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2 00:40 0
月圆月缺,变幻莫测,诗意无限。岁月如歌,影流转,一曲缓缓拉开序幕。
1. 启示;一种是科学本体的月亮它盈亏变化,时晦时明,启迪着中国的科学
2. 星星出来月亮落
3. 家园、恢复世界的和谐统一的心理,反映在古典诗词里常常表现出望月思
4. 性化的象征意象。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日为阳,月为阴;男性为阳,
5. 通首无一“怨”字,但闺妇满腹怨情却倾注在“脉脉不得语”的秋月中。月亮是天上的圣物,所以中秋之夜成了未婚男女寻觅佳偶的良宵,也由此演化出许多玩月的习俗。
6. 李白一生坎坷,因而常以月寄心。因报国不成,心情惆怅,他咏道:“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见江岸纤夫,劳役惨重,他吟道:“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过蜀山旧道,行路艰难,他叹道:“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7.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杜甫《月夜》。
8.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把盏豪饮,尚要“举杯邀明月”;花前小酌,但见“月光明玉盘”;旅途伤感,“我寄愁心与明月”;忆昔怀旧,“卷帷望月空长叹”;访友归途乃“山月随人归”,冥冥梦里是“湖月照我影”;送客远行,恭请明月“与人万里长相随”;遥想诤友,更是“登舟望秋月”;言志抒怀,“欲上青天览明月”;就是夜半醒来,见银辉满地,也难捺激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9. 意识,唤起了具有广大空间的人生喟叹,触动着悠远荒古的文化原始意象,因此月
10. 映照在中国人心灵世界里有两种不同的月亮世界:一种是神话观念中的月亮,
11. 族社会放逐的母系社会。相对于当时那战乱频繁,礼教森严的社会,
12. 满轮圆月划入中天,闪亮得像一枚巨大的照妖镜。——午歌《一生有你》
13. 2月亮的基本象征意义之二;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它
14. 金炉香烬漏声残,剪剪轻风阵阵寒。春色恼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栏杆。
15. 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6.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查慎行《舟夜书所见》。
17. 如傣族的拜月、苗族的闹月、阿细族的“跳月求爱”等。闽台地区除了“博饼”的独特风俗外,还有未婚女子中秋月夜“偷菜”的古俗。
18. 女性为阴。它指向一个曾经存在,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后来被父系氏
19. 一个艺术符号,往往牵系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心灵世界。月正是具有这种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所以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诗经陈风月出》有:“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即以月光映衬人物美,可见先秦时期人们已注意到了月之美 。开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月意象,经汉代五言诗《古诗十九首》形成了我们重要的月意象传统。
20.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花间独酌》。
21. 篇提到月,占的比例相当大。月亮这一意象是人类思想情感的载体,她的意蕴十分丰富。幽美、自由、纯洁、美好、永恒、凄凉、悲惨、离别等不同的意蕴,形成不同的审美意境,烘托出诗人们的不同怀怀。中国的文学艺术特征正是以意象为基础的。
22. 人生的圆满、缺憾、思乡、思亲。别称:蟾宫、玉盘、银钩、婵娟、桂宫、玉盘、玉轮、玉环、玉钩、玉弓、玉镜、天镜、明镜、玉兔、嫦娥、蟾蜍。
23.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在古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人特别是诗人对月亮有一种独特的情感,他们对月的惊叹和对月的深情超过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形成了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月亮情结。
24. 失意与忧伤。后羿射日、嫦娥奔月的传说,给月亮是月亮成为一个女
25. 当皓月坠入山峦,群星才会闪亮。——烟雨江南《狩魔手记》
26. 有个波斯比喻说月亮是时间的镜子。在“时间镜子”的佳句中,既有月亮的易碎性,又有他的永恒性。——博尔赫斯《博尔赫斯谈艺录》
27. 乡的主题,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际凝然不动的乡愁,诗人怀念
28. 古代交通闭塞,通讯凭“驿寄梅花,鱼传尺素”,亲人团聚不易,逢年过节,家人常有“人居两地,情发一心”之隔,因而王维重阳登高便有“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之叹 中秋月夜,游子怀乡之情更是难以言表,这类诗词比比皆是。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宋代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咏月词,历来被誉为千古绝唱,词中“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29. 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情思,勾起他们的遐想。月亮在古诗词中的意象主要有:离别与相思;故园与思乡 ;恒与惜时;美的象征 。可以说月亮已经溶入古老的中国文化之中,对月的偏爱没有一个民族可以和中国人相提并论。
30.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3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2. 亮意象的出现总伴随着阔大苍凉的宇宙空间、浩渺悲壮的天问意识相雄浑高古的审
33. 在李白的诗中,月光是“蟾蜍”,是“顾兔”,是“玉盘”,因此常对月生情。他叹“水影弄月色,清光奈愁何”,写的是“弄月”;问“秋山绿萝月,今夕为谁明”,写的是“问月”;常“醉起涉溪月,鸟还人亦稀”,写的是“步月”;亦“琴弹松风里,杯劝天上月”,写的是“饮月”;连给儿子取名也叫“明月奴”。
34. 而月亮这一自然风物成为他们缓解痛苦的唯一机会,夜深人静是情思难禁的时候,而此时天空中的月亮下普照人间,甚至透过窗户,抚慰床上无眠的孤独人。
35. 看着星星想月亮
36. “花好月圆”是美满婚姻的颂词;而“月缺花飞”、“晓风残月”则是爱情不幸的曲笔。宋代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词句,表达了黄昏后月光下情人约会的欢快心情。
37. 古人咏月诗不可胜数,而尤以李白为多,李白全集中与月有关的诗达320余首之多,如珍珠串串,亮星颗颗,引人瞩目。 你看他,“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38.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9.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40. 晴天挂月亮——一青二白
