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二十四史》名句荟萃,智慧穿越千年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5-18 07:49 0


浩如烟海,智慧传承千载。今人寻踪,欲探究竟,便从这千古风华之始。

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 《史记》名句简释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人。西汉杰出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毕其一生发愤著成的《史记》,开我国纪传体史书之先河。它不仅是我国正史二十四史的第一部,也是我国散文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经典名句,能给人以启迪。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高祖本纪》载刘邦诗。狂风冲天而起啊,白云漫天飞扬;我满载统摄四海的盛威啊,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从哪里搜求猛士贤人啊,共守天下四方!刘邦当了皇帝后,回到自己的故乡沛县,与父老子弟饮宴沛宫,酒酣之际赋下了这首著名的《大风歌》,抒发壮志豪情,饱含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3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本纪》载项羽诗。力量能把高山拔起啊,气概胜过天下英雄;可惜时势对我不利啊,青骓马也不奔驰;青骓马不奔驰啊,还能想出办法;虞美人啊虞美人,你怎么办呢?公元前202年刘邦集各路诸侯与项羽决战垓下,在完成了对楚军的包围之后,用张良“四面楚歌”之计,动摇楚军之心。项羽英雄末路,面对宠爱的虞姬,唱出了这首《垓下歌》。据《楚汉春秋》,虞姬的和诗是:“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4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出自《高祖本纪》。运筹谋划于营帐之中,而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之后,在洛阳南宫举行宴会,探究自己得天下与项羽失天下的原因,认为自己善于用人——重用了张良、萧何、韩信三“人杰”——是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提到张良时引用“运筹”两句话,说自己在这方面不如张良。后世以此语,赞扬军事统帅英明多智,指挥高明。5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出自《留侯世家》。忠告的话听起来不顺耳,但有利于做事;治病的好药吃到嘴里很苦,但有利于治愈疾病。公元前206年,刘邦攻破秦都咸阳,就住进宫里去享乐。大奖樊哙认为迷于声色狗马,会贻误打天下的大事,劝他出宫。他很不高兴,不愿出宫。谋士张良又来劝他应听樊哙劝告,说了这句话。6明者远见于未萌而智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出自《司马相如列传》。聪明的人在祸患还未萌发时就能预见到它,而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未形成时就设法避免;因为祸患本来多隐藏在不易被发现的地方,发生在容易被人忽视的地方。汉武帝喜欢围猎,以致政事松弛。司马相如上疏劝谏,疏中说了这句话。7浴不必江海,要之去垢;马不必骐骥,要之善走。《外戚世家》载褚先生语。洗澡不一定非要到江海中去洗,主要的是能去掉身上的尘垢脏物就行;骑马不一定非要骑名马选千里驹不可,主要的是能跑得快跑得远就行。此句比喻办事要求实效,不要只务虚名。8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李将军列传》引古谚。桃树李树都不会说话,不会炫耀自己;但因为它们都能开好看的花,结甜美的果,自然就有人到桃李树下面来,把树下的泥土踏成一条小路。汉代名将李广诚恳质朴,口不善言,但英勇善战,又体恤士卒,士卒都乐于为他效力,连匈奴人都敬畏他,死时天下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哀痛。司马迁为之立传,在篇末“太史公曰”的论赞中,引用了这句谚语,赞扬李广,比喻只要真诚忠实,崇尚实际,结果必定实至而名归,为人所景仰。9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出自《淮阴侯列传》。聪明人千次谋划,总免不了一点儿失误;愚笨的人多次思考,总会有一点儿收获。汉初,韩信带兵攻赵,获胜之后,想继续对燕、齐用兵,征求李左车的意见。李左车引用此语含蓄地奉劝韩信用兵须慎重。韩信听从李左车的建议放弃了攻伐而另选良策。10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出自《项羽本纪》。做大事不必斤斤计较细枝末节,行大礼不必处处讲究细小谦让。刘邦赴鸿门宴,杀机四伏,临逃前顾虑尚未向项羽告辞。参乘樊哙劝他立即逃走,说了这句话,接着说:“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意思是:人家如今正像切肉用的刀和板,我们则是刀下的鱼和肉,告辞什么呢?这后面的话,后世又简为“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成语。11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出自《滑稽列传》。大鸟不飞就不说了,一旦飞起来就会直上九霄;不叫就算了,一叫就会令人惊叹钦佩。战国时,齐威王在即位初年长夜*乐,不理朝政,淳于髠以隐语启发他:“国中有鸟,止王于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威王顿悟,说了这句话,从此勤政治国,使齐国又趋强盛。后世多以此言感叹某人出乎意料地成名。12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出自《越王勾践世家》。飞鸟被打光了,好弹弓就搁到一边不屑一顾了;兔子被捕杀完了,猎狗就轮到杀死煮着吃了。这一俗谚比喻事情办成后,把曾有贡献的人害死或一脚踢开。多指君主杀戮功臣。后世简缩为成语“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或“藏弓烹狗”。

3. 士为知己者死

4. 道不同,不相为谋

5.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6.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8.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9.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

10. 百年聚散,一场梦幻

11. 忆昔之日,我见陈涉于桥上,衣不如吾,然而不失其时人也

12. 事必有始,其终必备

1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4. 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境

1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1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17. 雄心壮志,乘风破浪

18. 君临天下,若明若暗

19. 挥戈攻取,克复汉室

20.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1. 历史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二十四史作为中国历史的经典之作,汲取了无数英才鬼谷的精华智慧。这些经典名句不仅是一段段文字,更代表着我们集体经验和人文底蕴的积淀。我们应该珍爱这些传承下来的智慧,汲取其中的营养和力量,不断奋斗进取。只有在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基础上,我们才能在新时代中茁壮成长,展现出更加强大有力的个人和国家形象。

22.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