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8 09:49 5
漫步星云,道家长智,人生指南。在这浩瀚的宇宙中,智慧之光犹如灯塔,照亮前行的道路。
1. 道家思想是自然之道,人要尊重和敬畏自然,而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要明白自身的局限性,顺其自然才是最好的。老子说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在自然面前人人平等。庄子说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了解生命和自身的局限性,是一种至德的表现。一方面,老子和庄子的很多思想,充满了智慧,对人性和大自然的规律都有非常深刻的洞见,但另外一方面,也束缚了人作为独立自由个体,突破自我、改造自然的冲动和能力。道家文化在当代仍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来自于道家传统的内在生命与时代精神相契合。
2. 行善而不争,可以为圣人。
3. “蝴蝶效应”。人体本身就是一个有机世界,我们都听说过蝴蝶效应,就是在大洋的这一岸,蝴蝶振翅,引发整个大洋气流改变,大洋彼岸可能就出现海啸了。人体也是一样,打喷嚏、流眼泪,有可能就是身体里某项大的功能出现问题了。因此如何把我们的个体生命当作整个科学系统去调养、去平衡,是非常关键的。
4. 守常安命,相安无事。
5.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6. 顺应四时。我们身边不乏这样的现代人:夏天,拉着厚厚的窗帘,在温度很低的空调房间里办公,不知窗外艳阳高照;冬天,房间里暖气很足,对大自然的冰天雪地没有概念;锻炼,就是坐几十层电梯,到健身房去跑步;吃饭,就是胡吃海塞,然后再大把吃减肥药。现代人把简单的生活复杂化了,变得不再朴素。其实健康是一件最朴素的事情,它需要一种智慧,尤其需要一种敞亮的心情。
7. 声名无望,自安其乐。
8. 不可行己之事,非他之事不为。
9. 到了秋天,你能像杜甫那样:“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感受秋风秋叶从你心上扫过,一眼望断千古,你能够有宋玉那样的悲伤,你就会多一份珍惜。
10. 柔,就是阴柔、柔弱、柔韧柔首先是生命的特征: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人和草木都一样,有生命的时候,身体都是柔的,死了以后身体就会慢慢变僵硬。一定做到;有一定的威严性;不喜欢出风头,不会说大话、粗话;一定要有主见 ,有看法 ,有经验, 有知识; 通常很会办事的人,在这个社会很吃香,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做事和人际关系都弄得很好的属于待人处事好的一面 而另一种,他的人际关系一般,喜欢利用人际关系去完成自己要做的事,这种人很聪明,心也是最难摸透。
11. 宁毁一切,不做无益之事。
12. 中国形上学的主要概念范畴,如:道、理,有、无,虚、实,动、静,常、变等,多来自于道家。正是通过对这些范畴的解释,中国哲学才呈现出丰富的思辨色彩。历史是由少数人创造的,而道家思想更鼓励我们做大多数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自然之道,物极必反也是自然之道,道家思想更注重生存智慧,对自我的欲望保持克制,耐心等待自然时机,顺势而为,当然这些都没有错,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智慧的。动之徐生,也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法则。道家要人做事不暴不躁,不乱不浊,一切要悠然徐生,慢慢地来。态度从容,怡然自得,千万不要气急败坏,自乱阵脚。
13. 无不可为,唯不可为傲。
14. 道家的政治智慧,主要通过无为与自然两个观念而展开。庄子一方面寻找处世的方法或技艺,另一方面,如庖丁解牛故事所表现的,又将此种技艺提升到道的层次,从而赋予苦难的生活以艺术精神,在与世俗相处的同时保持心灵的独立、自由与静定。水静下来才会清澈,才能映照世界。人心也是如此,只有人心静了,人才能真正做生活的主人,细细品味生活。而慢是静的前提。道家思想中,尤其是庄子的道家思想中,有很多故事都讲述了这样的道理。比如楚王让庄子去辅佐他,而庄子说,他宁愿像乌龟一样在烂泥里面打滚,也不愿被放到庙堂上被人宰割,求生欲望很强。这当然是因为,庄子生活在战国时期,当时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每个人都对生命充满了敬畏,也希望保全自己的生命,这是一种生存本能,是可以理解的。
15. 是指人要以大地为法则。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健康就是顺应这个规律。春天,大地阳气升腾,地力恢复,人就要去耕种,去顺应百花生长。夏天,万物蓬勃、葱茏、茂盛,人体与整个大地都处在一种"旺盛"的状态之中。秋收冬藏,秋天果实成熟,是收获的季节,我们讲的"贴秋膘",就是说要在这个意味着成熟的季节及时修身养性。冬天,一场大雪覆盖大地,整个地力进入滋养休息的状态,为来年的恢复做好准备。
16. 和为贵,细水长流。
17. 缘木求鱼,缘木同居。
18. 善乃为善,非善乃为善。
