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1 20:59 0
传承美德,润心铸魂——探寻中华民族精神之根
1. 又一个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不热闹,反而有点凄凉。革命先烈们,你们牺牲了多少啊!
2.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4.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5.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6.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7.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8. 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9. 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0. 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11.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
12. 感情有着极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为的重要前提。——凯洛夫
13. 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4.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15.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16. 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17.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8.
19. 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20.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21. 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22. 持 节
23.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24. 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25.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6.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7.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28. 6·生命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辽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29. 诚 信
30. 本次大讲坛所有学员均是来自一线的老师,他们排除一切干扰,参加为期7天的学习,时间长、人数多,但会场秩序井然,学员们完全融入到了和谐、宁静、纯粹的吸收经典文化的氛围中。授课中老师生动风趣的演讲,深入浅出的报告,深深吸引了全体的学员,大家无不认真听课、细心笔记。对我来说,这是一场心灵之旅,所有人在都聆听中感受传统文化的精华,在感动中汲取师德的正能量。
31. 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32.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34. 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35.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36. 在学校领导对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下,在路老师的率领下。我有幸于20xx年5月23日到5月27日参加在昆明举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学习受益颇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次深刻的了解。这也是一次文化大餐,丰富了大脑的知识。现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如下:
37. 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
3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39. 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40.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1. 松花江的王琦老师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当作事业来做,他们要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下来,让我们的民族越来越强大。这也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责任,更是我们做老师的职责,让我们从我自己做起,大力倡导中华传统文化进校园,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者、传播者和践行者。努力教育学生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深刻学习国学经典,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观,为让这个社会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谐尽到一个老师应尽的责任。
42.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43.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44. 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45.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汉书·班超列传》
46.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
47.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8. 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49. 勇敢对于保持美德是十分必要的一种气质。——鲍斯威尔
50.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5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52.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53.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晁错论》
54.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5.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6. 仁者寿。——《论语·雍也》
5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8. 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吕氏春秋·用众》
59. 虚荣促使我们装扮成不是我们本来的面目以赢得别人的赞许,虚伪却使我们把自己的`罪恶用美德的外衣掩盖起来,企图避免别人的责难。——菲尔丁
60.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乌江》
61. 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6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6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64. 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65. 做一个文明少年,抛开不该想的东西,尊重先烈们。
66. 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67.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68. 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69. 有关美德的名言:
70.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71.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72. 美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愈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入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人格中存在的美。——雪莱
73. 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
74.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75.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76. 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77.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78.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朱熹《答巩仲至》
79. 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80.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81.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
8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83.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