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2 06:24 21
在繁华的都市角落,隐藏着一个神秘的空间。这里,工厂的秘密被一一揭开,探索者的心灵在此共鸣,古老的城堡云雾缭绕,等待着被唤醒的传奇。
1. 用你的笔记录生命的细节,并洞悉这些细节的核心。——娜妲莉·高柏《心灵写作》
2. 会计戴眼镜——精打细算
3. 商贾之言,医匠之心
4.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苏东坡的这两句话,可说是他一生创作的经验之谈。头一句“博观约取”,是谈的如何积累,后一句“厚积薄发”,是讲的怎样创作。——马识途《学习创作的体会》
5. 抄集群书,疏证一书,这是从单纯的抄录书史的发展。抄书的作业,是读书学习的奇妙绝伦的方法。幼承庭训:手抄一遍,胜读十遍。——胡道静
6. 看着账本聊天———说话算数
7. 有志于治学的人,我建议你们特别重视卡片工作。记卡片工作有两个办法,一个是把大意记在卡片上,一个是抄录原书。——姚雪垠
8. 一切都应该好好地记录下来,以便一旦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出来应用。凡是大作家,像这一类笔记,都写过极多。——加里宁
9. 记性好不如烂笔头
10. “你的事差不多都还记得。从铅笔的削法到往红茶里放几颗方糖。”“放几颗?”“两颗。”。——村上春树《国境以南太阳以西》
11. 有一次一位老伙计还跟我悄声闲话维多利亚前朝影事:江山如画,霸业如梦,转眼都付耳语稗闻中了!——董桥《今朝风日好》
12. 勤,除了要多看,还要多抄。把你认为重要的地方抄下来,或做成卡片,这样就能巩固记忆。通过勤抄,把很多的史料,不同的记载,提纲挈领地串起来,就可以发现问题。经过认真研究,解决一些问题。——吴晗
13. 毕业当天,班长送我一个包裹,里面有两样东西。一是那本《小王子》绘图本。一是那个记名册。我打开记名册,发现密密麻麻的记录里,每一天,都有一个名字被圆珠笔涂成一个蓝块。——张嘉佳《从你全世界路过》
14. 太监读圣旨——照本宣科
15. 磨墨如病夫,握管如壮士
16. 满门被灭,遭受腐刑、仕途无望,残缺之身处于东厂,从未丧失文人傲骨,他最终做到了少年时期以文心发愿,终身不渝的承诺。
17. 要想学问大,就要多读、多抄、多写。要记住,一个人想要在学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吴晗
18. 老寇准背靴子——明察暗访
19. 圆珠笔蘸墨水——多事
20. 秀才念书——咬文嚼字
21. 稿纸上写字——框框多、尽是框框
22. 稿子写到边——不够格
23. 真正的史笔,不是史官手中的毛笔,而是人心。——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
24. 好记心弗如烂笔头
25. 《东厂观察笔记》中邓瑛的原型其实是太监阮安。历史上的邓瑛获罪受凌迟而死。 内阁大学士杨伦,却在他死后都为他亲提了:“致洁”二字。《东厂观察笔记》作者她与灯,架空明朝的穿越太监文,男主在文中是有名的明朝宦官奸臣邓瑛,女主是现代研究明朝历史文化的。
26. 要摘要作笔记。现在人们喜欢在书的旁边圈点,表示重要,这很好,但是还不够,最好把重要的地方抄下来。——王力
27. 局外人终成局中人。杨婉无法心安理得地融入封建秩序,无法纯粹用学术态度冷漠地看待身边种种不平衡,她迷茫和挣扎,努力适应。她敬他、爱他,在邓瑛身上找到这个朝代的共情。作为一个现代人,在这片似乎毫无生息的时空里她所能做的,是尽自己全力撬开口子。
28. 除了多读之外,还得多抄,把重点、关键性的词句抄下来,时时翻阅,这样便可以记得牢靠,成为自己的东西了。——吴晗
29. 笔头尖上文官业,刀剑撑持武将威。
30. 笔如刀,砚如城
31. 东厂厂督邓瑛,温润如玉的谦谦君子。前半生,他学富五车,有着修身治国平天下的雄心壮志,后半生,因父亲贪污腐败被连坐,却变成太监,一夜之间失去男人的尊严以及师长朋友的集体叛离让他跌入深渊。
32. 我记得有一部笔记,说王渔洋读书时遇到有新隽的典故或词语,就用纸抄写,贴在书斋壁上,时时览读,熟了就揭去,换上新得的,所以他记得很多。——墨宝非宝《我的读书经》
33. 你把自己记笔记的制度建立起来吧。要悉心保存你从书籍里汲取来的东西。——苏霍姆林斯基
34. 稿纸上写情诗——做一行爱一行
35. 好伙计,勤算账
36. 让历史上那个曾经前途光明、风光无限而后被人误解、背负骂名、走上刑场、死于极刑的年轻人稍微过得好一些。邓瑛,没权、没势、没财,唯有一具残破的身体,杨婉的出现,成为了邓瑛已经走到黑暗尽头的人生中的最后一盏风灯。
37. 书上的笔筒——粗中有细
38. 唐鲁孙说:“任何事情都讲究个纯真,自己的舌头品出来的滋味,再用自己的手写出来,似乎比捕风捉影写出来的东西来得真是扼要些。”。——逯耀东《肚大能容》
39. 匠人创造历史,文人记录历史。——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
40. 虮子记账单——失算
41. 打磨厂的大夫——懂得帽!
42. 一个人活在世上,可能庸庸碌碌地过一辈子,然后什么都没有留下就离开了尘世,因此我常鼓励别人写笔记,把生活、感受、思想记录下来,这样,一则可以时时检视自己的生命痕迹;二则透过静心写笔记的动作可以“吾日三省吾身”;三则逐渐使自己的思想精明有体系。——林清玄《人生遗憾才完美》
43. 茄子一行,葱一行——各是各的账
44. 要勤于做摘记,写自己的看法。治学的人,大量时间都是花在抄、摘资料,做卡片,写札记上的。——胡华
45. 读书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深刻吸收书的内容,磨炼出更好的原创思考。——奥野宣之《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