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1 18:19 0
在纷繁的世界中,心静如水,自然智慧,引领人生航向。
1. 最后,倓虚法师下了这个结论:佛法的妙处也就在这里,一念散于无量劫,无量劫摄于一念,所谓十世古今不离当念,微尘刹土不隔毫端。——林清玄《境明,千里皆明》
2. 僧人照面说佛话
3. 若要佛法兴,除非僧赞僧
4. 十方诸佛度化众生的法宝,就是这一句话“若真修道人,不见他人过”。这一句话涵盖整个三藏十二部,一切的教理就是说明这一句话,无量无边的法门就是为了达到永远不见众生的过失,不挑别人的毛病。——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5. 诚敬心是无上的秘诀、是无上的法宝、是无上的解脱道,更是成佛做祖的秘诀。——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6. 不可主说出家人是就后佛,可主该说,心怀慈悲,已是就后佛。——裟椤双树《浮生物语》
7. “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这是十方诸佛说法度众生成佛的心要,更是一切众生即身成佛的无上秘诀。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是靠这一句最究竟无上的开示而成佛。——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8. 他念他的经,我拜我的佛
9. 老和尚诵经——念念有词
10. 嘴里念弥陀,心赛毒蛇窝
11. 如来佛的经文——难得
12. 见什么佛念什么经。
13. 普智所诵之“奄、嘛、呢、叭、弥、哞!”,即有名的“六字大明咒”,佛家经典中又称“观音灵感真言”。佛经中载:此真言通天地造化,诵之可脱尘埃,涤心镜,至大欢喜极乐境界。是佛家中最著名的经典真言咒文之一。——萧鼎《诛仙》
14. 离开了诚敬心,十方诸佛也有口难开,有法难说。因为一切法皆不离诚敬心,所谓的佛门就是诚敬门,佛法即是诚敬法,佛道即是诚敬道。什么时候我们把诚敬二字作彻底圆满了,就是成佛的时刻到来了。——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15. 听经闻法、念咒念佛、参禅打坐、悟道明理,正是为了明心见性立地做佛。——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16. 把胜义菩提心与世俗菩提心的圆融妙用,就称之为圆满至高无上的大菩提心。这个大菩提心就是十方诸佛成佛的根本,也是我们成佛的秘诀。——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17. 佛说法是无法可说,只是因缘应机方便妙用,说而无说,无说而方便妙用说法。真法真经不在别处,就在每一个人的清净心中。只有自己的无我、无求、无着、无分别的清净心,才是真经、真法、真道。——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18. 只有真正通达佛法的人、相信因果的人、真求解脱的人、真求成佛的人,才能深入了解通达这普通顶尖妙法的真实含义,才会毫不犹豫的真做、真干、真依止、真听话,才能得真实的利益与受用,才能得真实的清净与自在解脱。——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19. 仁德法语看一遍,一心诚意得安然。法是自心心是法,立地成佛是实言。——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20. 僧是佛家弟子
21. 人受一句话,佛受一炷香
22. 你刚才说了非常正确的话。就像释迦牟尼一样呢。——西尾维新《人间系列》
23. 慈悲胜念千声佛,作恶空烧万炷香
24. 见啥菩萨念啥经——到哪说哪
25. 金刚原是佛家奴
26. 佛法最基础的是劝善,然后才是让人生信,由信发愿,由愿真行。——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27.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最顶尖的大法,是修行的根本。——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28. 佛法的绝妙处,就在于空有不二、性相一如、理事圆融。正如七佛传偈中所说“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29. 念佛法门不是一个容易的法门,必须要放下,要具备出离心,真正发起菩提心,才能做到老实念佛、一心念佛。如果没有真实的菩提心作为念佛人的基础,这一句佛号你是无论如何也念不下去。——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30. 禅密净律等八万四千法门,修什么法门成佛最快速最直截了当呢?无量无边的法门都是自己的心为根本,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入手,最快最好、最直接、最了当。——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31. 坐经拜道,各有一好
32. 欲要做佛事,须有敬佛心
33. 僧赞僧,佛法兴;道中道,玄中妙
34. 僧来看佛面。
35.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就是佛对我们最无上、最顶尖、最实用、最准确、最圆满、最直接、最方便、最究竟、最了义的无上法宝。——仁德上人《仁德法语》
36. 人凭一句话,佛凭一炷香
37. 老和尚讲佛经——说的说,听的听
38. 你有你的佛法,我有我的道行
39. 真佛就是当下自己不着相的智慧心,这一语道破了成佛的秘诀。——仁德上人《仁德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