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2 09:36 4
在静谧的夜晚,爱意如细雨,无声地传递着温暖。
1. 最好的句子,就是你心中那句找不到最高级词汇表达的话。——刘同《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2. 美好的语言胜过礼物。——安德烈·莫洛亚《生活的艺术》
3. 善意是耳聋者可以听懂、目盲者亦能看见的语言。——马克·吐温
4. 三个音节,每个都是元音结尾,还算抑扬顿挫,怕是中文里最短的一句主谓宾俱全的句子:我爱你。——笛安《告别天堂》
5. 用最温暖的声音在你耳边轻语,即使是谎言也会变得动听,不会发光的星星已在心中闪烁……。——幽·灵《美丽心灵》
6. 有时会被自己煞费苦心地组织语言加工成为或许你会爱听的句子而感动到。——走饭
7. 世界上最美丽也最伤感的一句话是什么?——连城雪《亲爱的人》
8. 一句话,对于说的人来说,或许如行云掠过。但对于听的人来说,有时,却能温暖其一生。——丁立梅《有美一朵,向晚生香》
9. 外婆说起话来,有点像特别用心唱出来似的,娓娓动听,一句句话好似一簇簇鲜花,那么温馨,那么鲜明,那么生动。——高尔基《童年》
10. 善良的话语可以很简短,很简单,但却可以产生永不磨灭的回声。——特蕾莎修女
11. 只有美,对诗来说是不够的,诗应该打动人心,引导听者灵魂到诗的境界。——贺拉斯《诗艺》
12. 名言就是给一些遗憾的或者无法释怀的需求,说出一个安慰的声音。——冬子《借山而居》
13. 语句在你的信里像花一样盛开,我一遍遍地阅读着它们,体会内心如潮水翻涌无声的感动。——安妮宝贝《告别薇安》
14. 如果我写不出温柔漂亮的句子,你能不能直接看—看我温柔的心。——冯唐《无所谓》
15. 在文笔,犹如在音乐上:最美而且最珍贵的,是声音的纯洁。——福楼拜
16. 那亲切温柔的语调,一字一句像在吟唱流传许久的古调,也像是阿嬷心情好时的喋喋絮叨。——刘克襄《11元的铁道旅行》
17. 好听的话,思想境界再高的人也喜欢听。——一一《盗墓迷踪》
18. 听得见的是修辞,听不见的是诗。——木心《一饮一啄》
19. 唯有真正爱一个人你才能把那人说的那么美好,美好到听众都为他动容的地步。——江南《龙族三黑月之潮》
20. “音乐是天使的演讲”,这句话形容得妙极。——托马斯·卡莱尔
21. 三句好话暖人心
22. 花且念道白——句句好听
23. 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劝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
24. 聋哑人谈天——连说带比划
25. 说的人有心,听的人有意
26. 普希金的情诗——充满爱心
27. 文之词达,诗之词婉
28. 福至心灵,才高语壮
29. 甜言美语三冬暖,一句伤心六月寒
30. 话好听如铃,心弯曲如钩
31. 说的比唱的还好听
32. 好句有情怜夜月,落花无语怨东风
33. 最干净的水是泉水,最精练的话是谚语
34. 对牛吟诗——不人耳:难人耳
35. 诗外有诗,方是好诗;词外有词,方是好词
36. 知心朋友的情情话——句句真言、句句实话
37. 天上的哑巴———高雅
38. 哑子说,聋子听
39. 哑巴给聋子讲故事——两不懂
40. 诗言志,歌永言
41. 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听力和语言障碍,接受外来信息的途径单一,即使通过现代康复手段植入人工耳蜗或是佩戴助听设备,并进行系统科学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达到了能听会说的康复目的,但是当听障儿童进入普通小学后,如果没有进行特别的指导训练,在作文的书写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弱势。本文旨在提出听障儿童在写作能力方面弱势的表现、分析其弱势表现的原因以及提出如何来提高听力障碍儿童的写作能力。
42.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级政府对听力障碍儿童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听障儿童在出生就得到了及时发现、诊断、干预和早期教育。但这只是听障儿童康复的第一步,因为这只是让听障儿童有机会去聆听声音,听力语言康复的最终目标是让听障孩子能听懂声音,能像健康儿童一样在日常生活的各种复杂环境中自如地与其他人沟通交流,建立正常完整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在正确的语言环境下使用完整、优美表达恰当的句子来进行书写,以达到健康孩子同样的受教育程度,不仅有理想的听力语言康复效果还要有全面良好的学习成绩。而目前,虽然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符合条件的孩子均能得到适宜的听力补偿或者听力重建,孩子也能听会说,康复较好的孩子也能和他人沟通交流,但入普小后与健康孩子在学习能力方面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写作方面。听障孩子在写作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3. 听障孩子即使会表达,但表达的句子成分省略或残缺,比如:“妈妈,玩具”能说出主语和宾语的名词部分,但谓语动词省略,就更不用说定语、状语和补语了。
44. 有的听障孩子在表达上成分颠倒,比如有的孩子会问:“我放假,什么时候?、妈妈接我,来,”孩子能表达出自己的意愿,但是语序颠倒。
45. 其一,逻辑关系缺失。比如“我要么爱吃苹果,要么爱吃香蕉。”“要么……要么”这一关联词语连接的是选择复句,选择复句是几个分句分别陈述两种以上的情况,以提供选择或取舍。而这个病句的分句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语义依存关系,从而造成逻辑关系的缺失。其二,逻辑关系错误。比如:“只有妈妈病了,才去上班。”“只有……才”连接的是条件复句。条件复句的分句之间有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前一分句说明条件,后一分句说明结果。即必须满足或只有满足这种条件,才会有某种结果,不能缺少,也不能更换。病句中病不是上班的必要条件,所以逻辑关系错误。
46. 听障儿童即使佩戴了助听设备,但在听觉习惯和语言的习得上仍纯在一定的局限,大多数听障孩子语言中多以陈述句为主,句型单一;并且多以使用名词为主,在作文的写作上缺少形容词的渲染以及疑问、祈使和复句的表达,作文的描述呆板,不生动。
47. 听障儿童思维发展迟缓、滞后是造成听障儿童入学后写作能力弱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语言能力发展迟缓是其中的一部分原因,此原因在国家救助政策的帮助下,再通过科学合理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能够得到一定的补充;另外,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滞后是造成听障儿童写作方面弱势的重要原因。
48. 22听力语言康复专业人员队伍建设和教学的质量
49. 目前,虽然我国的听障儿童康复的救助政策日益完善,听障孩子能被早发现、早诊断、早听力补偿和早期教育,但早期教育这一环节,专业的听力语言康复教师较匮乏,我国0-6岁的听障儿童80万,而且每年新增23万名,依计划提出的全国逐步形成年收训聋儿3万名能力目标,师生比1:6的比例计算,实际上目前欠缺近4500名高中以上水平的听力语言康复教师;此外,康复教师教学理念陈旧,缺乏创新,不能把听力重建与语言表达有机结合,康复训练方法不规范现象相当普遍。
50. 31抓住聋儿在学龄前对汉语言的学习黄金时期,对聋儿进行适宜的听觉补偿或听觉重建后,抓住学习语言的关键期,一般为3岁以前,在口语发展的基础上学习书面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