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7 07:11 11
法者,治国之准绳;治者,安民之规矩。篇章伊始,便以古训开篇,探寻律法与治理的深刻内涵。
1.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2. 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3.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4. 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5. 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6.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7. 人主之患在于信人。信人,则制于人。
8. 韩非子名言名句有哪些? 篇2
9.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10. 故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11.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12. 译文:君主维修丧失转而要仰仗臣下了。
13.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一只手击掌,即使再用力也不会有声音)
14. 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15. 善之生如春,恶之死如秋,故发劝极力而乐尽情,此之谓上下相得。
16. 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17.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18. 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19. 译文:具体事务交由各级负责人去执行,而君主应保证中央权力的巩固。只要君主能在准确把握全局,那么四方的臣民就会效劳。
20. 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21. 欲成其事,先败其事。(事情有时候要做成他却往往要先败坏它)
22. 人臣挟大利以从事,故其行危至死,其力尽而不望。
23. 故为人臣者,窥觇其君心也无须臾之休,而人主怠傲处其上,此世所以有劫君弑主也。
24. 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25.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26. 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27. 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28. 与死人同病者,不可生也,与亡国同事者,不可存也。
29. 慈母有败子。
30. 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31. 自见之谓明。
32. 群臣为学,门子好辩,商贾外积,小民右丈者,可亡也。
33. 出自《韩非子·大体》
34. 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35. 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36. 火坦饥巧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37. 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38. 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
39. 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40. 立志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
41.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42. 译文:君臣之间的利益是相对立的,所以没有臣下是忠诚的,所以臣下得到利益,君主的利益就会丧失。
43. 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44. 天下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45. 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46.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47. 欲成其事,先败其事。
48. 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
49. 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50. 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51. 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愈至。
52.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53. 私行胜,则少公功。
54. 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
55. 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
56. 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57. 译文:大凡人的本性,都是观点相同的就相互肯定,观点不同的就相互反对,说明∶君主应使臣下的是非取舍同于自己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