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1 17:46 0
在浩瀚的宇宙中,一颗星辰悄然坠落,落入了名叫“人间”的神秘星球。这里,仁者爱人,智者明理,一句箴言,道破人生真谛。
1. 孔夫子念书——咬文嘛字
2.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存;自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开。即使自今以后,吾国国民化于世界各国之新文化,然而过去时代之与孔子之关系,要为历史上不可磨灭之事实。——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3. 《老子》全书都是名言隽语。——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4. 翻译: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5. 孔子面前卖《孝经》
6. 翻译: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
7. 孔夫子的得意门生——不乏其人
8. 译文 :“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9. 翻译:《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10. 翻译:转移风气、改变l日的习惯制度,没有比用音乐教化更好的了。
11. 译文 :“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12. 孔子前本有宗教,不过其很散漫,无组织,无首脑人物。待孔丘出,聚徒讲学,弟子众多,可为社会上的中心人物了,所以旧有的宗教也把领袖身份分到孔子身上。孔子成为教主,儒学便兴起了。——顾颉刚《顾颉刚文集》
13. 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称内行
14. 翻译: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15. 译文 :“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就算好学了。”
16.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17. 翻译: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8. 伏尔泰则认为孔子的道德理论十分实际,并且高尚值得赞美,希望欧洲人能够虚心感悟和学习。——曦光晨眠《恰此锦美华年》
19. 孔子面前卖文章
20. 相比之下,孔子的声音,是恂恂教言,浑厚恳切,有人间炊烟气,令听者感动,令读者萦怀;相比之下,老子的声音,是铿锵断语,刀切斧劈,又如上天颁下律令,使听者惊悚,使读者铭记。——余秋雨《中国文脉》
21. 《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22. 译文学习过知识后就去实践它,使它变为习惯,不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吗人家不了解我的学说,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3. 翻译: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24. 孔夫子讲演;讲演团的团长——出口成章
25. 译文 :“仲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种态度是明智的。”
26. 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27. 孔夫子教《三字经》——大材小用
28. 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冒充斯文、假斯文
29. 翻译:士人不可以不弘大刚毅,因为他肩负的任务重大而路程遥远。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任务,难道不是重大吗?到死方才停止下来,难道不是遥远吗?
30. 苏东坡说:“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这是孟子对孔夫子参政态度的概要结语。——林语堂《苏东坡传》
31. 这种历史观为孔子当时的核心问题提供了舞台:贤良者如何在乱世生活得更好些?因为如果普遍存在的天地和谐关系缺失,正如明摆着的事实,那么一个智者该如何办呢?——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
32. 孔夫子讲演——出口成章
33. 译文 :“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
34.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35.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36. 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
37. 孔夫子看书——文里文气
38. 孔夫子讲学——文络络的
39. 翻译: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40.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41. 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42. 一个人如同时具有孔子提倡的爱心、孟子的正义、墨子的实践、韩非子的直面人生、老子的智、庄子的慧、荀子的自强,就一定能成为领袖。——易中天
43. 孔夫子的学生——高才
4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5. 翻译: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46. 译文 :“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47. 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于丹
48. 儒家思想是中国持续最久的意识形态,每个时代都对儒家学术有不同的解读方法,后世解读儒家经典的著作无数,各朝统治者选拔官员和人才多以儒家思想为标准,因此儒家思想是中国思想文化中最重要的一支。——王颖《每天读一点哲学常识》
49. 孔夫子的书箱——里边有大文章
50. 译文 :“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51. 译文 :“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无所的。”
52. 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53. 孔夫子的弟子——贤人
54.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