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8 08:26 0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四大法宝驱魔影,西游正义映千秋。今番再启征程,且看英雄豪杰,如何书写新的传奇。
1. 了解神圣永恒的事物,可适当地称为‘智慧’,对俗事的了解只不过是‘知识’罢了。
2. 通常发生下列这种情形:当一个人经历过坏医生的诊疗后,他连好医生也不信任了。
3. 这只从石头中风化而来的猴子,原本不属于“五仙五虫”十类之内的,可是纵观他成长过程中身份被一次次“推翻——重建”的过程,他把“妖、人、神、仙、佛”五仙的身份都一一演绎一番。到了佛的境界,已是四大皆空,心中无一物,至于身份界定的那种限制,已在万事皆空的心中不存在了。“斗战胜”代表的只是他成佛前的功绩,“佛”才是他生命的终极演绎。我们没有猴子这样伟大,逃脱不了“不断推翻自我,再实现自我”的循环模式,这种不断否定、怀疑自己的变化是从哪里来的?是对于生命的不断感悟,还是对于成长的一种感激?无论它从何而来,我们都在这样循环往复重建自我的过程中慢慢长大。我们不能长生不老,生命总有一天会被推向终点,但是有限的生命正是在这种不断实现自我的过程中被无限扩张,无限延伸
4. 没有信仰、不忠厚、爱撒谎、不考虑到来世的人,将可能做出种种邪恶的行为。
5. 到老年还一直保持良好品德的人是快乐的,信心坚固的人也是快乐的。得到智慧的人快乐,不做恶的人也快乐。
6. 愚笨的人得到知识和名誉对自己毫无益处,不但损了他的幸福,而且还会使他刚愎自用。
7. 愿所有的众生,内心快乐。不论我们看不看得见他们,不论他们在远处或周遭附近,已出生或尚未出生!
8. 在急躁的人群中要容忍,在凶暴的人群中要温和,在贪婪的人群中要慷慨。
9. 莲花生在被人遗弃的废物和污泥中,仍然放出悦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爱欲强烈的人群中,而能散发著智慧的光芒。
10. 甚至当一个人拥有快乐时,这快乐仍然无法永远持久。
11. 禅定不生于缺乏智慧的人,智慧也不生于没有禅定的人,同时有了禅定和智慧就接近没有烦恼的境界了。
12. 一六○、有活力,常思考,行为清净,明辨是非,自我约束,依照真理生活,警觉而不放逸的人,必定会更健康。
13. 财富会毁灭愚笨的人,但不能毁灭想断除烦恼的人,当愚笨的人渴望财富时,他不但害了自己,同时也损了别人。
14. 不要轻视小恶,以为我不会受报应。水瓶是由小水滴滴满的。愚笨的人不断地做出微小的坏事,日子久了,整个人就充满了邪恶。
15. 胜利者招来怨恨,失败者生活在苦恼中。宁静的人舍弃胜败,所以平安幸福。
16. 一五○、过著粗衣淡饭的生活,节制你的欲望,减少你的需要,在这种没有烦虑的适度生活里,你将可以发现满足。
17. 假使有人说你的坏话,你不需要心怀恶意、愤恨、轻视或者对他们不满。
18. 痛苦的根源是私欲,无论企求快乐,报复,或只企求长寿的欲望,都会导致痛苦。
19. 财富会毁灭愚笨的人,但不能毁灭想断除烦恼的人;当愚笨的人渴爱财富时,他不但害了自己,同时也损了别人。
20. 不要轻信别人的道听涂说,不要相信谣言,不要绝对信赖一般书籍。
21. 服务社会有四项原则:慷慨施舍;体贴的言谈;互相合作;行为合乎时节而且彬杉有礼。这四项原则宛如车子的轴,能使车轮转动。
22. 纵使天上下金雨,仍不能满足感官的欲望。感官的欲望没什么快乐可言,只有痛苦。
23. 讲话有分寸,谈吐婉转,言之有理,那么你讲的话就会美妙动听。
24. 唐僧作为一代高僧,的确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正因为他的过分"善良",又是非不分,人妖不辨,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妖怪所欺骗,利用,差点误了取经大事比如其中家喻户晓的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唐僧就被先后化身为村姑,老头和老太的白骨精所欺骗,而去责怪孙悟空滥杀无辜
25. 为了追求快乐,而把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便会受到怨恨的困扰,而无法摆脱怨恨。