41. 噢,月亮是否也有秘密,月亮是否也有隐藏的真相。但月亮只是月亮而已。——安妮·赖斯《狼的恩赐》
42.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类“带月”诗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历来脍炙人口,妇孺能咏。 托月寄情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43.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44. 征物。这不正标志着在人们意识的深层,月亮总是母亲社会温馨与和谐的象
45. 据学者统计,李白作诗共 1059篇,其中
46. 《南园十三首 其一》唐李贺
47.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48. 寄托了;月亮牵系着相思的心灵,缩短着时空的距离,这样又引发了旦古
49. 李白《玉阶怨》诗云:“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
50. 哲学精神的礼赞,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激发人们宏大 的天问
51. 征,因而每当入人们浪迹天涯心灵孤寂之时,月亮便成为家园的寄托精神的
52. 俗、笑傲山林的人格化身,在否定了现实的功利的人生目的和道德之后,月亮就成
53. 的辩证发展。月亮作为一种象征形式,它唤起了人们苍茫持渺的宇宙意识和历史
54.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积极向上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
55.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圆是画,月缺是诗。——汪国真
56. 若诗自是文字之妙,非言无以寓言外之意;水月镜花,固可见而不可捉,然必有此水而后月可印潭,有此镜而后花能映影。——钱锺书《谈艺录》
57.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8. 月亮跟着太阳走,借光
59. 月色渐渐黯淡,天边出现了一片鱼肚般的白边,渐渐地延伸开来,仿若天地之眼,在闭合中,慢慢的睁开。——耳根《仙逆》
60. 家园、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传递。当孤臣浪子云游天涯之际总是把
61. 月亮的永恒和盈虚的循环变化,让人想到时间和宇宙中事物在正反两面之间
62.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63. 月亮的位置和阴影:月亮的位置和阴影变化导致了月相的变化。当月亮的明亮部分面向地球时,我们会看到满月;当月亮的暗部面向地球时,我们则看到新月。
64. 晚风吹起,月亮的湖面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倒影,月光竟然是刺眼的。如果不是在深山之中,这里的月色又是一道盛景。——南派三叔《盗墓笔记幻境》
65. 月相变化:月相变化是月亮围绕地球公转过程中,由于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不同,月亮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眼中呈现出的不同相位。月相变化的顺序为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和残月,这个周期大约为2953天,被称为朔望月。
66. 祟拜的生命意味,代表母系社会的静温与和谐,她反映着女性世界的
67. 只要月亮追随着太阳,即使缺了,它还是会圆起来的。
68. 抬起脸,映人眼中的是右半边缺了的月亮。就在不久前,月亮还是满月呢!可是。时间就这样流逝,心情、月亮,也都会被时间这个属于绝对的东西推动、变化。——桥本纺《流星慢舞》
69. 神话的月亮是诗化的月亮,它谈泊静温空寂通脱给中国的古典艺术以深刻的象征
70. 古代诗歌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的笔法。一般说来,古诗中的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中的月亮已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但今夜更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忆弟思家。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另外还有“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欲问吴江别来意,青山明月梦中看”等诗句,大体上也是这样的感情。
71.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72. 廿五夜的月亮——雨想圆
73. 月亮和星星很难说哪个更好的,如果你不要只为错过月亮而低头哭泣的话,也许会看见繁星满天呢!那也是不逊于月亮的美景!——桐华《步步惊心》
74.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75.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76. 月亮反射太阳的光线,却有古人望月吟诗,文人寄情于月。因为阳光叫人无法直视,而月光要柔和得多。——成溪《成溪随笔》
77. 无论月亮是弯是圆,思念都是一首皎洁的诗。——汪国真《思念是一种美丽的孤独》
78. 天上的月亮——看着晃眼,想够又够不着
79. 旭日一转身变成落日,青丝一转身变成白发,爱情一转身变成婚姻,诗一转身变成散文,羊群一转身变成毛衣……等一等,等一等,能否再转回来?——李汉荣《转身》
80. 月亮跟着日头走——借光
81. 诗有出典,给识货人看了,愈觉得滋味浓厚,读着一首诗就联想到无数诗来烘云托月。——钱锺书《围城》
82. 海近古城昏。暮角寒沙雁队分。今夜相思应看月,无人。露冷依前独掩门。
83. 潮上水清浑。棹影轻于水底云。去意徘徊无奈泪,衣巾。犹有当时粉黛痕。
84. 月亮的运动:月亮在围绕地球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西向东自转,其自转周期与围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均为273天左右。由于月球自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因此月亮的一面始终面向地球,而另一面则始终背向地球。
85. 月亮刚开始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好。真的要发光吗?白天的时候,它觉得这主意不好,晚上的时候,它又觉得这主意不错。它实在无法决定,所以它只好反反覆覆,一下变圆,一下又变缺。于是它学会的是不断的变化。——于尔克·舒比格《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
86. 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
87. 人生代代无穷已,但见长江送流水”意境类同,都是作者“明月长在,人生如寄”感情的流露,也是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愤懑。 李白咏月诗撷趣 残月如弓,新月如眉,满月如镜,美丽的月亮是历代诗人笔下多情之物。
88. 1关于有月亮意象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