19. 如果我们真能安安静静地身处碧山之中,像辛弃疾说的那样:“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你与青山对视,能够看出青山别有的韵味来,那你就融进了山岚。如果你能够和朋友在这个地方审美,不是进音乐厅里听人造的管弦乐,而像李白说的“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中。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这一切怦然入心,你就与自然融合了。
20. 融入大自然。中国人与自然之间,有一种天生的亲密。在这件事情上我们不妨效仿古人,多去外面世界看一看,春花秋月,就会从你的生命中穿行而过。
21. 人生八苦,欲求无苦。
22. 人与自然和谐。说的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按照这样的规律,顺应整个自然的`调理,才是最健康、最智慧的。眼下,大家经常提起"中医养生"。中医并不是中国之医,而是中庸之医。它讲究的是调和,是系统中的平衡,是循环调理。它不会治标不治本,不会看到一个表象攻其一点。
23. 法:效法。道家养生讲究的是效法和顺应自然,顺应四时,返璞归真,健康就是人与自然的匹配和顺应。
24. 万物皆有道也。
25. 不恼起仇,明理胜怨。
26. 在春天的时候,我们可以像李白说的那样:“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如果人们都能这样清风明月,宁静地去看看烂漫山花,那你的心情也会如花绽放。
27. 忍让受辱,道家之美也。
28. 静心修行,通达自然。
29. 热爱自然与人生。同时,想要健康,很重要的一点是要“热爱”。要对春花秋月保持一种纤细的敏感,保持孩子一样的天真,那么这些古诗文中描绘的境界,就会来到你的身边。嵇康说:“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一个人,手上挥着琴弦,眼睛随着归鸿断雁消失在天边的时候,就会“仰观天地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它表达出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与方式,我们看着这些古人,他们健康而朴素,他们自信而蓬勃,他们怀着孩子一样的明亮与天真,在千古之前以他们的方式启迪着后人。
30. 夜晚,我们能够仰头看一看繁星朗月,用心体会张若虚的追问:“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我们如果真有这样的追问,那么月进人心,你就会变得疏朗和明亮。
31. 我国的文化博大精深那么道家中的人生智慧,都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我们一起来聊聊看吧。
32. 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一高度概括而精辟的语言,可谓道教思想精华之所在,不仅是千古不易的做人做事、证道的法则,更是颠扑不破的养生之道,深刻地揭示了人们“回归自然、天人合一”的自然大道。
33. 返璞归真。为此,拒绝喧嚣,复归宁静,拒绝奢华,返璞归真,这大概是我们现代人能够做到的一种养生的功课。当整个世界都在用加法的时候,健康是需要用减法的,要学会剪掉繁复的外在东西,以最简单的方式顺应自然。
34. 心静方能悟道。
35. 遵循自然法则。你看所有的植物,都要进行光合作用,人也一样,经常去接接地气是最健康的事情。让我们回到一种赤子之心,婴儿状态就是最健康的。没有孩子的时候我不懂,为什么总是听说小孩子缺钙,而且吃了各种钙还缺?自己有了孩子以后才知道,原来,吃了钙最重要的是要到外面晒太阳!不晒就吸收不了。这是多好的例子啊,一个婴儿的生长,是最接近本初的那种植物和动物的状态,人类就是一种哺乳动物,我们在世界上生存的法则,和所有动植物一样,不要人为去打破这个法则。让我们回到一种和自然更亲近、更融合的状态,而不是更防范,更抵御。
36. 须索是非,不贪名利。
37. 亲爱的读者,如今社会快节奏,我们常常忽略了内心的宁静与平和。道家提出的做人之道,告诉我们心静才能悟道,心境平和才能追寻真正的幸福。在追求人生价值的道路上,我们需要守常安命,相安无事;在与他人相处中,忍让受辱与和为贵的道理不可忽视。让我们学会退让,学会包容,与周围的人们和谐相处。面对困难与挑战时,静心修行,通达自然,不恼起仇,明理胜过怨。道家的智慧如同漫步星云,给予我们指引与启迪。愿我们都能从中得到一份心灵的宁静与安定,真正活出自己的人生。
38. 为什么大地会遵循这样一个节序呢,这就是地法天。春天百花盛开,是因为天上下雨;夏天万物葱茏,是因为阳光最酷烈;秋天果实成熟,经过了春生、夏长,到这个时节自然就该收获了;冬天万物休养,是因为天上下雪,覆盖大地。
39. 太虚其体,不可状。
40. 对现代人来说,这个天地固然,但我们就是不去,我们总是封闭在喧嚷的都市中,怎能有王维的心境,看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我们怎么能够“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古人的心能安静到桂花落地都听得见。
41. 天道无亲,常法可依。
42. 超脱自我,与道为伍。
43. 顺应物序。人身上的肝胆肺腑,各种经络,都有其最活跃的时间与规律。无非就是按照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种中国古人最朴素的方式去做。只要顺应这个物序,吃什么补药都不如食补最健康;做多少护肤美容,都不如睡足觉最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