26. 不可只依据逻辑、推论、或事物的外表来决断事理。
27. 常思索苦恼的来源,善于约束自己的感官,饮食有节制,充满信心和干劲,就不会被邪魔所击败,宛如大山岩不会被风所动摇。
28. 甚至像这见解这么完美而没有负担,如果你贪执了它,那就是你没有了解。所有的教诫都是像一条木筏,是用来渡过河流,而不是供人执取的。
29. 服务社会的人容易跟别人相处,乐于助人而且了解对方的需要,大方又有耐心地教导他人。这种大善人将来一定得到好报。
30. 这一本书的英文部份,是柏达收集多年,细心挑选而来;中文部份则出自他的翻译,信达雅三者兼备,其中有不少令人赞叹的神来之笔。
31. 宇宙间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圣者不但解释生成原因,而且也说明每一件事物的消灭情形。
32. 只要是醒著,无论行、住、坐、卧,一个人就应该保持著这种慈悲的胸怀。
33. 从今天开始,一个人应当努力改进他的心智,因为我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亡。
34. 信赖你自己,除了自己之外,还有谁能做你的依靠。
35. 疾病有两种,身体的疾病和心灵的疾病,有的人身体似乎可以一年,两年甚至一百年或更多年不生病,可是在这世界上,除了心智没有被污垢的圣者以外,心灵能够片刻不生病的人,实在太少了。
36. 在所有的礼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贵。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最佳。在所有的快乐中,真理的喜悦最大。拔除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恼。
37. 聪明的人说:铁、木头和麻绳所做成的枷锁,并不是坚固的束缚,迷恋珠宝、耳环、妻子才是最坚固的束缚。
38. 乔达摩的弟子们:你们要好好觉醒,不论白天和夜晚,常常想念完美的圣者——佛陀。
39. 智慧是从禅定产生的,没有禅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40. 《西游记》是大家都十分喜欢的一本书小说通过唐僧师徒取经路上发生的一个个惊险曲折的故事,表现了主人翁敢闯敢拼的大无畏精神和侠肝义胆书中的人物个个都栩栩如生,不管是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还是各具神通的神仙妖魔,在我眼里都是如此亲切,如此可信,如此活灵活现
41. 柏达的‘释迦金言集’即将出版问世。这对于喜欢欣赏他作品的人来说,自然是令人兴奋的消息。
42. 聪明的人,无论快乐或痛苦,都不会过度地表现他的感受。
43. 好人不贪执任何事物。他只谈论高尚的事,而不追求爱欲和享受。无论他遇到快乐或痛苦,智者总是不过于得意或哀伤。
44. 寻找别人过失,而且容易发怒的人,苦恼越来越多。离开没有烦恼的境界也越来越远。
45. 只说好话而没有实行是毫无结果的,这好比一朵美丽的花,徒具颜色而没有芳香。
46. 三○、愿我努力精进,勤奋不懈。愿我能宽容,能容忍、宽恕别人的过失,愿我能信守自己立下的诺言。
47. 不是从今天才开始,早在古代就已经这样传说了:沉默的人受到毁谤;话太多的人会受到毁谤;话太少的人也受毁谤;世界上没有不被毁谤的人。
48. 不讲粗恶的话,不伤所有的众生,依照佛陀的告诫实行戒律,饮食有节制,在宁静的地方生活,专心致力高尚的觉知,这就是佛陀的教诲。
49. 猪八戒有力气,能干活,性情憨厚打仗时,又是孙悟空的一个得力帮手但是在猪八戒身上,缺点和毛病也是表现的非常明显突出他贪吃,怕困难,对取经信念不坚定一遇到挫折,就想分行李散伙,回高老庄做女婿去他还有点自私:取经路上,偷偷攒了几钱银子,藏在耳朵里他还有点狡猾,有时撒点谎,在唐僧面前编排些孙悟空的坏话但由于笨拙,往往又弄得自己上当吃亏不过话又说回来,唐僧在几个徒弟里最喜欢的就是猪八戒了,也许就是因为猪八戒的奉承,拍马屁有关吧!但这一点又说明他很会随机应变
50. 教导别人应先以身作则。约束自己以后才能约束别人。约束自己实在难呀!
