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读书名言荟萃,智慧之光汇聚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5-18 11:38 0


1. “没有书,生活是一种误解。”

2. 他的邻居家里很富有,一到晚上好几间屋子都点起蜡烛,把屋子照得通亮。匡衡有一天鼓起勇气,对邻居说:“我晚上想读书,可买不起蜡烛,能否借用你们家的一寸之地呢?”邻居一向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恶毒地挖苦说:“既然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3. “读书就像旅行,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拓展我们的思维。”

4. 匡衡就是这样勤奋学习的,后来他做了汉元帝的丞相,成为西汉时期有名的学者。

5. 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孟德斯鸠

6.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7. 能够不断地从已读过的书中吸取精神力量。巴金说:“我现在跟疾病作斗争,也从各种各样的作品中得到鼓励……即使在病中我没有精神阅读新的作品,过去精神财富的积累也够我这有限余生消耗的。一直到死,人都需要光和热。”

8. “读书只是切身行动中的一种,方法的主要部分在于思考。”

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0. 温故而知新。通过回忆,将过去读过的书拿出来一点点地咀嚼,就象牛反刍一样,能进一步消化吸收。每回忆一次都会有新的理解,新的认识,新的收获。

11. 唐·杜甫: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清·郑燮: 读书数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明·杨继盛《言志诗》: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 唐·颜真卿《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宋·刘过《书院》: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宋·陆九渊《读书》: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唐·韩愈《劝学诗》: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 民国·熊伯伊《四季读书歌》春:春读书,兴味长,磨其砚,笔花香。读书求学不宜懒,天地日月比人忙。燕语莺歌希领悟,桃红李白写文章。 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12. “读书是最好的投资,知识是最优秀的资产。”

13.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须从易而难,由浅入深。”

14. “读书好比在交朋友,如果你认为这本书让你不舒服,就离开它。”

15.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6. “不读书的人和不会读书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17. 原来他的读书法就是静坐在那里回忆曾经读过的书。这样有许多好处:

18. “有书为友,虽远不怨,有友如此,何求不谏。”

19.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写作使人精确。”

20. 这篇寓言写了匡衡少年时读书的两件事,一件是凿壁偷光,一件是借书苦读。他赞扬了匡衡勇于战胜艰苦的条件,勤奋的读书的精神;为我们树立刻苦读书的好榜样。

21. “读书不需要别人认同,只需享受和学习其中的智慧,印证自我成长的过程。”

22. “读书并不是为了学习得到什么,而是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什么才是重要的。”

23. 不受条件限制,可以充分利用时间。巴金列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列宁格勒长期被德军包围的时候,有一位少女在日记中写着“某某型,《安娜·卡列尼娜》”一类的句子。当时没有电,也没有蜡烛,整个城市实行灯火管制,她不能读书,而是在黑暗中静坐回忆书中的情节。托尔斯泰的小说帮助她度过了那些恐怖的黑夜。另一个例子是他自己在十年内乱中的亲身经历。他说:“‘文革’期间要是造反派允许我写日记,允许我照自己的意思写日记,我的日记中一定写满了书名。人们会奇怪:我的书房给贴了封条,加上锁,封闭了十年,我从哪里找到那些书来阅读他们忘了人的脑子里有一个大仓库,里面储存着别人拿不走的东西。”这两个事例说明,在一切不具备正常读书条件的情况下都可以“读书”。

24.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2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26. 匡衡读完这些书,深感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他想继续看多一些书的愿望更加迫切了。

27. 读书使人充实,理想使人深邃,交谈使人清醒。——富兰克林

28. “读书是一次心灵的修炼,也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

29.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由于家里很穷,所以他白天必须干许多活,挣钱糊口。只有晚上,他才能坐下来安心读书。不过,他又买不起蜡烛,天一黑,就无法看书了。匡衡心痛这浪费的时间,内心非常痛苦。

32.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33. 匡衡回到家中,悄悄地在墙上凿了个小洞,邻居家的烛光就从这洞中透过来了。他借着这微弱的光线,如饥似渴地读起书来,渐渐地把家中的书全都读完了。

34. 读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断学习与成长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正如《朱子语类》中所说:“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须从易而难,由浅入深。”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耐心和恒心,从最基础的开始,逐渐提高自己的阅读水平,才能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智慧和精髓。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不懈追求知识与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