宙中,一颗名为“希望”的星球,正以其独特的光芒,诉说着一段关于勇气与梦想的传奇。这里,每一颗星星都承载着生命的奇迹,每一片土地都孕育着无尽的希望。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一个崭新的篇章即将展开……
1. 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曾国藩
2. 患在略识世态而又怀一肚皮不合适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寡合。——曾国藩《曾国藩全集》
3. 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4.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曾国藩
5. 事莫待来时忍,欲莫待动时防。即来思隐,即动思防,如火炽水溢,障之甚难。 ——曾国藩
6.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曾国藩
7. 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而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炫彼夺,而大不可。——曾国藩
8. 于汉宋间,折衷一是;以江海量,翕受群言。
9. 大约凡作大官,处安荣之境,即时时有可危可辱之道,古人所谓富贵常蹈危机也。——《曾国藩书信》。
10. 水不能不遇风,长川巨浸,泓澄无底,虽大风不能使之浊。心不能不应物,欲尽理明,表里莹彻,虽酬酢万变,不能使之昏。无风则清,有风则浊者,尘滓之伏于下也;静之则明,动之则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11.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
12.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曾国藩
13. 无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14. 大抵看书与读书,须划分为两事,看书宜多宜速,不速则不能看毕,是无恒也;读书宜精宜熟,而不能完,是亦无恒也。——《曾国藩家书》
15.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16.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曾国藩
17. 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曾国藩
18. 圣贤成大事者,皆从战战兢兢之心来。
19. 气为心害,养心当先制气。诸葛长青:制怒,制怒,怒火烧心,后果严重!
20. 天下事无所为而成者极少,有所为有所利而成者居半,有所既有所逼而成者居半。——曾国藩
21. 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22. 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曾国藩
23. 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曾国藩
24.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曾国藩家书》。
25. 君子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况兄弟乎?——《曾国藩家书》
26. 纶綍褒崇迈古今,生而旗常,殁而俎豆;忠诚浩气塞天地,下为河岳,上为日星。
27. 文人富贵,起居便带市井。富贵能诗,吐属便带寒酸。——曾国藩
28. 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29. 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曾国藩家书》
30. 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曾国藩
31. 两点金焦,劫后山容申旧好;万家食货,舟中水调似承平。
32. 无恒者,见异思迁也,欲求长进难矣。——曾国藩
33. 学贵有常,又贵日新。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
34. [看一个家族的兴败,看三个地方]第一,子孙睡到几点,假如睡到太阳都已经升得很高的时候才起来,那代表这个家族会慢慢懈怠下来;第二,看子孙有没有做家务,因为勤劳、劳动的习惯影响一个人一辈子;第三,看后代子孙有没有在读圣贤的经典,"人不学,不知义,不知道"。——曾国藩
35. 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曾国藩
36. 可见年无分老小,事无分难易,但行之有恒,自如种树畜养,日见其大而不觉耳。
37. 人之精神,贵藏而用之,苟炫于外,鲜有不败者。——曾国藩
38. 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曾国藩
39. 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繁华看精力。
40. 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41. 莫苦悔已往愆尤,但求此日行为无惭神鬼;休预怕后来灾祸,只要暮年心气感召吉祥。
42. 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平必有恶而无善。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会以诬善良,鬼神必殛之。
43. 大抵浮生若梦;姑从此地销魂。
44. 米已成饭,米已成炊,只好听之罢了。
45. 冯唐易老,雍齿且侯,三字故将军,四马短衣春射虎;左抱宜人,右弄孺子,孤山林处士,芦帘纸阁夜谈龙。
46. 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47.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曾国藩 《曾国藩家书》
48. 欲为君子,非积行累善,莫之能致。一念私邪,一事悖戾,立见其为小人。故曰:"终生为善不足,一旦为恶有余。"
49. 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灾星。——《曾国藩家书》
50. 静坐自我妄为,读书即是立德。——《曾国藩家书》
51. 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52. 观古今成大事者,无不有人相助相扶,力单者无以成大业。
53.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