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7 15:06 0
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句话流传千古:“仁者爱人,智者明道,学而优则仕。”这短短的十六字,道出了人生的真谛。今日,让我们共同揭开这扇智慧之门,探寻其中的奥秘。
1.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2.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
3. 大概意思
4. 孔子曾经整天不吃饭、彻夜不睡觉。左思右想,可始终没有进步。与其每天这样想,不如去学习。这句话虽然选自与《卫灵公篇》,但实际上讲述的还是《为政篇》里“学”和“思”的关系。按照孔子的说法,思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反省自己的言行,二是克制自己的言行。这样的做法,可以让自己改正很多坏毛病。可整天的思考是没有用的,改正坏毛病无法彻底进步。因此思考和学习要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5. 【译文】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6.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7. 【孔子经典语录】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孔子《论语》
8. 【译文】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9. 过,则匆惮改。 —— 孔子名句
10.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11.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12. 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1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有了错误而不能改正,那便是真正的错误了。
14. 【译文】有人说:“如果用恩德来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仇,行不行呢?”孔子说:“这样的.话,你将用什么来报答别人对你的恩德呢?不如以公正对待怨仇,以恩德报答恩裂袭德。”
15.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16.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7.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既来之,则安之。《论语》——不必担忧财富不多,只须担忧财富不平均,不必担忧人口稀少,只须担忧境内不安宁。……既来了,要使他们安家乐业。
18. 过而不改,是谓过也。 ——孔子
19.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20.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 《论语》
21. 孔子说:默默地将记在心里,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疲倦这些事情我做到了什么呢?
22.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3.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广泛地学习,专心致志,恳切地求教,多思考当前的实际问题,仁德就在其中了。
24. 冉求认为太少,给了公孙赤母亲更多。
25.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26. 子曰:有教无类。
27.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28. 不学礼,无以立。
29.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30. 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矣。
31. 孔子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2.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论语》——向前看好象在前面,忽然间又好象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古代的文化典籍开阔我的视野,又用礼法来约束我的行为。
33.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一一一 孔子
34. 孔子曰:“有教无类。”
35.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孔子
36.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37.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38. 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
39.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40. 子曰:自行束惰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41.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 《论语》
42. 【译文】在重大节操上不能超越界限,在生活小节稍有出入则是可以的。
43. 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4.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5.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46.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一一一 孔子
47. 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 孔子名言
48.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49.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 孔子语录
50. 【译文】君子有三种事应该加以警戒:年轻的时候,血气还没有固定,力戒贪恋女色;到了壮年时期,血气正旺盛,力戒逞强好斗;到了老年时期,血气已经衰弱,力戒贪得无厌。
51. 孔子说:君子广泛地学习文献,再用礼节约束自己,也就可以不至于离经叛道了。
52.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53.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54. 【译文】在私利面前能够想到道义,遇到危难能够挺身而出,虽然长期生活在贫困之中,也没有忘记平生的诺言,这样就可以说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
55. ☆译文⊙
56.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孔子
57. 【孔子经典语录】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出自:孔子《论语》
58.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一一一 孔子
5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0.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一一 孔子
61.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论语》——他这种聪明,别人能做到,而这种愚傻,别人便难以做到了。
62.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63. 【译文】能够达到仁的境界为最好,如果在各方面达不到仁的境界,怎么能算得上是有智慧的人呢?
64.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65.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66.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
67.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8.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9. 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70. 【译文】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71.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72. 子曰:“哪轿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73. 朽木不可雕也。《论语》——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
74. 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只有女子和小人最难相处,亲近了,他们说你不庄重;疏远了,他们又会怨恨你。
75.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一一一 孔子
76. 【译文】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77. 不学诗,无以言。——孔子
78. 孔子让弟子注水,果然如此。
79.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80. 【译文】自己不愿干的,不要强加给别人。
81.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
82.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知道学习不如喜欢学习,喜欢学习不如以学习为快乐。”
83.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一一一 孔子
84.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孔子
85. 【孔子经典语录】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出自:孔子《中庸》
86. 【译文】做好了官,有余力就要学习,学习好了,有余力就去做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