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

句子

Products

当前位置:首页 > 句子 >

重阳登高赏菊,佳节乐享秋韵的句子

面书号 2025-05-11 12:12 0


晨曦微露,阳光穿透云层,洒落在重阳节的喜庆氛围中。在这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乐声悠扬,共享秋韵。

1. 对重阳。感重阳。身在西风天一方。年年人断肠。——程垓

2. 对重阳。感重阳。——程垓

3. 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姜塘《摘星楼九日登临》

4. 九月并不坏呀!最热的天气已经过了,气温开始转凉,是最美丽的秋天,有最好的月亮。——林清玄《九月很好》

5. 在秋天到来之前,找个喜欢的人,为她写一首浪漫的诗。——石广进《心情纪念册》

6. 幸遇重阳佳节,高处红萸黄菊,好把醉乡寻。澹澹飞鸿没,千古共销魂。——朱敦儒《水调歌头其二》

7. 提醒我越过越悲凉似乎是每个中秋对我而言的意义。——走饭

8. 重阳又早一年期。景物正凄凄。凭高畅情凝望,极目彻天涯。——王丹桂《诉衷情令》

9. 秋天的故事,应该是最美的,一种清冷的美。秋天的相思,也是最美的,有一种洗尽铅华的素朴与清凉。——白落梅《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10. 节逢重九海门外,家在五湖烟水东。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赵嘏《重阳》

11. 每个在这个世界生活过,能拼凑出两个韵脚的人,都写过一首关于春天的诗。这是世界上最适合写诗的话题—永远不会改变,因为春天本身就是诗的化身。如果你没有写过至少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就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诗人。——露西·莫德·蒙哥马利《绿山墙的安妮》

12. 重阳节近,是湘中骚客,悬弧之日。堕地百忧从此始,悔别玉楼长吉。——易顺鼎《酹江月其一甲戌十七初度》

13. 春天,像一篇巨制的骈俪文;而夏天,像一首绝句。——简媜《水问》

14. 乘秋逢令节,锡宴观群情。——李泌《奉和圣制重阳赐会聊示所怀》

15. 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林语堂《秋天的况味》

16. “夏至那天,太阳一定最长。冬至那天,亮光一定最短。你能不信吗?不信不行。”。——毕淑敏《节令是一种命令》

17. 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王勃《九日》

18. 重阳时节。可怜又是天涯客。扁舟小泊花溪侧。细雨斜风,不见秦楼月。——赵善括《醉落魄》

19. 但这是中秋的真实意义。怀念故人,团圆亲人。以及,去靠近生活中你认为美好的东西。那些东西,也许远比我们想的脆弱。想抽烟,想喝酒,抽不得,喝不得,只是半个仙而已。节日的时候,讲的是圆,心里是缺。——南派三叔

20. 九九重阳登高处,八月十五团圆时;时到节处有情结,人到情处总多情。——童瞳《沙僧日记》

21. 恨因循过了,重阳佳节。——段克己《满江红·雨后荒园》

22. 节近重阳念归否,眼前篱菊带秋风。——皇甫冉《寄权器》

23. 前岁重阳,潇湘望断长安月。去年愁里又重阳,泪洒么弦绝。——周寿昌《烛影摇红舟中重九》

24. 北北是赞美诗。你是个寓言。——笛安《南音》

25. 节日也是一个怀旧的机会。今夕何夕,今夕如何,往年今夕又如何,而回顾永远是今不如昔。——亦舒《曾经》

26. 重阳初启节,无射正飞灰。——阴行先《和张燕公湘中九日登高》

27. 时节重阳,喜良友、相邀消遣。向古寺、驱车访菊,黄花不见。——顾太清《满江红九日屏山、湘佩招游悯忠寺》

28. 十月小阳春走访旧情人的天气。——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29. 你是五月的明媚好风光,我是十二月。十二月有圣诞老人,我是一个胜任的圣诞老人。——亦舒《喜宝》

30. 冬至至后日初长,远在剑南思洛阳。——杜甫《至后》

31. 容易重阳待到,旧觞露更洗,芳思盈斛。却恐佳期,过了中秋,不比及花腴菊。——陈洵《暗香疏影九日怀故园桂树》

32. 旬日来眼看去的都是图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古事。——林徽因

33.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34. 时节是重阳,菊花牵恨长。——徐灿《菩萨蛮·秋闺》

35. 黄花红叶,妆点秋光,正是重阳佳节。——廖一梅《琥珀》

36. 爱秋来时那些: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想人生有限杯,浑几个重阳节?——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

37. 七月,这个名字还蛮特别的。——安妮宝贝《七月与安生》

38. 第二天就是重阳节了,花匠把花园里的菊花盆全搬到一起去,五颜六色地搭成福、禄、寿、禧四个字。——苏童《妻妾成群》

39. 你的十月,当是秋已深种,十里红枫,黄叶铺地,冷霜入冬;我的十月,仍是万里苍穹,青山远黛,斜阳入画,姹紫嫣红。——十月文案《美好》

40. 今年感恩节的早上,在昨天黄昏的一阵雪以后,变得很冷。冰似的阳光,在蓝天上像刀一样直切下来,冰冷的大风吹得头上的帽子在地上滚。——陈丹燕《上海的风花雪月》