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ducts
面书号 2025-05-11 13:32 4
碧意盎然,生机勃勃,植物之美,尽展芳华。
1. 好诗好词应该就是这样,尘珠璞玉,寂静在匣子里,大音希声。它要等你去听它的低语。等某一天你在外面受过了阳光、淋过了雨露、经过了风吹雨打再回来读这一册老诗,忽然读到一句,发现以前背到滚瓜烂熟终究还是没有懂过。你醍醐灌顶灵台清明,却隐隐地透着悲意。——江南《龙与少年游》
2. 词家多以景寓情。——王国维《人间词话》
3. 善诗者诗中有画,善画者画中有诗。——邹一桂《小山画谱》
4. 诗清立意新。——杜甫《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5. 诗以山川为境,山川亦以诗为境。——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6. 诗词可写景寄情,亦可言志抒怀。诗一如琴,抚琴者常叹知音难求,作诗者亦如是。有些诗,融情于景,简约朴素,为众生所喜。有些诗,阳春白雪,曲高和寡,不为人知。世间万物千景,一花一草,一叶一尘,皆可成为诗料。——白落梅《一卷大唐的风华》
7. 小诗有味似连珠。——苏轼《生日,王郎以诗见庆,次其韵,并寄茶二十一片》
8. 通俗的说法——“草原是诗的海洋”。似乎每一个起伏的山冈都藏着一首诗,每一叶战栗的草尖都滴着诗的露珠。——沈苇《新疆词典》
9. 诗人偶遇百合花问起:是根是叶是花哪一个是开花的本体一直到百合凋谢,诗人白发诗人为自己刻一墓志铭:“是一朵百合是一朵百合是一朵百合呀!”。——林清玄《在云上》
10. 古者赋诗,惟以言志。——岳珂
11.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
12. 每个在这个世界生活过,能拼凑出两个韵脚的人,都写过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是世界上最适合写诗的话题—永远不会改变,因为春天本身就是诗的化身。如果你没有写过至少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诗人。——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绿山墙的安妮》
13. 诗人和作家是两回事,作家是描述生活的,好的作家会让读者联想到诗。诗人描述感情,好的诗人让读者想到生活。——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
14. 清诗句句尽堪传。——杜甫《解闷十二首》
15.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简媜《水问》
16. 风景日夕佳,与君赋新诗。——王维《赠裴迪》
17. 如果诗的写成不能像树叶发芽那样自然,倒不如不写为妙。——齐慈
18. 诗不仅仅在诗句里:诗无所不在;诗就在我们四周您看这些树,您看这天——从任何地方,都散发着美和生命;而在有美和生命的地方,也就有诗。——屠格涅夫《罗亭》
19. 人生的本质是诗意的,人是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的。——马丁·海德格尔
20. 其实直到现在,我们还能看到两种诗人。一种只是“写诗的人”。看到云、看到水,他就冒出了写云、写水的诗句;另一种人则相反,他本身就是诗,骨子里就是诗人,他的思维、情感以及待人接物的方式,都是让人痴迷的天籁。——余秋雨
21. 联,小山秋水篇。——张可久《金字经·胡琴》
22. 随便找来一篇文章,随便抽取其中一句话,拆开来,分成几行,就成了梨花诗。当然,如果一个有口吃的人,他的话就是一首绝妙的梨花诗。——张悦然
23. 四诗之作,句新而词伉。——岳珂
24. 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想得意诗。——张潮《幽梦影》
25. 从来没有试过这么清新脱俗的感觉,牛肉的鲜,撒尿虾的甜,混在一起的味道,竟然比“老鼠斑”有过之而不及,正如比我的初恋更加诗情画意,所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好诗!好诗啊!——周星驰《食神》
26. 诗人之兴,感物而作。——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27.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张舜民《跋百之诗画》
28. 诗是神的词句,诗未必只存在于韵文之中。诗到处洋溢着,凡是有美和生命的地方就有诗。——屠格涅夫
29. 诗意是真实的,就是一个人观察到了别人观察不到的。诗意是值得回味的。诗意是人心或自然中的美。——王小妮《看看这世界》
30. 诗有出典,给识货人看了,愈觉得滋味浓厚,读着一首诗就联想到无数诗来烘云托月。——钱锺书《围城》
31. 诗句是天才创造的,但是诗意却是可以属于每一个人追求真善美的灵魂。——董卿《主持人大赛》
32. 诗中当有我在,即一题画,必移我入画,方有妙题;一咏物,必因物以见我,方有佳咏。——陈仅《竹林答问》
33.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孔子《论语·阳贷》
34. 张诗清丽,所写不过春日的兰叶,秋日的桂花,江南的丹橘,故园的杨柳。他笔下的草木皆有性情,四季皆有音律。——李惟七《浮云半书2》
35. 情景相融而成诗,此作家之常也。——谢榛
36. 诗是树叶,比秋天短,比世界长。——顾城《顾城哲思录》
37. 善咏物者,妙在即景生情。——李渔《闲情偶寄·戒浮泛》
38. 予得此诗,季春既望。——岳珂
39. 诗是理想的美的表达方式。——司汤达《拉辛与莎士比亚》
40.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东坡题跋·书摩诘蓝关烟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