51. 当罪恶的行为还没有成熟时,愚笨的人视罪恶的行为如同甜蜜。可是当他的行为成熟时,他便有了忧伤。
52. 撒谎是罪恶的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出现臭味,他所说的话语,不为人喜欢,而且受别人轻视。
53. 人们爱戴忠于真理,态度良好,言而有信,对职位负责的人。
54. 在充满愤恨的人群中不怀丝毫的恨意,生活才能够快乐。
55. 不嫉妒、不贪婪、没有私欲,在所有情况下,内心都持有那份宁静,这就是高尚!
56. 教师在讲解以前,应该先研究学生的心理倾向。
57. 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存
58. 假如手上没有伤口,你就可以用手来拿有毒的东西,毒素不会侵入没有伤口的手。同样的道理,没做坏事的人,不受恶报。
59. 不学习的人,宛如老牛,肉虽多,却没有智慧。
60. 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信心是最好的品德。
61. 读诵圣典虽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除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确的智慧,心里没有挂碍,不贪恋今生和来世,便是启发心智的实行者。
62. 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里拿著棍子赶著牛群到牧场。
63. 假如一个人活了一百岁而没有真实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规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静的功夫。
64. 尽管美猴王在“花果山福地”过着无忧无虑的快乐日子,这种快乐依然不能让它对“生老病死”视而不见,随着三五百年时间的流逝,预示着他离生命的终点也越来越近,对生的无限留恋使他对死产生了恐惧,也许使猴王害怕的并非死亡本身,而是他不服“将来年老血衰,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他所留恋的是那“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的无量之福”。为了摆脱死亡的约束,他开始为作一个能够躲过六道轮回的“佛、仙、神”而努力。他的磨难也就从这里开始了。
65. 不要轻信你自己的猜测,不要因为和你的意见相同而就加以相信,不要随便轻信权威。
66. 情绪不稳定,不能被人信赖又不善待朋友的人,健康情况将大打折扣。
67. 感谢成长吧!《铁皮鼓》中的奥斯卡因看到了生活中的丑恶而不再长大,最终还是被成长中遇到的美好感化地再次成长起来。就在这样不断地变化中,我们在不断地体会成长地过程,经历过,拥有过,才能懂得……
68. 小说还通过一连串惊险,曲折的故事,刻画了众多妖魔鬼怪和神仙,这些角色个个都有鲜明的性格特点
69. 田地因为杂草而荒芜,人们因为贪欲而受害;施舍东西给没有贪欲的人,将可以得到丰硕的果报。
70. 被不正确的思想所困住,爱欲强烈贪图感官享乐的人,欲望便加倍也增长,束缚也因而更坚牢。
71. 要常亲近贤明的人,智者,博学的人,忠诚热心的人,尽责的人,圣者——常跟这些智德兼备的人往来。
72. 愚笨的人说:‘我有儿子,我有财产。’这是有烦恼的。因为他自己尚且不真正属于他的,何况他的儿子或财产呢?
73. 假如一个人痛改前非而开始行善,就如同明月不受乌云的笼罩,能照亮大地。
74. 高尚的人施舍东西时,心中不存有任何意图或目的,这种不求果报的施舍所产生的功德是很难测量的。
75.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76. 莫轻视小善,以为我不会受报应。小水滴不断地落下,最后能灌满整个瓶子,所以聪明的人逐渐积集小善,而致使他整个人充满著福德。
77. 《西游记》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名言警句不仅成为了流行语,更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智慧。正如《西游记》所言“邪魔不压正,正气常存”,我们也应该时刻坚持正义,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用正义的力量征服邪恶,让西游正义永流传。
78. 这就是达到自由和解脱的途径——帮助别人而不贪求名利和果报,不存伤害别人的意念,而且本著理智去做事。
79. 一个人做恶时,他的心智就有了污垢。一个人不做恶时,他的内心就清净。清净与污垢完全在你自己,别人帮不上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