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1 17:48 0
1. (君子容易事奉,但要想讨得他的喜欢则很难。以不正当的方式讨他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但他在用人上,却能做到量才使用。小人难以事奉,但要想博得他的欢心则很容易。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讨他喜欢,他是会喜欢的;但当他用人时,则会求全责备。)
2. 《关睢》,乐而不*,哀而不伤。摘孔子《论语》
3.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4.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摘孔子《论语》
5. 强势人格是内在的傲骨,而不是外在的傲气。——王立群《百家讲坛—我读经典》
6.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7.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8. (君子的心胸坦荡开朗,小人的心胸则狭隘忧愁。)
9. (只有到了气候寒冷的时候,才能了解松柏傲霜独立的品格。)
10. 这是孔子在考察宇宙,体触万物时生发出的精粹思想,有更为普遍的意义,那就是要我们珍惜时光。
11. 在我看来,连后人批评孔子保守、倒退都是多余的,这就像批评泰山,为什么南坡承受了那么多阳光,还要让北坡去承受那么多风雪。可期待的回答只有一个:“因为我是泰山。”。——余秋雨《中国文脉》
12. (发愤研究学问,常常忘记吃饭,一旦有所收获便又高兴地忘记了忧愁,连自己的渐趋衰老也没有感觉到。)
13. 后世被用来提醒人们用老实的态度对待知识问题,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实事求是的作风,避免鲁莽虚荣的风气。
14. (孔子说:端木赐啊!你以为我是一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答道:是的,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是用一个基本道理把它们贯穿起来的。)
15. (要依靠道德治理国家。这样就象北极星一样,虽然固定在一个地方不动,但群星却甘愿环绕在它周围。)
16. (战斗中,三军的统帅可以被俘虏,但一个普通人的意志却不能被迫改变的。)
17. (君子给人的印象有三种变化:远看庄重威严,接触则温和可亲,听讲话则严肃不苟。)
18.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19.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摘孔子《论语》
20. 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谋划,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患。逻辑上是,人之所以有今日之忧,是因为以前没有考虑得长远。
2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孔子《论语》
22.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23.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民第十六》
24.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成全别人的恶行。小人与此恰恰相反。)
25. (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2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摘孔子《论语》
27.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孔子《论语》
28. (一个人不应该发愁没有官位俸禄,而应该发愁没有为官的本领。不应该发愁别人不了解自己,而应追求能够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才能。)
29. 君子按照天地的规律要求自己,所以舒适安宁。小人则被外物所奴役,求名逐利,常常忧虑算计。
30. (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31. (鸟快要死的时候,叫声是悲切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话是善良的。)
32.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33.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原来,他把自己的死亡看成是一个实行儒学的文化行为。中国文化一旦沉淀为人格,经常会出现这种奇崛响亮的生命形象。这在其他文明中并不多见。——余秋雨《中国文脉》
34.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摘孔子《论语》
35.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摘孔子《论语》
36. 有文治者必有武功。此乃中国传统文化之名言,亦为显示上古之世,文武合一之名训。——南怀瑾
37.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摘孔子《论语》
38.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摘孔子《中庸》
39. (孔子站在岸上指着河水说:时光的流逝就象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去。)
40. (政就是正的意思。如果你能带头走正道,谁还敢不行正道呢)
41. (孔子没有如下四种毛病:主观臆断,绝对肯定,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42. 孔夫子挂腰刀——又文又武
43.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摘孔子《中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