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8 05:25 0
月华如水,洒满空青霄。夜幕降临,星空闪烁,一片静谧,宛如人间仙境。
1. 强饭日逾瘦, 狭衣秋已寒。
2. 清灯入幽梦,破影抱空峦。恍惚琴窗里,松溪晓思难。
3.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
4. 风月夜,几处前踪旧迹。忍思忆。这回望断,永作终天隔。
5.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6. 向罗绮丛中,认得依稀旧日,雅态轻盈。娇波艳冶,巧笑依然,有意相迎。墙头马上,漫迟留、难写深诚。又岂知、名宦拘检,年来减尽风情。
7. 光连虚象白,气与风露寒。谷静秋泉响,岩深青霭残。
8.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唐代诗人孟浩然《春晓》
9. 一轮明月挂东方,浓云一曲不胜伤。——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
10.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11. 李煜 《相见欢》
12.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13. 优闲表政清,林薄赏秋成。江上悬晓月,往来亏复盈。
14.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5. 明月明月明月。争奈乍圆还缺。恰如年少洞房人,暂欢会、依前离别。
16.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
17.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18.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唐代诗人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19. 画鼓喧街,兰灯满市,皎月初照严城。清都绛阙夜景,风传银箭,露叆金茎 。巷陌纵横。过平康款辔,缓听歌声。凤烛荧荧。那人家、未掩香屏。
20. 今夜月明入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21. 澄波澹将夕,清月皓方闲。此夜任孤棹,夷犹殊未还。
22.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23. 留不得。光阴催促,奈芳兰歇,好花谢,惟顷刻。彩云易散琉璃脆,验前事端的。
24. 儿童漫相忆, 行路岂知难。
25. 江南柳,花柳两相柔。花片落时粘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各自是风流。
26.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唐代诗人王维《山居秋暝》
27.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2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
29. 银河迢迢似水流,年岁月华两相疑。——唐代诗人贾岛《寒夜》
30. 人念爱俦!阴晴圆缺,月常有,人亦总历烦休。
31.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
32.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33. 淡荡秋光客路长, 兰桡桂棹泛天香。
34.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
35.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36.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唐代诗人梁实秋《江雪》
37.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唐代诗人李白《静夜思》
38. 江南月,清夜满西楼。云落开时冰吐鉴,浪花深处玉沉钩。圆缺几时休。
39. 月亮在人们的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着无数诗人抒发对它的赞美和惆怅。希望在这些描述月亮的短句中,可以给读者带来别样的感受和情绪的共鸣。在人生好的时光中,我们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情愫,而月亮则更像一个知己和伙伴,时刻陪伴着我们。
40. 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相逢草草,争如休见,重搅别离心绪。新欢不抵旧愁多,倒添了、新愁归去。
41. 隔年违别成何事, 半夜相看似故人。
42. 天使下西楼,光含万里秋。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43. 晓凌飞鹊镜,宵映聚萤书。若向夫君比,清心尚不如。
4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唐代诗人张继《枫桥夜泊》
45.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46.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47. 王 琪 《望江南》
48.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49. 天云抗真意,郡阁晦高名。坐啸应无欲,宁辜济物情。
50. 星汉迥,风露入新秋。丹桂不知摇落恨,素娥应信别离愁。天上共悠悠。
51.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52. 抱明中不隐,含净外疑虚。气似庭霜积,光言砌月馀。
53. 晁端礼《水 龙 吟 咏 月》
54.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55.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唐代诗人杜甫《八阵图》
56. 秋空自明迥,况复远人间。畅以沙际鹤,兼之云外山。
57. 残月朦胧,小宴阑珊,归来轻寒凛凛。背银孤馆乍眠,拥重衾、醉魄犹噤。永漏频传,前欢已去,离愁一枕。暗寻思、旧追游,神京风物如锦。
58. 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唐代诗人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故国神游多梦安。——唐代诗人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59. 念掷果朋侪,绝缨宴会,当时曾痛饮。命舞燕翩翻,歌珠贯串,向玳筵前,尽是神 仙流品,至更阑、疏狂转甚。更相将、凤帏鸳寝。玉钗乱横,任散尽高阳,这欢娱。
60.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尘匣元开镜,风帘自开钩。
61.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62. 杨万里 《好事近》
63.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
64.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65. 两个黄鹂鸣翠梧,一行白鹭上青天。——唐代诗人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66.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67.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唐代诗人刘方平《题李凭姑娘旧居》
68.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
69. 月色渐浓,花香漫洒,几多离语添新恨。——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
70.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71. 观涛岂必钱塘去, 碧海银潢自渺茫。
72.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73. 白月依轮影,临风带彩鳞。——唐代诗人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74. 向尊前、闲暇里, 敛著眉儿长叹。
75.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乾。
76. 月婵娟,真可怜。夜半姮娥朝太一,人间本自无灵匹。
77. 山中夜来月, 到晓不曾看。
78. 烛暗时酒 醒,元来又是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